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阅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而朗读又是最经常的、最重要的阅读训练。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做好示范朗读,优化朗读的教学形式,注重对学生的朗读指导,让课堂充满读书声,提高学生朗读的能力。重视朗读,充分激活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学生享受阅读的无限乐趣。  相似文献   

2.
杨军 《考试周刊》2010,(6):55-55,149
古往今来,朗读在语文教学中都很重要,但多数农村初中的语文课堂却少了琅琅书声,显得单调枯燥。语文教师要明确朗读的意义,精心设计朗读环节.指导、示范学生朗读,努力培养学生的朗读习惯,让朗读之花绽放于课堂,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堂应加强对学生的朗读指导,用声音装点美文。教师要示范朗读,发挥范读作用;纠正朗读错误,指导朗读的方法;落实朗读要求,提高朗读水平;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朗读方式,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教师要欣赏学生的每一次朗读,让他们体会到被赏识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加强对学生朗读的指导,让课堂书声琅琅,我们的语文课堂一定会精彩纷呈。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教师对朗读训练的落实并不到位,存在诸多问题。教师要优化课堂设计,培养学生的兴趣,明确朗读训练的要求,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来进行朗读训练,让学生读得充分、有效,逐步提高朗读能力。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不能没有朗读,教师应该意识到朗读对语文教学的意义重大,朗读可以提高审美情趣、可以激发情感之美、可以激发联想与想象能力。在实际教学中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用各种朗读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6.
朗读是语文课堂中重要的教学手段。让朗读真正走入课堂,能使学生在读中明理,在读中赏情,在读中启智。教学中,教师应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明确目标,提高学生朗读的质量;体味情感,点燃学生朗读的激情。  相似文献   

7.
目前的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只注重知识点的讲授、解题方法的讲解,而忽略了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重视朗读教学,让朗朗读书声再现课堂,让语文更像语文,让学生更爱语文。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敢读、愿读、乐读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朗读被视为唯一不可替代的融合语言与精神的言语学习方法。小学语文课堂可以通过让学生带着感情去朗读,采用多种形式去朗读,引导学生带着想象去朗读,使朗读成为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唯有如此,课堂才有情境趣味。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师应注重课堂朗读,让学生在课堂上读起来。对于那些富有情韵、语言优美、朗朗上口的作品,可以让学生朗读、吟诵、吟唱、记背,在这样的活动中积累名言佳句,体验艺术魅力,陶冶思想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养成高雅气质。那么,应该如何进行朗读教学,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呢?  相似文献   

10.
略论朗读在中学语文课堂中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朗读在中学语文课堂中十分重要,通过朗读可以使学生真切地体悟文字,培养语感;通过朗读引领学生进入课堂情境,激发情感;通过朗读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享受语文,感悟人生。  相似文献   

11.
朗读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途径。课堂上,教师通过指导学生朗读训练,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文章内涵,陶冶学生情感,还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朗读是学习语言的第一要义,《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而读。在朗读的过程中,语感增强,心灵受到震动.情感得到熏陶。思维得到培养,语文能力得到提高。同时,朗读这种能力的提高.需要在学生小学阶段进行重点培养。运用质疑、求解、感悟、创造的朗读有效性策略,课堂评价从情感体悟、想象的个性化不断超越.教师们在朗读教学上有长远的眼光和个性化的方法,追求朗读教学的创新与发展,让琅琅书声成为有效课堂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的教学是由语而学文,语就是朗读。小学语文课是要让学生能听、说、读、写,真正让学生做到因语学文、因文学语,相互为用。小学课堂上的朗读教学在2017年《语文课程新标准》里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学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是小学教学中读的基本目标,也是衡量一节语文课任务完成的标准"。  相似文献   

14.
马万昌 《甘肃教育》2008,(13):29-29
一、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让语文课充满文学味,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这应该是语文教学的必然趋势。对于这一点,我在教学过程中做了一些初步的尝试,以讲授《阿Q正传》为例来说明:上课开始,先是十分钟左右的学生活动——每节课都有的美文赏析:由学生自己找一篇好文章,然后上台朗读,其他同学在下面听。读完之后,由朗读的同学提问,大家一起评析这篇文章。  相似文献   

15.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基本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语文课上,让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对于学生是一种情感的熏陶,对于听者是一种美的享受。在各类语文阅读课上,朗读训练都是主要的训练点。然而,在课堂上我们却经常发现:学生站起来读书时有的面  相似文献   

16.
按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对学生进行朗读能力的培养。因为培养朗读能力不仅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文章内容;还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小学语文老师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要重视起来,在课堂上使用科学的教学措施,让越来越多的学生对朗读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总体上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贾重国 《甘肃教育》2014,(17):105-105
正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生活的外延有多广,语文的内涵就有多深,所以学生不仅要在课堂上学语文,还要在生活中学语文。对此,教师应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能力。笔者在具体的阅读教学实践中,特别注重三个方面的训练。一、让朗读贯穿课堂1.教师声情并茂地范读。范读的魅力是无穷的,教师在课堂上深情并茂地朗读,会潜移默化  相似文献   

18.
在语文教学中合理而恰当地运用朗读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深化语文的课堂功效.<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中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细心的教师不难发现,基本上新课改的每一篇课文在学习目标中都有一点,那就是让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由此可见,学生的朗读水平是其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要强化朗读能力的基础训练,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相似文献   

19.
朗读是语文学习最基本的方法。多数初中语文教师虽都承认朗读的重要。但却往往在平时的实际教学中重视不够,简单处理。要么用名家录音代替,让学生慨叹名家天赋好嗓,要么找个别学生草草一读,让学生感觉虚晃一枪,只为下面分析做铺垫。这样,朗读便成了课堂的摆设和点缀,在很多老师的课堂上甚至成了难得一见的“稀世珍品”。长此以往,学生的朗...  相似文献   

20.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最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新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明确要求:"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勇敢地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敢问、爱问、善问、多问,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又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细心的教师不难发现,新课改的每一篇课文在学习目标中都有这样一点,即让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