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课前研究及思考】《三角形的认识》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的内容。本课的教学,要使学生在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基础上理解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和很多教师一样,我在教学过程中遭遇了这样的尴尬:学生的认知进程和教师预设的环节不一致。我们预设的教学序列是"任意两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一两短边长度的和大于长边",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建构的认知序列却正好相反。那么,这种"偏离"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如何理解这一性质的本质?又  相似文献   

2.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或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简单记为:两边之差(取绝对值)<第三边<两边之和.它是三角形中最基本的定理之一,在初中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巧用三边关系定理求线段的取值范围是常见的题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感到困难,无从下手,现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3.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这一单元中的"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是新课程新增加的一个内容。在这些年的教学中,经常听到老师们反映,看似简单的三边关系其实并不容易教。学生虽然最后能得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结  相似文献   

4.
一、课前思考1援研究教材。"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三角形的认识"第一课时的教学重点,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中有关图形的认识。本课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三角形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发现并认识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进一步丰富与三角形有关的知识。2援抓核心词。"三角形两条边长度的和  相似文献   

5.
马毅 《湖北教育》2010,(4):41-43
《三角形三边关系》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数学》四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三角形三边关系不仅给出了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大小关系,更重要的是提供了判断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的标准。该课是在学生对三角形的特征有了初步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教导他们学习三角形  相似文献   

6.
孙碗 《广西教育》2013,(25):64-65
在“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教学中,学生对于“三角形两条边的长度和大于第三边”的真正含义比较难理解。怎样在教学过程中对这个问题进行有效的突破,下面谈谈个人的一些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7.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是三角形基本性质之一,也是研究三角形边与边关系的基础,现举例说明其应用。  相似文献   

8.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测量等活动,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了解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初步建立三角形的概念。  相似文献   

9.
关于三角形三边关系,有下述定理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其推论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这个定理及其推论在解题中有着较为重要的应用,下面举例说明,希望对大家学好这部分知识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正【教学背景分析】1.教材分析。《三角形边的关系》是人教版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的一个章节,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三角形基本概念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三角形的组成特征。教材重视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且留给学生充分进行自主探究的空间,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中发现并形成结论。2.学情分析。学生已经知道三角形有三个边、角、顶点等知识,为研究边的关系做好了知识准备。学生生活中已积累了一些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感性经验,但学生  相似文献   

11.
<正>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及推论是三角形的重要基础知识,是帮助我们解决一类数学竞赛题的有力工具.本文拟从不同的角度予以剖析.一、直接使用三边关系例1若a、b、c为三角形的三边,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相似文献   

12.
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得出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它是三角形一章的重点内容之一,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下面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3.
三角形三边关系是三角形一章的重点内容,也是各类考试必考知识点之一,现对本节的考点作如下评析:一、知三角形两边,求第三边的取值范围例1已知两根木棒的长分别是5cm和7cm,要选择第三根木棒,将它们钉成三角形,那么第三根木棒的取值范围是.分析:本题直接利用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及推论即可求解.解:设第三根木棒长xcm,由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及推论可得7-5相似文献   

14.
一、思考 1.哪种方式更容易帮助学生理解三角形边的关系?“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这一内容,中小学教材中都有。  相似文献   

15.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这是三角形最基本的性质,也是研究三角形边与边关系的基础,在数学解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6.
李凯 《湖北教育》2010,(4):38-40
一、教材分析《三角形三边关系》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数学》四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这个知识点属于三角形的特性,教材主要是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引入问题,然后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规律,  相似文献   

17.
我们知道,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以判断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三角形,如果已知三角形的两边,我们也可以求出第三边的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18.
"三角形的有关概念"是一节有许多基本概念的新授课,在40分钟的课堂上,既要学习基本概念,又要探究三角形的三边之间的关系,还要探究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三条角平分线、三条高,所在直线的交点情况,同时还要完成三角形的两种分类.现基于教学实践,对本课教学内容的本质、地位、作用,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难点,教法等,说明教学心得,并给出"三角形的有关概念"的教学设计及学习任务单.  相似文献   

19.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相似文献   

20.
《三角形三边关系》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数学》四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这节课我进行过两次教学,第一次是按照教材的编排开展的,让学生动手操作、进行探索,从教学效果来看是比较好的。但从更深层次来探讨,我发现学生动手验证的材料受到了限制,难以真正理解三角形三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