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彦林  林翔 《新闻前哨》2012,(5):97-98,101
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媒体因信息的广泛互动和交流,似乎已成为一个开放、自由、互惠的"理想王国"。但发生于网络空间的种种问题,及因此而产生的多种悖论,促使网络媒体转向于"自我修养"问题。从"意识"、"主体性"、"主体间性"出发,重新检视网络媒体从业者德性的"自我生产"、网络媒体组织的身份"生产",及网络媒体信息传播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
林荧章 《新闻窗》2011,(4):77-78
地方网络媒体是区别于中央级网络媒体的省(区)市等区域性的网络媒体,按其功能属性,大致可划分为新闻网站、商业网站和政府部门网站,其发展路径一般都强调"本土化"。从语义上看,"地方"一词已经带有本土化的含义:"本地;当地"①。  相似文献   

3.
网络媒体“标题党”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网络媒体"标题党"现象的内涵,对"标题党"的类别及其特征进行概括与总结,剖析了"标题党"现象产生的原因,对网络媒体如何克服标题党负面影响,净化网络生态环境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网络成为分外热门的字眼,网络媒体的灵活时效、论坛讨论吸引着大量的"读者"、"听众"成为网民;在时时更新的海量信息中,新闻失实、不良信息、网络官司等现象开始汇入网络媒体环境中。  相似文献   

5.
谭利明 《新闻世界》2011,(10):131-132
"7·23"动车追尾特大交通事故发生后,网络媒体尤其是微博在信息传播中充当了重要角色。网络媒体以其自由开放的特性为大众所掌握,发挥了事故处理进程的监视功能,并最终通过塑造强大的网络舆论来影响现实。本文试图通过对"7·23"动车追尾特大交通事故中信息传播的分析,总结网络媒体在突发事件中的信息传播特点与作用。  相似文献   

6.
王晓冉 《新闻世界》2011,(10):121-122
2010年9月底,腾讯和360通过网络掀起的"口水战"使网络媒体之间的竞争,特别是网络媒体话语权的竞争更加突出和激烈。因此,研究网络媒体之间在争夺话语权中呈现的一些独特特点,对于理性认识网络体之间的竞争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谷永敏 《新闻世界》2011,(10):123-124
随着互联网在全球的迅猛发展,网络媒体被认为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大众传播具有反映和引导舆论,进行社会控制的功能,网络媒体自然也不例外,并且基于互联网信息容量大、传播速度快、传播形式多样等特点,网络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愈发显著。如何利用好网络媒体的舆论导向,成为了促进网络媒体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塑造社会主流价值观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杨晨 《新闻世界》2014,(5):300-301
在社会新闻报道中,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的报道在传递信息的同时,其策划和议题建构同样传达着不同的价值判断。本文以2013年12月3日"老外撞大妈"事件为例,探讨网络媒体及传统媒体关于"大妈"这一形象的构建和报道异同。  相似文献   

9.
李璐瑶 《新闻世界》2011,(8):228-229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开始,社会上对于女博士的关注度开始上升。然而在网络媒体建构的话语中,"扭曲化"、"妖魔化"的报道使女博士这一社会角色处于一个受人关注又在一定程度上遭人排斥的尴尬境遇。本文拟从网络媒体对女博士媒介形象构建的特点出发,分析网络媒体对女博士媒介形象扭曲的原因和影响,探究现阶段重构女博士网络媒介形象的重要性和策略。  相似文献   

10.
袁丽媛 《新闻世界》2010,(11):194-195
"网络暴民"是近几年网络媒体中的一个重要现象,从虚拟空间的攻击谩骂延伸到现实中的暴力行动,与"网络暴民"相关的负面舆论激起了人们关于虚拟社会、个人隐私以及网络媒体的理论反思,"网络暴民"现象产生的主客观原因,包括匿名传播的媒介环境、经济利益的现实驱使、网络监管力度的不足以及虚拟人格和"群体极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互联网络的飞速发展,"人肉搜索"事件不断在网络和现实世界中掀起轩然大波并迅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从"人肉搜索"的概念入手,分析了"人肉搜索"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带来的负面影响,认为只有完善网络暴力治理及隐私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主流舆论介入机制、加强网络媒体的行业自律、提高网络媒体受众的传媒素养,才能从根本上规避"人肉搜索"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传统媒体的舆论监督地位在网络媒体飞速发展的时代有所下降,究其原因是传统媒体自身与网络媒体外因及媒介体制因素相互作用而造成的,为了巩固和继续扩大传统媒体舆论影响力,就必须突破自身劣势、挖掘自身优势,处理好与网络媒体的关系,找准成为"引领者"的途径,既要与其竞争,又要与其互动合作。  相似文献   

13.
程评  刘卫 《新闻前哨》2014,(10):54-55
对平面媒体而言,常有"题好一半文"的说法,网络媒体新闻标题要比平面媒体新闻标题承担更多的导读功能。所以,网络新闻标题的制作不但要考虑时效性,更要符合网络媒体传播的特点和规律。目前,网络媒体的新闻信息大都来自传统媒体,因为新闻时效、人力和水平的原因,许多网络编辑往往对标题稍作修改甚至原封不动便发布出来,网络标题制作的纸质化现象有待改变。  相似文献   

14.
2009年10月,起因于个人报复的"艾滋女"事件发展为造成全民恐慌的社会公共事件,再次暴露网络媒体的致命缺陷——权威性缺乏。网络媒体该如何树立权威形象,形成新闻品牌?本文试图从事实传播和观点传播两个方面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5.
一、重视并占领网络宣传阵地近年来,我们注意到在西藏"3·14"和汶川地震中,网络媒体发挥了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国家领导人重视网络民意,胡锦涛主席、温家宝总理多次和网民进行在线交流,肯定网络媒体的作  相似文献   

16.
陈英 《新闻窗》2011,(3):69-69
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迅速发展,被称为"第四媒体"的网络媒体大有后来居上之势。我国目前的网络传播还处于初级阶段,网络媒体中假新闻、信息冗余、缺乏个性、服务功能单调等问题严重存在,尚未形成成熟的报道理念和规范的管理模式。网络媒体要想在未来的新闻传播业中站稳脚跟,必须加强对网络新闻的探索和研究,发挥网络优势,走出一条适合我国网络新闻传播的路子。  相似文献   

17.
崔波 《新闻世界》2011,(10):95-96
在当今视听环境下,地方广播电视台应由传统的"单一媒体"向"融合媒体"转变,关注热点,不断推陈出新,善于用网络语言,用网络媒体的规律来经营。  相似文献   

18.
2014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的主题已经从"普及率提升"转换到"使用程度加深",传媒界必将展现新的精彩。地方网络媒体何去何从,一千家网站就有一千个答案。探讨中的前行和前行中的探讨同样重要,经验也许不可复制却可借鉴,交流也许不会产生火花却可引发思考。移动互联网时代,地方网络媒体不仅要解决发展问题,首先要面对的是生存困境。  相似文献   

19.
杨梦蕾 《新闻世界》2013,(11):108-109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改变,微博的推出推动着"微"时代的到来。本文通过分析"微"时代中网络媒体的现状和特点来探究如何在"微"时代环境下把握正确的舆论方向。  相似文献   

20.
陈春彦 《报刊之友》2014,(10):35-37
任何一种媒体都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途径,网络媒体因其空间无限性及显著的交互性,被赋予更多想象。以2014年我国节假日安排的决策过程为例,就网络媒体对我国公民参与决策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四个有限性"观点,有助于人们客观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对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促进作用,及其所需机制。缺乏沟通与反馈机制的网络政治参与活动,使得任何一种新技术沦为投票的机器,其"有限性"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