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第一次看《肖申克的救赎》的时候,还不知道这是世界电影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影片改编自斯蒂芬·金的同名小说,讲述的是一位蒙冤的银行家安迪在肖申克监狱经过27年磨难,最终成功越狱的故事。我欣赏主人公身上所闪现出来的那种人性美和智慧之光。影片我看了多次,每次重温都有很多感悟,觉得自己又从中汲取到前行的力量和勇气。  相似文献   

2.
《穿普拉达的女王》是2006年在美国出品的一部具有典型励志意义的电影.影片主要描述了女主人公安迪的成长经历,她用自己的勤奋努力和真诚秉性赢得了老板及同事的认可,但为坚守个人的做人原则,坚决地离开了光鲜的时尚圈重归平淡真实的生活.安迪身上的很多闪光点对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3.
约翰.福尔斯在《收藏家》中塑造的女主人公米兰达极力想摆脱被压制、被摆布的命运。在其短暂的生命历程中,不断地与男性抗争以追求个体自由和价值,建构女性主体。福尔斯赋予米兰达反抗精神,但由于她在困境中的自我贬低、她对男性霸权缺乏明确的认识及其思想上的妥协性,她的主体建构陷入了困境。反抗与依赖,这两者矛盾的纠结加剧了她内心的痛苦和折磨,使她走向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4.
当代美国南方女作家凯瑟琳·安·波特的《老人》和《灰色马,灰色的骑手》刻画了一个“反叛者”形象——米兰达,关注的是人怎样在逃避不了的荒诞的世界里找到生存的立足点,回归自然本真的精神家园。面对南方家族历史,米兰达能正视失败,执着于真实;面对战争、瘟疫、死亡和战时美国社会现实中的种种伪善和非人道行为,米兰达在反叛中存在,努力前行。为了确立自我,实现身与心的和谐平衡,更为了捍卫人格尊严,米兰达表现出西西弗斯式的反抗精神:虽然处在一种“被抛”的境地,孤立无援,但她毅然地重新开始,在失望中实现超越。  相似文献   

5.
正Tips《米兰达警告》,又译《米兰达忠告》、《米兰达告诫》,或《米兰达宣言》,是指美国警察(包括检察官)根据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1966年米兰达诉亚利桑那州案(384U.S.436(1966))一案的判例中,最终确立的米兰达规则。在讯问刑事案件嫌疑人之前,必须对其明白无误地告知其有  相似文献   

6.
影片《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经典的关于救赎的电影。影片中因为诸多象征手段的运用,才赋予了"救赎"以深刻意义。主人公安迪的隐忍、睿智和坚忍不拔不仅救赎了自己,也救赎了狱友、监狱乃至社会。"救赎"的主题在影片中贯穿始终,是热爱生活,永不放弃的一种人格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影片高潮,安迪对瑞德说:“别忘记在这世界上,还有没被这高墙栅栏围起来的地方,它就在你自己心里,是他们拿不走、碰不到的东西,是属于你自己的东西,那就是—希望!”整整19年,安迪对自我生命完成救赎的同时,也给了其他犯人重获新生的希望。后安迪与瑞德两位挚友在蔚蓝的大海抱……我喜欢这种光明的结尾,更被影片中那些在最绝望、最沉沦的时刻闪现出的人性光辉和悲天悯人的情怀深深打动。  相似文献   

8.
<正>真·牢底坐穿《肖申克的救赎》改变方式:越狱+智慧附带赠品:真相改变结果:影片故事很简单,银行家安迪因涉嫌谋杀妻子和妻子的情人而蒙冤入狱,被判处无期徒刑,他用将近二十年的光阴逃离肖申克监狱,最终重获自由。短短一句话,涵盖二十年的逆袭之旅。安迪的逆袭可不是简单的鼓鼓劲加加油就能办到的,得有决心,得有智慧,还得有情商。决心——一把小锤子凿穿监狱。瑞德说给他600年他也凿不穿,安迪试了,其实只要20年。  相似文献   

9.
从处女作《收藏家》到抗鼎之作《法国中尉的女人》,福尔斯作品中女性的形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两位女主人公的人物塑造变化真实地反映了福尔斯女性观的变化。从米兰达面对有形的地下室禁锢到萨拉面临无形的社会道德禁锢,米兰达是一位被男性虐待的受虐者而萨拉成为救赎男性的智慧女人,从米兰达香消玉殒到萨拉最终得到自由,福尔斯对女性自由和女性解放的理解变得更为彻底和深刻。福尔斯也深化了读者对女性自由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走近巨星     
她的首部美国影片是《罗马假日》,为此她获得了1953年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在影片中,她扮演一个不安本分的公主,男主角是格里高利·派克,奥黛丽把她的表演才能发挥到了极点。这部关于一位公主和美国新闻记者之间的当代童话使奥黛丽成了银幕上的皇家公主。《时代》周刊在1952年9  相似文献   

11.
<正>又把《成长教育》这部电影翻出来看了两遍。伴随着电影的结尾曲,我脑海里依旧回放着珍妮一脸真诚地对校长说"我要的生活,是没有捷径的。现在我知道,我得去上大学"的一幕。我的心中不由得生出一阵感慨。为珍妮,也为我自己。其实,从影片的开头我就喜欢上了珍妮,因为影片中的她实在和我太像了。不,应该说她仿佛就是一个英国版的我自己。一样受着枯燥无味的应试教育,一样受着父母的絮絮叨  相似文献   

12.
开心巧克力     
爱看《科学启蒙》的班主任晶晶买了本《科学启蒙》,上自习课看时被班主任没收了。一个月以后,晶晶又买了一本《科学启蒙》,上自习课看时又被班主任没收了。第三个月,晶晶虽然继续买《科学启蒙》,但不敢再带去学校了。不料班主任却找到她问:"你买《科学启蒙》了吗?我还等着看呢!"  相似文献   

13.
找死的兔子     
以一只兔子作主人公的书你或许看过,但以一只找死的兔子为主人公的书只在安迪·莱利(Andy Riley)的画里。安迪·莱利是一位来自英国的电视电影编剧,曾参与编写英国BBC电视台1999年出品的黏土动画片《驯鹿洛比之驯鹿大竞赛》(Robbie the Reindeer inHooves of Fire)以及迪斯尼新片《罗密欧与朱丽叶》,前者曾获英国电影与电视艺术学院奖(BAFTA)。此外,他还在《观察家》(Observer)杂志每周一次连载漫画。《找死的兔子》(The Book of BunnySuicides)是安迪·莱利2003年结集出版的画本。这是一只“神志不清”的兔子,为了自杀,用尽上百种…  相似文献   

14.
今天看了《In the Bedroom》(中文被译为《不伦之恋》),它是一部在声势和票房上都较一般的影片,不过却获得了奥斯卡评委们的如此青睐(五项提名),可能是奥斯卡一向偏重艺术片的缘故吧。本片的故事情节很简单:马特·福尔勒是缅因州一个小镇上的医生,福尔勒太太是当地中学的音乐教师,他们的生活平静而充实。福尔勒夫妇的  相似文献   

15.
热播电视剧《欢乐颂》让刘涛美出了一个新的高度.不得不说,从2000年出演第一部电视剧开始,直到现在,刘涛就塑造了许多经典角色.无论是《天龙八部》中温柔体贴、重情重义的阿朱,还是《白蛇传》中温婉贤淑、深爱着许仙的白素贞;又或是《琅琊榜》中聪慧机智,有勇有谋的霓凰郡主,以及《芈月传》中爱腹黑,心狠手辣的芈姝……刘涛的每一个角色都深入人心. 而她在《欢乐颂》中的“安迪”一角,又让我们见识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刘涛.凭借着对“安迪”的完美诠释,刘涛展示出她自尊自立的现代女性气质,俨然成为观众心中的最佳主演.  相似文献   

16.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讲述了年轻银行家安迪含冤入狱二十年后成功越狱的故事,展现了影片主角安迪近乎完美地在体制化社会下对自己、对狱友甚至对社会的种种救赎,警示人们要不断反观早已习惯适应的生活,坚守对美好人生的希望和追求,感悟灵魂自由的无限魅力。  相似文献   

17.
在2007年第12届华表奖颁奖典礼上,残运会形象大使、国际影星章子怡为电影《隐形的翅膀》女主角雷庆瑶颁发优秀少儿演员奖。得知章子怡专程参加此次颁奖典礼只是为了给自己颁奖,雷庆瑶非常感动。但她没想过,是她自己首先感动了章子怡。当然,被她感动的还有众多的观众。稍后,她主演的这部电影又成为“2007年优秀国产影片展映”活动的开幕影片。  相似文献   

18.
娱乐快车     
《伊人当自强》 由美国好莱坞片酬最高的女星朱莉亚·罗伯茨主演的这部《伊人当自强》,女主角来了个大变身,从开场到散场都是粗口满天飞,因为她饰演的是一位性格刚强的离婚女人,一手养大了三条化骨龙(孩子),而且具有正义感,为了一群根本就不认识的人而东奔西跑打抱不平。这部影片根据真人真事改编,不过被女主角用了搞笑的方式来演绎。大家以前见到的朱莉业·罗伯茨都是尽显她斯文、温柔、成熟的一面,而且,她对这些角 色可谓是轻车熟路了,这次的 角色对于她可是一大挑战。《小李飞刀》《小李飞刀》是古龙的武侠名作,多次被电影…  相似文献   

19.
《美丽人生》是一部意大利影片,是我最喜欢的电影之一。关于这部电影,从主题上看,无论如何都不该用喜剧的手法表现;而当你看完影片之后,你的心情却在喜剧的氛围里沉重起来。  相似文献   

20.
争青 《中学生百科》2014,(11):47-48
Part1.电影《等风来》邂逅这部电影,是因为它的编剧,曾经一度被她的《失恋33天》打动。影片一开头女主角就以犀利的语言刁难主厨,给人一种高大上的错觉,可她却是为了融入圈子硬逞能订车租房子搭地铁改名字的屌丝青年。主编对她说,给你工资,不是让你做自己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