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37年8月14日,在杭州湾上空,被逼得没有退路的中国空军首次和"所向无敌"的侵华日军航空队展开激烈空战,不得不打了一场罕见的"空中肉搏战".  相似文献   

2.
1937年8月至12月,日军飞机对南京进行了大规模空袭,中国空军在南京空域与其进行多次的空战.在这场持续四个多月的战斗中,中国空军蒙受了巨大的损失,牺牲了20多名飞行员和机组人员.南京空战中,中国空军在强敌面前表现出来的英勇无畏的“中国空军精神”,鼓舞着更多的蓝天健儿投身保家卫国的战斗中,成为抗战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后人永远铭记.  相似文献   

3.
《中国新闻周刊》2009,(42):34-38,40,41
中国航空博物馆中,设立了一面空军英雄纪念墙,镌刻着中国空军成立以来在作战和训练中牺牲的1551名飞行人员烈士,被授予荣誉称号的259名英模人物姓名。一代代英雄舍生忘死。60年前,新中国的礼炮声正隆,中国空军诞生伊始,便奔赴了血与火的战场;60年间,中国空军完成了在落后的农业社会基础上建设蓝天长城的重任;60年后,中国空军开始向建设信息化空军的目标行进,一支适应新世纪新阶段的强大的中国空军正在崛起之中。一切为了明天,一切为了安宁。  相似文献   

4.
聂云 《航空档案》2005,(1):76-77
新中国成立后,在苏联的援助下,人民空军迅速壮大。到1955年朝鲜战争结束时,中国空军已经拥有25万兵力,他们分别部署在27个师里,配备了5000多架作战飞机。中国空军从零开始,在短短几年时间里,一跃成为世界第三大空军,排在美国和苏联空军之后。在新中国空军作战飞机中,有多种型号的战斗机,包括雅克-9P战斗机。该型机是新中国从苏联购买的。在苏联,雅克-9型战斗机曾是王牌战鹰,二战中大战法西斯航空兵。  相似文献   

5.
苏联对于朝鲜战争的暧昧态度,加快了新中国空军建设的速度,使得新中国空军初建即得到和“世界最强空军”抗衡的机会  相似文献   

6.
《航空档案》2010,(1):8-19
中国空军伴随着共和国前进的步伐,现已经发展成为一支强大的空中力量。当年中国空军成立刚刚一年,前辈们就和苏联空军一起翱翔于朝鲜半岛上空,在鸭绿江和青川江之间开辟了著名的“米格走廊”。回顾人民空军走过的不平凡之路,在中国空军的史册上。方子翼这个名字格外引人注目,他从红军到新疆航空学校第三期飞行班第一个单飞上蓝天;从东北老航校第一飞行大队政委到新航校第五航校校长;从空军11团团长,空3旅旅长到空1师首任师长。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他受命率先出征,  相似文献   

7.
李军 《浙江档案》2004,(8):28-29
1937年7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8月14日,日本空军木更津联队轰炸机十八架,从台湾新竹基地起飞侵袭杭州.中国空军第四大队大队长高志航率队拦截,击落日机三架,写下了中国空军第一次空战即取得三比零辉煌战果的光荣历史.  相似文献   

8.
受需求牵引的高教机项目 现代化空中作战力量经过近几次高技术局部战争的检验之后,已经被确定为了目前军事装备体系中攻击性最强的常规战斗力量,没有制空权也就不可能在现代战争中获得胜利。中国空军面对国外航空技术装备的迅速发展和国防安全上的巨大压力,近20年来投入了很大的力量来引进和开发现代化的航空武器产品。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现在已经建立起了以歼7、歼8改进型为代表的第二代战斗机、以及由苏-27和新型多用途战斗机构成的第三代战斗机共同组成的现代化航空武器装备体系。  相似文献   

9.
东北老航校——中国空军的摇篮 八年艰苦抗战、三年解放战争,我军吃尽了日本和国民党空军的苦头。我们无法抵抗敌机的狂轰滥炸,只能进防空洞躲避。因为,我们没有空军。  相似文献   

10.
八年抗战,打下两架日机 1914年5月,吴鼎臣出生在江苏涟水一个书香门第.1933年12月,吴鼎臣考入杭州笕桥航校,1936年10月毕业后参加中国空军.  相似文献   

11.
读者报导     
《航空档案》2010,(5):8-9
中国空军伊尔—76运输机从成都双流机场起飞,运送救灾物资支援青海玉树地震灾区。2008年,空军的伊尔-76运输机飞低成都双游戏机场,为汶川地震灾区送来救灾物资。  相似文献   

12.
许多人都熟知抗战中的1937年8月14日,中国空军在杭州上空一举击落敌机6架,而我方则无一损伤,这一特大喜讯振奋人心,  相似文献   

13.
“为五千年祖国英勇牺牲功名不朽:有四百万同胞艰辛奋斗胜利可期。”这是1938年2月,中共中央和八路军驻汉代表周恩来、秦邦宪、董必武、叶剑英、罗炳辉等领导人,为在武汉上空与日机英勇作战壮烈献身的中国空军人员亲送的一幅挽联。  相似文献   

14.
报业集团呼唤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形势呼唤改革 已高速发展10年的我国报业集团正处在十字路口,旧的以"外延扩张"为特征的"初级发展阶段"基本结束,一场"深度改革"正在酝酿中.在这场改革中,模式关乎成败、战略决定生死,管理至为关键.  相似文献   

15.
罗胸怀 《出版参考》2006,(20):28-29
1950年的12月,沈阳火车站,在凛冽的风雪中显得一片忙碌。一列列火车满载着身穿黄袄,怀抱苏式冲锋枪、转盘机枪的军人和被帆布遮盖着的汽车、大炮,从这里出发向安东驶去。京安线在当时可能是全国最繁忙的了。负责组建中国空军的刘亚楼司令走出火车站,在一辆吉普车前停下,  相似文献   

16.
魏萌 《航空档案》2010,(6):F0002-F0002
中国空军直8空降直升机。该机主要用来运送空降兵,一次大约可运送30名左右的空降兵。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新闻周刊》2008,(2):43-43
“牛市的基础依然健康,上涨的基础依然明确,牛市依然处在上半场。不过2008年将出现转折点。”安信证券首席分析师高善文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相似文献   

18.
这是1937年8月一位中国空军飞行员写给妻子的家书,在写完家书的三天后这位飞行员不幸牺牲,这封家书成为他的绝笔信.他叫吴纪权,是抗战时期牺牲的数干名中国空军飞行员中的一位. 这封信件,让人感悟抗日航空英烈的家国情怀.守葑: 十号由杭州飞109号至南京,四时由南京起机,意欲飞往安庆,不料在繁昌县附近遇雨,所以又折回来一次,是日共回来两次,均看见你和君儿以及二老,非常的快慰,想你们也能看见我吧!  相似文献   

19.
1941年至1945年,美国飞行员陈纳德率领的“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简称“飞虎队”)先后有一千多位美国飞行员牺牲在中国的抗日战场上,成为中美关系史上令人无法忘怀的一页.但是很少有人了解,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牺牲的第一位美国飞行员并不是飞虎队队员,而是早在1932年淞沪抗战期间,在苏州的一场空战中壮烈牺牲的美国飞行...  相似文献   

20.
唐磊 《中国新闻周刊》2009,(42):42-43,46,48,49
1950年10月23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次战役发起的前两天,毛泽东发电报给彭德怀,询问敌机对我军的杀伤、限制我方活动的威胁力有多大?毛泽东认为,中国空军具备参战的能力,至少还需要半年到一年,在这段时间里,志愿军的处境将很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