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我不是一个擅长写作的人,只是一直渴望能成为一个会写作的人。小时候,听到老师在课堂上朗读其他同学的优秀日记、作文时,我非常羡慕,真希望老师念的是自己的文章。工作后,看着同行在教育教学刊物上讲述自己的教育故事,发表有见地的论文、案例时,我非常敬佩,真希望自己也能刊登一方“豆腐块”。  相似文献   

2.
陈新红 《新疆教育》2012,(20):51-51
去年的教师节我收到了一条来自己毕业许久的学生的短信,其中说道:“老师,不知你可否记得我?我一直在班级里默默无闻,表现一般,成绩也一般,很少与老师交流过,是那隐形的中间层。老师您似乎忽视了我,我很渴望老师您的关注,就像一首歌所唱的‘每一次在徘徊中孤单,在孤单中坚强……我渴望有一双隐形翅膀带我飞……”’  相似文献   

3.
多年的语文教学,我一直注重培养学生记日记的良好习惯。记日记不仅可以让学生从生活中积累素材,获取知识,而且能锻炼他们锲而不舍的意志品质。这对于学生人格的完善大有裨益。可事实上,学生对日记的看法大相径庭:有的学生认为日记可以展示自己的文采;有的学生认为日记不过是任务而已;也有学生认为写日记简直就是天底下最苦的差事……一天,我批到这么一篇日记:“日记就相我的父亲你为什么这么冷库令我害怕不我不是胆小鬼中有一天我会和你成为好朋友”。看着这篇无标点,字迹潦草,错字连篇的日记,我哭笑不得。我想,如果该学生站在面前说不定日…  相似文献   

4.
争票风波     
钟敏 《湖南教育》2004,(22):14-14
任教本班整整四年,学生渐渐长大,我也越来越喜欢这群孩子,拜读他们每周的校园日记,已成莫名的享受。和往常一样,我翻开学生日记,生活委员璇的日记引起我的关注。日记中,璇无奈地告诉我:“老师,您要我每天给高一恩、王天舒她俩发午餐买菜票,可伙食团长每次给我的,总是一张新票,一张旧票。结果,她俩都只要新票,弄得我挺为难的。老师,怎么办?她俩都是我的好朋友呀!”看了日记,我陷入了思索:是呀,也真难为了璇。我这班主任,是该为璇想办法。怎么办才好呢?批评教育?指定命令?……不行,那样不会有什么效果,她俩都是家中的娇娇女,得妥当解决才行。…  相似文献   

5.
初“识”吴老师,缘于他的“每天三篇日记”,即女儿成长日记、教学日记、教科室工作日记。那时,我还在师范学校学习,是我的好几位授课老师在课堂上提及,金师附小有这样一位十几年如一日执著的,潜心自己美丽事业的名师。虽未曾谋面,但我的内心早已敬佩不已,不为别的,只为他的坚持与尽责!  相似文献   

6.
刘小阳 《湖南教育》2002,(10):52-52
我班有个学生,每次作文课上总是长吁短叹,抓耳挠腮,一副失神落魄的样子。下课铃声一响,他便猴精似的蹿到会写作文的同学面前,抢过作文,嘴里说:“欣赏,欣赏。”“借鉴,借鉴。”然后面露喜色,七拼八凑,草草完成任务。有一天,他主动送日记给我检查(我要求学生写日记,送不送给老师检查由学生自己决定),我一看,日记内容还比较丰富,也有些深度。我当即在文后批阅:“你的日记写得这么棒,老师在内心深处为你高兴。此篇日记颇有深度,祝贺你成了生活的有心人。老师期待你下一次佳作的出现。”接连几天,他都主动送日记给我看,但…  相似文献   

7.
“教师教学难,学生作文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作文教学,影响作文教学质量的提高,使作文教学由语文教学的重点成为既重又难的“焦点”。而大多时候,我们老师总以“学生学识贫乏,生活积蓄贫乏,思想情感贫乏”来搪塞自己教学中的不足,而不去反思自己是否激活学生潜在的知识储备;是否打开学生自己生活的宝库;是否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叶圣陶先生指出,“作文不是为了考试,不是生活的点缀,而是生活的必需。”作文“不看做一件呆板的事情,犹如泉流,或长或短,或曲或直,自然各异其致”。如果教师能够在这些方面将作文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那么学生的作文也许会是另外一种风景。  相似文献   

8.
在中小学班级中,“优等生”往往会赢得老师的格外垂青,“学困生”会受到老师的“横眉冷对”.而学困生的内心深处也都有被关注的强烈渴望,有被赏识的内心需求,而且在他们中间,可能蕴含着未来的“人才”.怎样关注弱势群体,激起“学困生”追求成功的内驱力,促使“学困生”在成长阶段被积极关注,发挥更大的潜能?本文结合自己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做法与体会与各位同仁来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9.
生活即是语文。为了积累写作素材、培养良好写作习惯,我一直让学生坚持天天写日记。学生却常常“偷工减料”,写上几行就一交了之,甚至连回过头来看一眼都不看;如果有一次日记老师没来得及批阅,下次日记就会有个别学生不交……学生明显缺乏写作动力。为什么会这样?我反思良久,觉得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缺少“互动评价机制”,缺少一个学生晾晒日记和心灵成长的平台。于是,本学期我改为让学生写循环日记,让一本本日记在各小组的学生间流转起来,使之成为汇集学生真情和智慧的小河,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对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要“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培养和提高读写能力”。为此,我们要认真上好大纲规定的阅读课,在阅读课教学中要精心指导,保证阅读质量。一、激发兴趣,克服惰性,培养勤奋执著的求学精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教师应富有情感地介绍某些书籍对自己的启示,以自己切身的体会说明书籍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同时可引用历代名家名言增强说服力。  精神财富是靠勤奋劳动创造的。教师应向学生讲述一些中外名人勤奋读书写作的故事,培养学…  相似文献   

11.
十几年前初登教坛时,总觉着自己的过去太平淡、太乏味,不值一提。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位学生在日记中问我:“老师,你过去挺能吃苦的吗?”那一刻,我觉得很有必要跟学生讲讲自己过去的故事。于是,我以“听我讲过去的故事”为题组织了一次座谈式班会。学生终于了解了我小时候在农村生活的艰苦,了解了我上初中时穿补丁裤的尴尬,了解了我求学路上的种种艰难……最让学生感动的是我中考落榜后  相似文献   

12.
20多年来,我一直担任着语文教学兼班主任工作。其间,我把指导学生写日记当成了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来做,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赢得了家长的一致好评。在日记教学过程中,我感触最深的是:要让学生爱写日记、勤写日记,作为老师,给学生的日记写好评语至关重要。下面,就日记的评语体式略作分析。  相似文献   

13.
眼精彩导入演熟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你不能在课堂上侃侃而谈,也许在球场上一马当先;你不能在舞台上尽情表演,也许在考场上胸有成竹;你不能写出美丽动人的佳作,也许能画出美妙无比的图画……只要我们找准了自己身上的闪光点,一定会有写不完的故事。眼模拟精题演生活像一本五彩的书,记载着一个个美丽动人的故事。有你与父母相互信任的时刻,有你与老师彼此沟通的情景,还有你与同学一起学习的画面……这些故事,有的让你兴奋得彻夜难眠,有的让你感动得泪水涟涟。请以“我与的故事”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穴1雪根据自己所写文章内容,将题…  相似文献   

14.
高荣 《班主任》2013,(11):68-68
晚上,我在灯下批改学生日记。读到金兰的日记时,我一下子怔住了。她在日记里写道:“老师,我非常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我的关心和帮助。但是。那天您带我去欺负我的那个男生家,说到我家庭境况的那些话,让我非常伤心……”原来,上周五放学后,金兰突然哭着来到我办公室说:“老师,这两天我放学回家时,有几个男生总是在半路上拦着欺负我……”  相似文献   

15.
不拒绝陌生     
一位从事语文教学、文学研究的老师,如何不断提升自己在阅读复杂的优秀文学作品中的理解和欣赏能力,至关重要。多年教学生涯里,我努力将自己不断解读复杂文本的收获或体会.传达给更多像我一样渴望知识渴望美的学生们。这种将“历史”与“审美”结合起来的自我养成和教育别人的“审美意识链条”,使得不少学生,不仅追求学术研究的工作所应具备的历史性和科学性品格,也努力在中外复杂文学经典文本中拓展审美想象和艺术享受的空间。  相似文献   

16.
物理日记,就是学生以日记的形式记述他们对每次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学习体会,评价教师教和自己学的得失,提出自己对教学的要求,向老师请教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知识上和心理上的疑惑等.下面根据我的教学实践谈谈物理日记的内容、要求及功能.  相似文献   

17.
1982年秋天,我从云南省东川师范学校毕业,走上了教学工作岗位。23年来,我一直担任着小学、初中语教学兼班主任工作其间,我把指导学生写日记当成了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来做,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赢得了家长的一致好评。在这23年的日记教学过程中,我感触最深的是:要让学生爱写日记、勤写日记,作为老师,给学生的日记写好评语至关重要。下面,我就自己多年来给学生的日记所写的评语的体式问题谈几点比较粗浅的看法,借此求教于在日记教学研究上成绩突出的各地方专家。  相似文献   

18.
焦莉 《陕西教育》2011,(1):118-118
有学生对语文呼喊到“我渴望在唐诗宋词中品味诗人的喜怒哀乐,而不是背公式似的将他们尘封在,D底;我渴望在作文本上写自己的话,抒自己的情,而不是引议联结,硬拼凑出一篇《开卷有益》;更不想心头树起一个至纯至美的意象.被左一个右一个判断切割得支离破碎……”干巴巴的说教、孤零零的分析,只能把语文逼进学生“厌恶学习”的黑名单。我们的语文教学要体现出一个语文老师的良心和职责.  相似文献   

19.
王丽 《教育论坛》2007,(5):17-19
一、研究缘起教学 一天,刚开始上音乐课,有几位学生冷不丁地在进教室的刹那唱起“当我还是一个懵懂的女孩,……”立刻引发反响。一位学生说:“老师,让我们来听听容祖儿的《挥着翅膀的女孩》吧?很好听的。”语音一落,立刻得到了大多数同学的支持,原本安静下来的教室一下子开了锅。我只能说:“现在是上课时间,这些歌曲不能听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老师们都认为:凡是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并且使教学目标有效达成的教学活动,都可以称之为“有效教学活动”。于是,都在研究与探索如何使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更高。可是。纵观阅读教学活动,教师捧着一本语文书.孩子不知道读了多少遍,课堂依旧低效,学生的语文素养依旧在原地徘徊。也许我们过多地刻意创设阅读教学的氛围,也许我们一味迷恋于追求阅读教学的“盛况空前”……总觉得这样就是有效教学了。往往在无意中,与“有效”失之交臂。最近,我听了一节阅读教学课《谁的本领大》,教者精心设计了有效的环节,让人深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