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周云燕 《物理教师》2008,29(11):25-26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加选修)第2册第13章第8节中的电容器充放电实验是一个很重要的演示实验,电路图如图1所示.但一直以来,我校教师都没有做该实验.主要原因是通过灵敏电流计的电流强度会快速超过其量程,将灵敏电流计烧坏,导致整个实验失败.充、放电时间太短,现象稍纵即逝.实验的仪器是分立的,携带、操作均不便,且在水平面上进行演示,不立体、不直观,学生不易观察,也就难以理解,实验没有效果,教师只能以讲代做.而研究电容C与Q、U的关系,课本上没有设计演示实验.  相似文献   

2.
高中物理“电容器”一节的教学中,由于没有相应的配套仪器来演示,学生对电容器充放电的过程、现象、本质难以理解。设计制作“电容器充放电演示装置”就非常必要。1工作原理 为了使实验现象明显,提高实验的可见度,本装置采用市电、白炽灯设计。电路如图1所示。 当S置于1时,构成充电回路. 220 V经整流二极管半波整流后,在白炽灯 L1的限流下,对电容器进行充电。这时指示灯L1亮,电流计正向偏转。当充电完毕,指示灯L1熄灭,电流计示数为零。 当S置于2时,构成放电回路。放电指示灯L2亮,电流计反向偏转。直至放电完…  相似文献   

3.
电容器充、放电过程是理解电容器工作的主要形式。而电容器充、放电过程在极短时间内就会完成,现象稍纵即逝,学生往往感到抽象难懂。通过增加电位器和发光二极管、石英钟等元件,延长电容器的充放电时间,从而增加可见度。  相似文献   

4.
我对电容器充放电演示实验进行了改进,设计制作了一台把声、光、电集于一身的多功能的电容器充放电演示仪,通过多种信息来刺激学生的听觉、视觉等感官,从而增加了实验演示的可见度、趣味性和科学性,进而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相似文献   

5.
初中物理第二册第50页绝缘体转化为导体的实验不易成功,因此需改进。1改进目的缩短实验时间,增强实验可见度,加强安全意识,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小发明、小制作”的热情,提高学生的思维参与能力。2实物电路图改进后3具体措施31将小灯泡用灵敏电流计代替...  相似文献   

6.
在灵敏电流计特性的实验中,灵敏电流计内阻的测量结果误差较大,有时测算出的内阻值甚至为负值,为 弄清这一原因,本文从理论上来分析等偏法测灵敏电流计内阻的误差的来源,为今后的实验尽量减少误差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采用发光二极管对电容器充放电、电磁感应现象、楞次定律、自感现象、互感现象以及电磁振荡等一系列电磁学演示实验进行改进.可明显地提高实验可见度,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信任度和理解度。  相似文献   

8.
在灵敏电流计特性的实验中,灵敏电流计内阻的测量结果误差较大,有时测算出的内阻值甚至为负值。为弄清这一原因,本文从理论上来分析等偏法测灵敏电流计内阻的误差的来源,为今后的实验尽量减少误差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如何创设电容器充放电时的实验情境,呈现直观清晰的实验现象,让学生产生深刻的感性认知和探究性体验是"电容器的电容"实验课需要解决的问题。由于传统的实验手段很难形象地展示实验现象,为了达到化抽象为形象的目的,可借助数字化实验来展示实验内容。同时由于课堂实验需要用到的元器件比较多,线路变换频繁,给课堂演示实验带来一定的麻烦,使得演示效果大打折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设计"电容充放电多功能演示板"将众多元件集成在一块板上,使得演示实验变得更有条理,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0.
实验"可见度"是实验设计重点考虑的因素,增强实验"可见度"是实验设计和操作的目的之一.这里所说的"可见度"并不单纯指常规情况下视觉效果上的清晰可见,还包含对所要说明问题的可见度,使现象所蕴含的物理原理从思维加工上"清晰可见".  相似文献   

11.
一、引言在电学的实验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一些缺陷,例如,示教大型灵敏电流计灵敏度不够,10μA以下的瞬时峰值电流显示不出来,20μA峰值电流显示可见度仍然很小,显示反应慢,指示值与实际电流不能及时同步,会出现由于指针系统的惯性而引起的错误指示,没有电流指针还会左右摆动,电流的方向性无法准确判断;还有在实验演示  相似文献   

12.
根据灵敏电流计动框的运动理论给出一种确定灵敏电流计外临界电阻值的方法,通过测定灵敏电流计的自由振荡周期和欠阻尼状态下的衰减振荡周期,可以计算出灵敏电流计的外临界电阻值。  相似文献   

13.
以浓硝酸为电解质溶液,以铜、铝为电极,通过导线连接灵敏电流计构成原电池.通过观察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的变化即电流反转现象,来表征铝的钝化行为.利用该装置考察金属铝在不同浓度硝酸中的钝化情况,探寻引起金属铝发生钝化的硝酸浓度的临界值.此外,本实验装置采用塞有棉花的具支U形管作为原电池载体,能够有效处理实验产生的有害气体,具有绿色环保、操作简单等特点,可用于课堂演示.  相似文献   

14.
目前高中物理课本都用平行板电容器和静电计组成的电路来探索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的因素,这是上好"电容器电容"这堂课必不可少的一个演示实验.同于①是静电实验具有电压高、电量少的特点,仪器的漏电不易克服;②是由于静电计指针较小,偏转角度小的情况下,坐在教室后排的学生无法观察到明显现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般教师是放弃这个演示实验,而直接给出结论.笔者经过反复试验,基本上解决了上述仪器漏电和可视性两大难题,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杨慧 《物理教学》2023,(3):78-80+44
检流计、灵敏电流计和直流微安表是三种仪表。检流计是电指示仪表。灵敏电流计是中学学生实验用检流计,不能准确测量微小电流。直流微安表用来测量微小电流,用以改装电表。三者容易混淆。  相似文献   

16.
在灵敏电流计特性研究实验中应注意的以下几个问题。观察灵敏电流计内部线圈运动特性的方法;R3电阻的选择对测内阻Rg值的影响;两种处理数据方法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高中物理选修3-1对电容器作了如下描述:"实验表明:一个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Q与电容器两极的电势差U成正比,比值是一个常数。"教师教学用书上介绍了"利用电容器放电测电容"和"用传感器做定量实验学习电容器的概念"2种方法,但都是用I-t图象求"面积"的方法求Q。由于电容器的带电量很难准确测量,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为此,笔者介绍一种自制"恒定电流源"方法:指的是在一定的条  相似文献   

18.
上海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七章第一节内容中,用"水果电池"给耳机作实验,现象不明显且可见度差.改用音乐集成块装置来检验产生的直流电流,声光显示灵敏,有趣且新颖,使学生对伏打电池产生的电流从直观上得到了清楚认识,效果佳.  相似文献   

19.
光点式灵敏电流计内部存在着照明电源及小灯泡 ,使具有封闭外壳的电流计内部相对于外部线路有一温差 ,致使回路产生了相对稳定的温差电动势。当电流计与外部形成闭合回路时 ,有温差电流存在 ,从而引起光点的附加偏转。人们把这种现象叫零点飘移。零点飘移会给实验结果造成很大的误差。例如直接确定电流计外临界电阻时 ,回路闭合时的光点平衡位置 ,与回路断开时所调的零点相差几格或几十格 ,使实验者难以确定外临界电阻值。可见消除零飘现象是非常重要的。笔者介绍一个消除电流计零点飘移的简单方法。按图连接线路 ,调节电流计零点时不要按常…  相似文献   

20.
邬夏波 《物理教师》2010,31(5):39-39,42
人教版普通高中物理选修3—1教材的第1章第8节的教学内容是电容器的电容.电容器的充放电实验现象和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Q与电容器两极板电势差U的关系,这两个实验用传统的实验教具无法演示,其主要原因在于电容器的容量小,充放电时间太短,现象稍纵即逝,在指针式的演示电表中观察不到电流和电压的变化,实验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