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王涛 《军事记者》2006,(1):65-65
第一次见到《解放军报》,是我刚到新兵连的第一天,我看到新兵班长龙兴国的桌子上放着一张报纸,刊头写着四个刚劲有力的大字——解放军报。龙班长见我拘谨地站在那里,看出我对这份报纸的专注,笑着对我说:“拿着  相似文献   

2.
向勇 《军事记者》2005,(5):21-22
入伍10年,我从在《解放军报》上第一篇“豆腐块”出炉,已有上千篇稿件在军内外报刊面世了,并捧回了20多个不同的奖杯。也因为《解放军报》,使我从一名列兵成长为连职军官,并立过了3次三等功,1次二等功。是《解放军报》给了我进取的信心与力量,是《解放军报》才使我有了今天的进步。  相似文献   

3.
贺仁平 《军事记者》2002,(12):61-61
在基层搞新闻报道,时常听到不少报道员埋怨:“现在在军报上登一篇稿子真难啊!没有关系你就甭想,即使投的稿件再多也是白搭。”因此,不少报道员对在军报上稿信心不足。军报上稿果真这么难吗?非得有关系才成吗?我的经历对这一问题作了彻底的否定回答。今年“五一”前夕一天,我们部队政治部陈主任不经意地对我说:“小贺,今天报纸上有你一张照片。”于是,像往常一样,我立即找来当天的《人民军队》报,翻了个底朝天,竟看不到半点照片的影子。心想:难道是主任看错了?不会是《解放军报》?我随手打开《解放军报》,二版中间熟悉的训…  相似文献   

4.
说起来不怕你见笑,我的第一篇是由打扑克“打”出来的。这篇题为《扑克新打法——“双抠”》的稿件竟上了《解放军报》周末版。那是1991年5月,几位老同学从内地来疆出差,在招待所寒喧时,他们提出要打扑克。可在打法上各持己见。我说就入乡随俗,按照新疆的玩法打“双抠”。几个老同学头一道听“双抠”,于是乎都傻了眼。我说“我当教练,保你10分钟学会”。按照我介绍的规则,先“实习”了两把,到第三把他们便全部入门了,而且兴趣很大,那一夜竟然“抠”到了凌晨五点。临散摊,一位老同学说回去后要宣传推广这一新玩法。“对呀!何不…  相似文献   

5.
我是《军事记者》的忠实读者,可以说是“三朝”老读者了。早在一九八八年,当时我在连队任文书时,指导员就给我订阅了《解放军报通讯》,他拿着杂志笑盈盈地对我说:“小王啊!这是一本好杂志,业余时间看一看,说不定能帮你什么。”我接过指导员送来的这本杂志,爱不释手。从此,我开始自费订阅《解放军报通讯》,后来杂志改名为《新闻与成才》、《军事记者》以后,我仍然订阅。我感到,杂志三次更名,质量越来越高,内容越来越多,文章具有指导性、实用性、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6.
一天中午,我路过六连饭堂,被墙上张贴的感谢信“粘”住了眼睛。信上说的是六连五班十多年帮助驻地农妇李淑侠脱贫致富的事。凭着在学校当“小记者”的敏感,我认为这是条很有价值的新闻。于是,匆匆揣上采访本赶到六连,指导员屈彦儒给我介绍了大致情况,最后到荣誉室时,我傻了眼。原来《中国青年报》、《解放军报》、  相似文献   

7.
“学好用好军报,当个将军没问题;会给军报投稿写稿,当个记没问题。”这句话是我1984年秋当新兵时听一位干部说的。从听到这句话起,《解放军报》就成了我的梦想120多年过去了,我从一个边防战士成长为一名军报记、编辑,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军报的养育就没有我今天的自信和强壮。因此,每当有人问我你是哪个大学毕业时,我总会自豪地说:“解放军报大学!”  相似文献   

8.
人們常说,眼睛是心灵的小窗。而报紙上的“刊头”呢,它好比是各种专刊专栏的眼睛。最近,看到北京日报《文化生活》的刊头,感到很好。从九月二十八日到十月三日这期間五期《文化生活》的刊头,天天換样,日日更新,可以说是丰富多彩美丽誘人的。其中,就图案来說,有天安門节日夜景,有聞名世界的万里长城,也有北京特产絹制“悬崖菊”……。就字来說,有郭沫若同志题  相似文献   

9.
“我们这儿看的是‘电子报纸’,用不着邮递员送。”小虎子说着,一按电钮,墙上的荧光屏上就出现一张报纸,刊头是《未来时报》。“这《未来时报》是一个小时出四版,真的叫‘时报’。你上次来的时候,还叫《未来日报》呢。听说,现在‘信息’越来越多,他们准  相似文献   

10.
冯龙 《军事记者》2006,(3):72-72
前不久,与一位久别的战友偶遇,他不解地问道:“你什么时候学会搞新闻报道了?我时常在报刊上目睹你的大名,是不是与编辑‘勾兑’的结果?”我说:“这源于《解放军报》给我的信心和鼓励。”2003年初,“半路出家”的我被任命为西藏军区某山地旅新闻干事。一些好心的朋友劝慰我:“写稿难、发稿难,‘三分靠写,七分靠关系’,没有这七分关系,我看你还是趁早拉倒吧!”生性倔犟的我不信邪,为了尽快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报名参加了《解放军报》函授学习。在《解放军报》编辑老师的辅导下,写作能力大幅度提高。2003年8月,我的第一篇处女作《“才艺展”活…  相似文献   

11.
“洗”军报     
我有一张1994年的《解放军报》,虽然已经泛黄、皱皱巴巴,有的还字迹模糊、残缺不全,但我仍宝贝似地珍藏着。每看到这些报纸,一种愧疚的情感就悄然而生,脑海中还闪现出这样的一幕。1994年冬天,我所在的西安政治学院放假,我挑选了8份《解放军报》带回家,准备在假期抄录上面的文章。可回家不几天,发现辛辛苦苦带的那些军报不翼而飞!我赶紧问妈妈:“妈,您见到我的报纸了吗?”看我火烧眉毛的样儿,妈妈唤怪地说:“看你…··哦还以为房间着火了呢,你二姨家想整理房间顶棚,我看你的报纸又大又好,就……”“哎呀,妈,您怎么也不…  相似文献   

12.
蒋金彪 《军事记者》2006,(12):65-65
记得入伍的第一天,看到的第一份报纸就是《解放军报》。顾名思义,这是一份面向军队、为军人而办的报纸,内心感觉非常亲切。新兵班长对我说:“你是中文系毕业的大学生,抽时间多练多写点稿件,投给《解放军报》,没准能中哩!”班长的话为原本对写作就感兴趣的我鼓足了劲。抱着自己的名字和稿件变成铅字的憧憬,我激情满怀,将军营生活的点点滴滴记录于笔端,经过精心整理后投寄给解放军报社。投稿是热情的,等待是急切的。每天送来的报纸,我第一个抢着翻看,从头到尾都看遍了,却怎么也找不到自己的名字。我告诫自己不能泄气,只要坚持写、坚持投,就不…  相似文献   

13.
7月4日,我在人民日报(华东版)上发表了一篇不起眼的小特写《悠悠党报情》。写的是兴化市农行开发区分理处职工钟金城,20年如一日收集3000多种党报,并于“七一”前夕举办家庭党报展览的事儿。第二天一大早,老钟专程赶到我办公室,握着我的手说:“您在文章里说我对党报的感情好比孩儿对待母亲这句话,深深打动了我的心……”  相似文献   

14.
郑旭燕,146医院一名普通女护士。从去年下半年起,在《解放军报》、《人民日报》、《前卫报》等报刊上见稿60多篇。这名正处花季年龄,并身临护理一线工作的护士,是怎样利用繁忙的工作之余,从事新闻报道工作的?郑旭燕住在6人一室的集体宿舍里,一个唯一的床头柜,是她深夜加班写作的“书桌”。为了不影响其他同志休息,她把本来瓦数就不大的台灯再用一张报纸罩起来,悄悄地埋头耕耘。她几乎把所有的星期天、节假日都用在了业余写作上。她说:“我盼节假日,为了有一个更安静的环境,去更好地学习与写作。”离医院只有一墙之隔的公…  相似文献   

15.
“搞新闻工作千头万绪,我认为,归结起来无非两件事,一是作文,一是做人,作文重要,做人更重要。”这是陈贤德在2002年8月获得第五届韬奋新闻奖后所说的一席话。而他正是在这两点上,为我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作文——写华采篇章;做人——称时代豪杰。陈贤德,《解放军报》高级编辑。  相似文献   

16.
“桃李遍天下!”如果要我用最想说的一句话来评说《解放军报》,我就只说这一句。此言之可立,我想是无须论证的。而我又想,这桃李之情,唯察之者方感其有、其贵,且当叙之、颂之,以发扬光大;感之愈深、愈久,畅叙之心、颂扬之愿愈切,而存此切切之愿的,必莫过于桃李。我是这万千桃李中的一株小树。1970年8月,我被从生产部队调到南京军区《人民前线》报社工作。“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弱冠重荷,童子扶犁。信“取法其上,得乎其中”之理,借春风于远道,期期细阅军报新闻业务刊物《先是《解放军报通讯》,后改为《新闻与成才》》,…  相似文献   

17.
筱青 《军事记者》2012,(8):67-67
前几天。《解放军报》发表了一篇并不起眼的小论文,其中关于“要理解好上级的意图”一说.引起了地方网站的狂热爆炒.自然是批评者多.支持者少。有的说这是“讨好上级的投机”.“是哈巴狗的献媚”等等。自古“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这些批评,自不必在意,各有各的理解嘛。  相似文献   

18.
记得上军校第一年,我爬起“格子”。一年中,倾心撰写了33篇稿件,却没收获一篇“铅字”。我一次次暗暗地问自己:是稿件质量不行?是报社没有“关系”?还是自己不是这块“料”?说心里话,由于很长时间找不出原因,我彻底灰心了。 一天,我从《河北日报》上看到一则征文,看后再也按捺不住激情,也拿起笔写起自己的故事。我把征文要求当作“镜子”,一遍遍地对照,一遍遍地思索、修改。三个星期后,《是你使我转变》一文竟然在《河北日报》上开天辟地第一回“亮相”。没多久,我发现《解放军报》上新开辟一个专栏:“每月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19.
一天上午,我坐在公共汽车上,正拿着一本新近出版的《新闻与写作》聚精会神地看着,一个30多岁的青年从座位后面探过头来对我说:“您是搞报纸工作的吧,我对写作也很感兴趣,您说怎么才能提高呢?”我说:“要多练习写,不要放过一切可以练笔的机会,绝不能偷懒。”他说:“对,我一定要多练习写。”车到前面一站我就该下车了,对话也就中断了。看来,今天爱好写作的青年还是不少的。有的却苦于不知道  相似文献   

20.
周鹏 《军事记者》2011,(6):63-63
4月12日早上,连队通信员刚拿到11日的《解放军报》就兴奋地嚷嚷:"快来看啊,咱连的周鹏在《解放军报》上稿子了!"顿时,许多战友围了过来。我是一名业余报道员,也曾多次向军报投过稿,却一直未能“露脸”。突如其来的惊喜,让我激动不已。接过报纸一看。一篇标题为《红军乡的红色传说》的稿件,署名为周鹏,和我的名字一字不差。我立即明白,这是遇上同名作者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