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新一代太空望远镜——韦伯太空望远镜计划在2013年6月被送入太空。进入太空后的韦伯太空望远镜将接替第一代太空望远镜——哈勃太空望远镜,在月球之外"凝视"浩瀚的宇宙。韦伯太空望远镜以"阿波罗"时代的NASA局长的名字命名,除了NASA,欧洲、加拿大的航天主管部门也参与其设计、制造。  相似文献   

2.
4243私人航天器“太空船一号”首航太空成功私人航天器“太空船一号”首航太空成功私人航天器“太空船一号”首航太空成功私人航天器“太空船一号”首航太空成功私人航天器“太空船一号”首航太空成功私人航天器“太空船一号”首航太空成功私人航天器“太空船一号”首航太空成功私人航天器“太空船一号”首航太空成功私人航天器“太空船一号”首航太空成功私人航天器“太空船一号”首航太空成功私人航天器“太空船一号”首航太空成功私人航天器“太空船一号”首航太空成功私人航天器“太空船一号”首航太空成功私人航天器“太空船一号”首航…  相似文献   

3.
《中国青年科技》2004,(7):32-33
3233私人航天器“太空船一号”首航太空成功私人航天器“太空船一号”首航太空成功私人航天器“太空船一号”首航太空成功私人航天器“太空船一号”首航太空成功私人航天器“太空船一号”首航太空成功私人航天器“太空船一号”首航太空成功私人航天器“太空船一号”首航太空成功私人航天器“太空船一号”首航太空成功私人航天器“太空船一号”首航太空成功私人航天器“太空船一号”首航太空成功私人航天器“太空船一号”首航太空成功私人航天器“太空船一号”首航太空成功私人航天器“太空船一号”首航太空成功私人航天器“太空船一号”首航…  相似文献   

4.
遥想太空     
心夫 《今日科苑》2004,(5):10-10
在我们的眼中,太空就是天,太空中只有云雾。太空中很神奇。太空中也许极普通的事物,从地球上看来都不可思议。  相似文献   

5.
王师 《科技创业月刊》2013,26(2):148-150
太空探索在为人类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可能带给人类新的危机和灾难.从介绍太空资源以及太空探索的现状出发,通过太空探索对人类认知宇宙的推进作用、太空探索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太空探索的非线性发展以及伦理思考来探讨太空探索的哲学意义,深化对太空探索的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6.
人和动物在进入太空时,不可避免地携带了数以万亿计的细菌进入太空。人类在太空中定居,它们也会随之而来。为了航天员的健康,我们必须了解它们,知道它们是否喜欢太空环境,太空会使它们发生什么变化。科学家们为了研究这个问题,在地面和太空中进行了一些实验,观察这些小虫在太空的表现和危害。  相似文献   

7.
赵云 《科学大众》2000,(10):22-23
神奇的太空,一直是人类十分向往的神秘世界。科学家说,太空旅游在技术上不存在障碍:制造太空游船与太空住宿技术难题已基本解决。太空旅游能给人类带来极大的乐趣,满足公众对猎奇的需求,也能让太空活动带来利润。  相似文献   

8.
中国太空专家说:太空平民时代的到来,太空神秘感的消失是人类进步的必然。人类飞行太空、居住太空都将成为未来生活的一部分。先行一步的宇航员并不会为英雄的光环褪去而失落,老百姓会永远尊敬这些太空的领航人。况且还有遥远的火星在盼望着人类英雄前去挑战。美俄争抢太空市场2005年,您只要花费9.8万美金就能到距离地球100公里  相似文献   

9.
正美国宇航员斯科特·凯利在太空连续生活340天后不久前重返地球,他迄今累计在太空生活了522天,成为在太空时间最长的美国宇航员。而俄罗斯宇航员瓦列里·波利则保持着在太空连续逗留的最长时间纪录——438天。长期在太空生活对人体会有什么影响呢?  相似文献   

10.
当人们日益向往太空旅行之际,人们也日益恐惧太空灾难。太空从未像今天这样吸引着人类。  相似文献   

11.
王敏  贺潇 《今日科苑》2012,(14):46-48
"神九飞船搭载了我们的玉米、辣椒、茄子、番茄、刀豆等种子,这些种子随神九返回舱一起回来。"中国西部航天育种基地负责人、天水神舟绿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包文生说。这些种子的太空之旅是怎样的?太空种子如何成为太空蔬菜?太空蔬菜离我们有多远?我们对太空种子和太空蔬菜有哪些误区?  相似文献   

12.
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人类终于进入了曾苦苦遥望的太空,但也因为这样,一些太空垃圾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给以后的太空之旅带来不便。我想发明一种太空垃圾清扫器,在  相似文献   

13.
人类在太空中完成了一次又一次伟大的壮举的同时,纯净的太空越来越不洁净了,“太空垃圾”便是这场征服外层空间的产物。运载火箭把航天器送到太空后,就完成了它的使命。星箭分离之后,火箭的剩余部分就在太空中游荡。各类航天器除可回收的一类之外(比如返回式卫星),其他的在太空中度过了设计寿命、丧失了功能之  相似文献   

14.
和平 《今日科苑》2008,(9):41-42
自从第一个太空垃圾诞生至今已有50余年,太空垃圾与日俱增。为此,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些比较有创意性的方法,去清理这些太空垃圾。地球周围充满了许多的太空垃圾据每日科学网站报道,自从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揭开了人类空间时代的序幕,同时也为太空送去了第一批人造垃圾。此后,随着人类太空史上的一次次壮举,  相似文献   

15.
每次“发现”号航天飞机发射升空这样的重大太空探索事件一经报道,就会有许多人质疑在探索太空花费巨资是否值得,太空探索到底会给人们带来什么好处。一些人甚至认为,宇航机构投入这么多钱把科学探测仪器和航天飞船送入太空纯属浪费。他们认为“这些钱可以用来消灭世界上的饥饿和贫困”。实际上,太空科技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太空科技给人们带来的福音很多。根据美国航天局的一份名单,太空探索所取得的成果中共有700多项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16.
海外传真     
<正>加拿大科学家发明可充气太空电梯加拿大透特科技公司近日成功申请一项发明专利——"太空电梯"。据悉,太空电梯高约20千米。将来,宇航员和运载火箭将先搭乘太空电梯进入位于平流层的电梯顶端发射平台,然后再点火起飞进入太空。如此一来,未来太空飞行的花费可能将减少1/3。  相似文献   

17.
人类不可能不携带数以万亿计的细菌进入太空。人类在太空中定居,它们也会随之而来,所以我们最好能够了解它们,知道它们是否喜欢太空环境,太空环境会使它们发生什么变化,等等。  相似文献   

18.
王敏  高敬 《金秋科苑》2013,(15):54-55
太空旅行,你想去吗?因此,人们长期以来习惯的白天工作,晚上休息的生活方式,到了太空可能就不大适用了,太空旅行要“倒时差”。由此可见,太空旅行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相似文献   

19.
马佳 《今日科苑》2007,(13):27-28
科技是把双刃剑,这是句老生常谈的话了,就在人类逐渐走向太空深处实现自己的探索之梦时,也给太空带去了它一定不想要的东西——太空垃圾。与国际空间站、人造卫星、航天飞机一同围绕地球轨道飞行的太空垃圾开始受到航天部门的注意,它们实在已经开始威胁太空探索的安全问题。而欧洲航天局对太空垃圾处理的问题也进行了长期的研究,据欧洲航天局近日的报道,最近取得新的进展,研究人员已经利用厌氧细菌来"吃掉"宇航员在太空路途中产生的废物。  相似文献   

20.
多太空旅游的巨大市场少人梦想着漫游太空,欣赏太空美景,体验失重的感觉。然迄今为止,太空旅行仅是寥寥几位大富豪能享受的奢侈品。2001年美国大商人丹尼斯蒂托搭乘俄罗斯的火箭登上了国际空间站,圆了到太空旅游的梦想,成为第一个到国际空间站的旅游者。此次旅游的花费是2000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