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弹簧测力计是根据“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的原理制成的,它的示数显示的是挂钩处所受到的拉力大小.  相似文献   

2.
<正>学生在做关于弹簧测力计的题目时总有一些困惑,在测量重力和摩擦力用到的测量工具是弹簧测力计,而弹簧的伸长是由于拉力的作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什么就是此时的重力和摩擦力呢?其实在测量重力时,将弹簧测力计竖直悬挂,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物体对弹簧测力计就有拉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得,  相似文献   

3.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一定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对弹簧测力计原理的理解,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1)所谓"在一定限度内",是指弹簧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如果拉动弹簧的外力过大,弹  相似文献   

4.
一、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弹簧测力计主要由弹簧、秤钩、指针和刻度盘组成.(见图1)二、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拉弹簧用的力越大,弹簧伸长得越长.这与力的作用效果(一是改变物体的形  相似文献   

5.
<正>弹簧秤又叫弹簧测力计,以在弹性限度范围内,弹簧伸长或压缩的长度与受到的拉力或压力成正比为原理,是学生在初中物理学习中已非常熟悉的实验仪器。弹簧测力计使用时注意事项:(1)首先要看清其量程,所要测量的力不能超过它的量程。因为弹簧是有一定弹性限度的,超过这个限度测量就不准确,还有可能损坏测力计。(2)测量前要看清楚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以便测量时读数。(3)测量前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  相似文献   

6.
教科书上有这么一段话:“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利用这个道理做成的测力计,也叫做弹簧秤.”这句话道出了弹簧秤的原理,要深刻理解弹簧秤的原理首先对“伸长”两字要有正确的理解.弹簧本身有一个长度,即在不受力时的长度,叫做原长,用L。表示,用力拉它之后,长度会变长,拉长后的长度用L表示,用力拉之后增加的长度用面L表示,则面L一L一人,凸L叫做伸长.实验证明,在一定范围内伸长与拉力成正比,因此弹簧秤外壳上的刻度是均匀的,每一格所代表力的大小是相等的.弹簧秤是基本测量工具之一,一定要学会正确使…  相似文献   

7.
力与机械     
本章是在掌握力的初步知识的基础上来研究力学中最常见的弹力、重力和摩擦力,以及从省、费力的角度认识杠杆、滑轮、斜面、轮轴这些简单机械的.学习这些内容有利于提高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下面一起来关注几个要点:一、关于弹力认识弹力是为掌握弹簧测力计原理打基础的,所“以弹簧的伸长和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就是主要的知识点.例某同学用一根弹簧做“研究弹簧的伸长与拉力的关系”的实验,具体记录数据如下表:1.根据实验数据,你认为该弹簧能做一个测量范围是多大的弹簧测力计?理由是什么?2.当悬挂某物体时,弹簧长度为8.5cm,问该物体对弹簧…  相似文献   

8.
正在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材中,教材对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作如下描述: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利用二力平衡知识,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这样,通过读出弹簧测力计所示的拉力,就可以得到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在实验操作中,凭借手的拉力很难让物体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同时在一个运动的弹簧测力计上读数误差较大。为此,笔者用重力驱动对该实  相似文献   

9.
1.水平使用 例1如图1所示,将弹簧测力计固定在天花板上,用3N的拉力向下拉它.示数为3N,如果将弹簧测力计水平方女置,两端各施加3N的拉力,如图2所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相似文献   

10.
受力分析是解决力学题目的一个很重要的思想方法,在受力分析时运用平衡力分析法又是一种很重要的技巧.在初中物理学中着重介绍了二力平衡,即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达到平衡状态.一般对二力平衡的应用,例如在研究摩擦力,水平面上的物体用弹簧测力计匀速直线拉动时,弹簧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与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二力平衡.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物体受到的摩擦力.这就是我们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摩擦力的基本原理.包括用弹  相似文献   

11.
    
·考点复习·一、力的概念1 力是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2 人用手提起书包 ,书包受到对它的力的作用 ;同时手也受到了力的作用 ,此力的施力物体是 .3 力的作用效果是 :力可以;力可以 .二、力的测量图 11 在国际单位制中 ,力的单位是,简称 .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 .2 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 ,弹簧的伸长就 .利用这个原理人们制成了弹簧秤 .在物理实验室中经常使用的测力工具是 .3 如图 1所示的弹簧测力计 ,它的最小刻度为牛 ,量程为牛 .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牛 .三、力的图示1 力的、和     称为力的三要素 ,它们都能够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12.
初中物理在学习了弹簧测力计和二力平衡之后,通常有如下一道练习题:如图1所示,物体A重10 N,处于平衡状态,若弹簧测力计、绳子重及摩擦不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A)20 N(B)10 N(C)5 N(D)0 N学生练习中常常出现如下两种错解及相关的错误原因:错解1:选(D).认为弹簧测力计两边各受10 N的拉力,两拉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因此,弹簧测力计在水平方向的合力为0,所以示  相似文献   

13.
对于"摩擦力"演示实验,教材中通常用弹簧测力计来拉木块.本文提出了一种有效的改进措施,利用力传感器代替弹簧测力计,由弹簧和步进电机提供均匀变化的水平拉力,在计算机屏幕上直接观测摩擦力的整个变化过程.本实验易于操作,可视面大,现象直观.  相似文献   

14.
第二讲 力     
一、考点解读考点1重力的概念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力.物体所受的重力作用点叫做重心,密度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实验表明,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比值是9.8N/kg,写成公式为G=mg.考点2弹力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具有的力叫做弹力(推力、拉力、压力、支持力都是弹力).使用弹簧测力计应注意以下事项:第一,测量前先观察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否则要把指针调到零刻度处,称为校零.第二,观察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和量程,估计被测力的大小,弹簧测力计不能测量超过它测量范围的力.第三,测量…  相似文献   

15.
在测定一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时,可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需要测定的数据有四个:(1)钩码重G;(2)钩码上升的距离H;(3)弹簧测力计的挂钩拉动绳子上升的距离S;(4)弹簧测力计拉动绳子匀速上升时的拉力。其中钩码的重一般为已知,也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定;钩码上升的距离和弹簧测力计拉动绳子上升的距离可以用刻度尺分别量出;而弹簧测力计对绳子的拉力可由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直接读出,但在实验时我们必须注意,只能用弹簧测力计拉动绳子匀速上升过程中的示数,而不能用弹簧测力计拉住绳子使滑轮组处于静止状态时的示数来替代,这是为什么呢?所谓滑轮组的…  相似文献   

16.
在测定一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时,可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需要测定的数据有四个:(1)钩码重G;(2)钩码上升的距离H;(3)弹簧测力计的挂钩拉动绳子上升的距离S;(4)弹簧测力计拉动绳子匀速上升时的拉力.其中钩码的重一般为已知,也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定;钩码上升的距离和弹簧测力计拉动绳子上升的距离可以用刻度尺分别量出;而弹簧测力计对绳子的拉力可由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直接读出,但在实验时我们必须注意,只能用弹簧测力计拉动绳子匀速上升过程中的示数,而不能用弹簧测力计拉住绳子使滑轮组处于静止状态时的示数来替代,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17.
1 教学中发现的问题人教版初二《物理》第九章第四节“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实验操作为:手拿弹簧测力计,拉着滑块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同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然后,改变接触面粗糙程度(如垫毛巾等)、改变压力大小(加砝码)重做上面实验,将弹簧测力计前后拉力大小进行比较,从而得出“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压力有关”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初中力学教学中,常用的测力工具是弹簧测力计.对于测力计的使用我们大致可分为两类:静态测量(测静态力,测力计不动)和动态测量(测力计在测量时运动).如果按方向分又可分为竖直拉、水平拉、斜拉等.鉴于教师在教学中对弹簧测力计的不当使用所造成的错误结果,笔者对测力计在教学中的使用问题作以下两方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初中物理有好几个实验都需要测物体在匀速运动中所受的拉力,通常的方法是一边用手拉弹簧测力计作匀速运动,一边读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这样做导致一心二用,所以很难控制物体作匀速运动;同时,弹簧测力计的指针会忽上忽下地移动,因而难以准确读数。为此,笔者制作了一款"电动匀速拉测力计  相似文献   

20.
某市初中二年级物理统考有这样一道填空题:一根橡皮筋伸长1厘米需要50克的拉力,如果把这根橡皮筋对折四次后,使它伸长1厘米,需要用____克拉力。参考答案为800克(力)。这个答案是怎样得出的呢?也许是,命题者认为橡皮筋跟弹簧一样,在上述形变中遵循虎克定律,且在对折前后的倔强系数都相同。一根橡皮筋对折四次后,变成16根,每一根伸长1厘米需拉力50克,16根均伸长1厘米所需拉力为800克(力)。这个分析过程主要存在下面两个问题: 一、虽然在一定条件下,橡皮筋和弹簧受到外力作用时都要发生弹性形变,但它们所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