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百科知识》2011,(8):70+69-F0002,F0003
遥感卫星是沿地球同步轨道运行的人造卫星,它们能连续地对地球表面指定地域进行遥感探测。遥感卫星有气象卫星、陆地卫星(也称地球资源卫星)和海洋卫星等几种类型。下面就是一组遥感卫星所拍摄的地球假色图片,图中的地球如调色板一般绚烂多彩。  相似文献   

2.
《百科知识》2011,(7):2+71-F0002,F0003
遥感卫星是沿地球同步轨道运行的人造卫星,它们能连续地对地球表面指定地域进行遥感探测。遥感卫星有气象卫星、陆地卫星(也称地球资源卫星)和海洋卫星等几种类型。下面就是一组遥感卫星所拍摄的地球假色图片,图中的地球如调色板一般绚烂多彩。  相似文献   

3.
《百科知识》2009,(2):10-11
美国研究人员发表报告称,根据卫星观测显示,地球磁场出现迄今为止最大的裂缝。美国航天局发射的由5颗小卫星组成的“西弥斯”卫星组旨在找出地球大气层中短暂而强烈的地磁扰动从何而来。其观测结果表明,地球磁场有时出现两道裂缝,致使太阳风(太阳喷射的带电粒子流,时速达160万千米)穿透地球高层大气。科学家说,“裂口扩大得非常快。”可保护地球免受大多数太阳强风暴影响的磁场犹如一幢漏风的老房子,有时会让太阳猛烈爆发的带电粒子趁虚而入。这种裂缝能引起耀眼的极光并干扰卫星与地面的通信。  相似文献   

4.
“综合地球科学”研究计划日本科技厅从1997年开始实施为期20年的“综合地球科学”研究计划,该计划将充分利用地球观测卫星和深海挖掘机等系统,对亚太地区及全球的气候变化等6个领域进行长期观测和研究。根据该计划,将进行四种地区观测和两种全球规模的观测:以亚太地区为中心的气候变化情况观测:将以较高的精确度预测气候变化情况,以便对冷夜、干旱等采取适当对策;亚太地区空气成份的观测:将观测空气中所含的微量物质,并预测其变化趋势;亚太地区水循环观测:预报水循环的情况,促进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并对缺水、多雨、大雪等情况…  相似文献   

5.
许多科学家都认为,地球气温逐渐上升的部分原因是因为大量现代化工业装置的运行,散发出了大量热量并在地球上扩散.如果能够减少这些工业装置的散热量,那么对地球的降温可是一大好事.可是,如何能做到这一点呢?一个绝妙的主意是:把所有散热量大的工业生产部门全都迁出地球,把它们搬到外太空去!  相似文献   

6.
卫星大地测量,是利用人造地球卫星确定地球表面(包括陆地和海洋)一点的位置,建立大地测量控制,以及研究地球形状大小和确定地球重力场的科学。上世纪50年代卫星大地测量的兴起,揭开了大地测量发展历史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7.
成宇 《百科知识》2007,(4S):6-6
遥感技术集现代科技之大成,因为其中用到了很多领域的最新成果,无论是宇航技术,计算机技术,还是各种分析技术,都体现了现代科学的面貌。遥感卫星从空间观测地球,能够观察大量的地球信息,从而客观地反映各种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和特性。在近些年,人们已经拓展了遥感卫星的用途,最早用来观测气象,搜集军事情报,后来,又进行遥感资源勘探,如今考古工作也开始借助遥感卫星来进行了。  相似文献   

8.
《百科知识》2012,(6):2+69
正气象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故世界气象组织将每年的3月23日定为"世界气象日"。地球上空有无数只"眼睛"在帮助我们观测地球、解密气象、防灾减灾,它们就是气象卫星。下面这组图片就是欧洲气象卫星应用组织旗下的系列卫星所拍摄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36(8):989-992
正地球科学研究大气、陆地和海洋等相关问题,已经产生了大量来自卫星观测、地面传感器网络和其他来源的地球大数据,为地球系统科学深入研究带来了新的机遇。地球大数据在未来促进地球科学的深入发展方面具有很大潜力,将对科学发现作出重要贡献。地球大数据具有海量、多源、异构、多时相、多尺度、高度复杂、非平稳、非结构化等特点,为地球科学中的数据密集型研究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10.
《金秋科苑》2013,(22):47-48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圈科学家和绘图人员综合卫星对地观测数据,拼接出一张壮观的地球真彩照。这是迄今最为详细的地球真彩照。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解读美国和日本地球观测领域国际科技合作机制,分析我国地球观测领域国际科技合作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建立我国该领域国际科技合作创新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1科学背景卫星遥感是20世纪60年代新兴的科学领域之一,它是以卫星为平台,利用遥感仪器对地球或其他太空目标进行观测,观测数据经过地面站的接收和处理,转化成可供各行各业应用的、信息极其丰富的数据资  相似文献   

13.
《科学中国人》2007,(11):125-125
地球上的小偷一般觊觎珠宝、文物和钱包,然而对宇宙空间中的“星系小偷”来说,别人的气体燃料是它们的最爱,因为这些气体可以用来创造新的恒星。美国天文学家利用NASA斯匹策太空望远镜进行的一项观测,捕获了一个上述的“强盗”——3C 326 North射电星系。该星系正在抢夺比它弱小的邻居——3C 326 South星系的气体资源。  相似文献   

14.
经过多次推迟,“地球观测系统”中的两颗重要卫星——“云卫星”和“云-气溶胶激光雷达和红外探测者观测卫星”(音译为“卡利普索”)终于在2006年4月28日发射升空了。它们可对地球的云层和浮质进行新型的3D观测,用于了解全球云层是怎样影响地球大气和全球变暖,获得有关云层全球分布和演化的新知识,解决云和浮质如何形成、发展以及如何影响水资源供应、气候、空气质量的疑问。探云专业户云是人类最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然而人类对云的认识并不深入。云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作用,因为它是地球水文循环的关键因素,能将水从空气中带到地面,通…  相似文献   

15.
2004年以来,地球科学部先后组织了“地球系统科学战略调研”、“地球科学部‘十一五’发展战略”、“中国与国际地球科学发展现状比较与资助战略分析研究”、“国外科学基金地球科学学科资助规律研究”等课题,较为系统地分析了国际地球科学的发展趋势,尤其是我国地球科学的特点、现状及与国际地球科学发展的差距。这些课题是“十五”战略与政策研究基础的延续和深化,吸取和整合已有的战略研究成果和资料,深入分析各类资助数据反映的政策内涵、各类项目资助现状和存在问题,为启动地球科学“十一五”规划提出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科技广场》2003,(1):13-13
美国《科学》杂志2002年末公布了2003年世界科技领域最值得关注的六大热点:地球表面冰盖移动状况、太阳活动与气候变化的联系、各国科研经费投入、基因组学与物种进化间的关系、一些新天文探测卫星的升空,以及反物质研究。这份杂志在年终特刊中预测,冰川学家们正试图搞清地球上哪些冰川最有可能在温室效应下消失。目前,山地冰川、格陵兰岛及南极大陆的冰雪贮备都面临着威胁。借助卫星雷达和其他一些新型地球物理观测工具,对不断变化的地球冰盖展开监测,将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全球气候的未来。太阳活动对地球气候的影响已成为不少…  相似文献   

17.
《发明与创新》2005,(1):41-41
即便人们使所有的山脉和海盆都变平,地球也不会是圆的。它像一只巨大的土豆一样有很多凹陷和凸起。不均匀的地心引力使地球上各个地方受到不同的引力。重力小的地区凹陷比较明显,而凸起的地方地心引力特别高。印度洋海平面局部比澳大利亚海岸的西太平洋海平面低190米。原因是地球内部旷日持久的岩石熔化和不规律的漂流。卫星也察觉到了这种不平。卫星的轨道显示出许许多多的“凹陷”和“凸起”—有时受到较强的引力,有时又较弱。它们表明了重力的波动起伏。波茨坦地球科学研究中心(GFZ)的科学家两年前发送了两颗环绕地球的人造卫星。现在…  相似文献   

18.
《科技新时代》2010,(1):54-54
任务:太阳动力学观测卫星(SDO) 国别:美国 发射时间:2010年2月 在这颗面包车大小的卫星上安装有3台相机,它们将监控太阳的活动,帮助科学家了解太阳活动及活动周期背后的深层原理。  相似文献   

19.
地球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为第三颗.它有一个天然卫星--月球,二者组成一个天体系统--地月系统.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时围绕太阳公转.地球自转与公转运动的结合产生了地球上的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地球自转的速度是不均匀的.同时,由于日、月、行星的引力作用以及大气、海洋和地球内部物质的各种作用,使地球自转轴在空间和地球本体内的方向都要产生变化.  相似文献   

20.
卫星重力学基础研究前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力卫星的发射将大大改善人们对地球重力场的认识,随着CHAMP,G RACE,GOCE卫星的发射将把现有静态中长波部分重力场的精度提高1—2个数量级,并提供长 波部分重力场随时间变化的信息。这一进展为我国地球科学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对 这一大地测量的新进展和相关的基础研究方向作了简单叙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