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3年高考结束,终于也和学生一起放了假。有了空闲,随手翻阅《阅读与作文》2012年第7期至2013年第6期,发现《阅读与作文》这本杂志的编辑内容非常适合高中学生阅读。它不仅抓住了高中学生在阅读与作文这两个方面的重要环节,更扣紧了高中学生高考升学的特点,精心打造出每一篇精美的文章。以下专门就作文方面谈一些粗陋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徐安崇 《考试》2003,(2):3-7
去年,我应《考试》杂志之约写过一篇《谈高考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培养》,主要谈的问题是:读准字音、读清句读,正确解释常见的实词的词义,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特殊句式和用法,能够翻译浅显的文言文,能够正确地把握文意,了解作者的观点、态度,分析文章的内容并能作  相似文献   

3.
去年寒假,我们向学生布置了一篇题为《一个革命故事给我的教育》的作文,要求学生阅读一本红色书籍,写出读后感。一位女同学却去读了小说《“强盗”的女儿》,写这篇作品具有“深刻的革命意义”,给了她“极大的教育”。幸好,我曾经读过这篇小说,也注意到《解放军文艺》和《少年文艺》上对这篇坏作品的批判,心中有了数。于是,就及时指出了她这篇读后  相似文献   

4.
我过去写过一篇题为《语文老师可以向唱歌老师学习教法》的文章,主要讲阅读教学,发表于1993年第1期《小学教学》。时隔14年我又来写一篇《教小学生作文可以向美术老师学习》,是专门谈作文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如果仅仅从“作文”的角度来看,《哦!烛光》的确是一篇好文章。第一,它写出了真情实感;第二,作者也很懂得一些作文的技巧,文章写得很有感染力。不过,我今天既不想谈这篇作文的思想情感,也不想谈这篇作文的写作技巧,只是想借题发挥一下。总的来讲,这篇作文的基本情绪,是要求家长理解孩子;说得简单点,就是要求别人“懂我”。“懂我”,是  相似文献   

6.
其实,高考对优秀作文的评价和社会公认的好作文并无二致。真实独特的作文一样是高考作文不变的基本要求。想要在考场作文中立于不败之地,以语文素养的不变应考题之万变,才是成功的正道。具体而言,有以下六个不变。一、追求真实去年,有一篇题为《我感动了身边的人》的中学生作文引起了我的注意。该文写自己跳舞骨折打了  相似文献   

7.
今年高考中出现了三篇奇特的作文,这三篇作文改变了三个人的命运。这三篇作文是:湖北一考生写的《站在我家的门口》、湖北一考生(周海洋)写的《站在黄花岗陵园的门口》和四川一考生(小黄)写的甲骨文作文《熟悉》。下面我们分别说之。  相似文献   

8.
一、旧话重提我教语文四十余年,关于高考,我只写过两篇文章:一篇题为《综合考查,重在能力》,发表在《语文学习》1984年第3期,谈了我对语文高考的一些看法和主张。另一篇题为《高考之前话高考》,在1991年第5期《语文教学通讯》和《中学语文》同时发表,重...  相似文献   

9.
薛法根老师曾写过一篇题为《让孩子获得作文的自由》的论文。谈了基于儿童的作文教学策略。根据薛老师提出的九条策略,我也进行了模仿,其中几条颇有心得。  相似文献   

10.
我过去写过一篇题为《语文老师可以向唱歌老师学习教法》的文章,主要讲阅读教学,发表于1993年第1期《小学教学》。时隔14年我又来写一篇《教小学生作文可以向美术老师学习》,是专门谈作文的。"作文"这个概念内涵其实是非常丰富的。从低到高,可以有许多层  相似文献   

11.
纪念     
由作家写作文,这是“作家作文”栏目闪亮登场的缘由。约请老作家金敬迈先生写今年的高考话题作文“纪念”,本是一种假设。因为盛名之下的作家写砸了高考作文,已有先例,怕被取笑,多以充分的理由婉拒,何况是老迈。编者心中没底,但还是大胆提出来了,想不到他听后当即应承。老迈一口气工作六小时,写了三篇以婉渤为题的作文,纪念的分别是《南京条约》、“南京大屠杀”和“一个街头小瘪三”。每篇都符合作文要求,都在800字以上,而且一篇比一篇长。限于篇幅,这里选登他的前两篇。另加上他孙子写的一篇作文,亦合高考作文题意,成为本次“高考作文你写我写大家写”的一件趣事,也是读者悦读的一次意外收获。  相似文献   

12.
导向正确匠心独具——谈’96高考作文题与阅读题的设计和搭配孙宪武韩廷贵今年高考语文的大作文是要求考生鉴赏内含相同而表现形式各异的两幅漫画,然后就其中一幅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赏析性议论文。这是恢复高考后第一次在大作文中要求学生写文艺鉴赏性文章。尽管大...  相似文献   

13.
“我写小说不多,低产.但写小说于我来说,是一桩令人神往的事.只是一个人的一生中,神往的时刻未必多见.我倒是佩服什么都能拿起来就写的作家.但同时又疑心,样样题材里,皆有生命的真血么?” 2005年,主持名人专访栏目“尘衣之约”时,专访过作家何立伟先生.当时,我给他贴的“标签”是“自由”,标题即《自由何立伟:自己创造条件》.十几年时间,“唰”的一下就过去了.去年我们特约了他一篇谈阅读的文章,本期又约了一篇他谈汉语的文章.说实话,他这两篇,我喜欢至极.在众多的名人谈阅读的文章里,我对他这两篇是更偏爱的.  相似文献   

14.
《教育文汇》2007,(9):12-13
近日有媒体选载了高考“0分”作文片断,其中一篇以《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为题的“0分”作文写道——  相似文献   

15.
高考“另类”作文面面观 1.“最牛高考满分作文”竞是一篇仿古诗文 武汉汉南二中学生周海洋写了一篇题为《站在黄花岗陵园的门口》的仿古诗文。该文共1080字(含标点符号),文首写了170多字的半文半白的序;  相似文献   

16.
2002年高考结束后,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邀请著名作家魏明伦按照当年的高考题目及要求写一篇作文,看看语文教师能给多少分。魏先生写了一篇题为《考场思考》的“应试作文”,结果得到的评价是:“文章是好文章,可以打满分;但作为应试作文跑题了,应得低分。”“文学作品与高考之间毕竟有一定差距,魏明伦虽然文采飞扬,思路创新,但今年高考作文话题为‘心灵的选择’,着眼点在‘选择’上,而魏的作文通篇都是对心灵的思考,到最后也没有作出明确的选择,显然扣题不紧,我给22分。”(2002年7月21日《文摘报》)无独有偶,2003年高考评卷结束不久,就…  相似文献   

17.
读了文章、书籍有体会有感想,把这些体会、感想写下来,就是读后感。写一篇文章的读后感,首先要读懂文章,知道文章主要讲了什么,想告诉我们什么。写读后感,可以就整篇文章谈感想,也可以就文章的某一点,比如,文章重点段落、句子,写体会。经常写读后感可以提高阅读和作文的能力;还可以增长知识,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任选一篇读过的文章写读后感,要写出自己真实的感想。第九册积累·运用(3)作文要求老师要我们多做些写读后感的练习,我随手抄起一本书,读了亮轩的散文《船》,开始冥思苦想,硬着头皮往下写啊写。我要写的《船》也许与亮轩的《船》毫…  相似文献   

18.
第一篇精华:《我家住在聊天时代》那个时候写"时代"的作文很流行,我又比较喜欢聊天,就写了一篇关于聊天时代的想象作文。第二天,当我登录"创网"时,发现我的创网币多了5个。后来我才知道,原来被评为精华的作文会奖励创网币哦。第一篇被发表的作文:《奇妙的想法》《奇妙的想法》是我在"创网"发的第一篇作文,也是第一篇被  相似文献   

19.
纪念(一)     
由作家写作文,这“是作家作文”栏目闪亮登场的缘由。约请老作家金敬迈先生写今年的高考话题作文“纪念”,本是一种假设。因为盛名之下的作家写砸了高考作文,已有先例,怕被取笑,多以充分的理由婉拒,何况是老迈。编者心中没底,但还是大胆提出来了,想不到他听后当即应承。老迈一口气工作六小时,写了三篇以《纪念》为题的作文,纪念的分别是《南京条约》“、南京大屠杀”和“一个街头小瘪三”。每篇都符合作文要求,都在800字以上,而且一篇比一篇长。限于篇幅,这里选登他的前两篇。另加上他孙子写的一篇作文,亦合高考作文题意,成为本次“高考作文你写我写大家写”的一件趣事,也是读者悦读的一次意外收获。  相似文献   

20.
《当鬼子撞上树桩》是一篇关于“等待”的话题作文.出现在高考模拟卷中。作为考场作文,谊文却先后被《作文报》、《作文评点报》、《三峡青年》、《双语作文》、《作文导报》等多家报刊杂志刊载.这实属不易。作为学生临场发挥之作.该文没有生动华丽的语言,没有使用新颖的材料.也没有运用什么特殊的艺术手法.但文章却令人百读不厌。不少编辑打电话询问文章的写作过程,变谈阅读的感受。那么.该文为何能被反复转载.其魅力与秘密在哪里呢?下面引用原文.并作遣当评点。[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