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钓鱼搬家     
王玉海  娃娃鱼 《垂钓》2009,(8):50-51
“钓鱼上虾,赶紧搬家。”这是一句钓鱼谚语。字面上理解,好像是说虾是鱼的食物,你都能钓上虾来,只能说明一件事:你的钓点附近根本无鱼。那怎么办?搬家呗!满塘全是鱼,就你这儿没有,还守在这里干哈?可是如果你的钓点里鱼已经连口,那你还搬不搬家?我的答案是,那也得搬,而且要赶快搬。我说这句话可不是忽悠,因为我昨天钓鱼便搬了几乎一天的家,而且所到之处鱼都是疯咬,绝对不给你任何喘息的机会。  相似文献   

2.
飞雪轩主 《钓鱼》2005,(24):51-51
刚开始船钓的时候,以为钓组上绑的钩子越多,钓上来的鱼也就越多,于是一根线上少则绑五六个,多则七八个钩。直到和大刘前辈在河口钓鱼时才让我大开眼界,此君只用一根竿一个钩居然钓了三十斤,名列全船第一。看着他一条接一条地上鱼,而我把时间都花在绑钩、整理钓组上了.七八个钩子能不乱吗?  相似文献   

3.
吴芜 《钓鱼》2009,(18):10-11
钓鱼比赛三种鱼情:小鲫鱼、大鲫鱼和混合鱼,加上抛竿钓混养就是淡水全能了。它依次考量钓手在掌握鱼讯、应变技巧、钓饵运用和鱼层判断上的能力,可是至今还没有一个钓手能全取4分,通才难做是因为各地的水情、鱼情不同,就是手竿三项都拿1分也找不出先例。  相似文献   

4.
李军 《垂钓》2006,6(5):32-33
后湖地处我市中心,由于路程较近,每天湖里都围满了钓鱼人。慢慢地,湖里的黑鱼、鳜鱼都给人钓走了。由于湖里小型鱼类的天敌慢慢减少,所以小杂鱼很快就繁殖起来。几竿饵料下水就是铺天盖地的小“麦穗”鱼,很多钓鱼人都拿它们没有办法。有一次来了几位台钓高手在此练习打快鱼,一天下来可以钓2-2.5千克小“麦穗”鱼。后来他们觉得钓这种小“麦穗”鱼太辛苦,  相似文献   

5.
段可 《中国钓鱼》2007,(7):36-36
照片上的这条鱼好大哟!它是我和父亲于今年3月16日夜,在李家沟水库钓获的一条大鲇鱼,重15.5千克。熬受了一个冬季的歇竿之苦后,好不容易等来初春3月气温变暖的好天气,我便邀父亲去李家沟水库钓鱼。父亲凭多年垂钓经验对我说:"3月初暖乍寒,水温回升较慢,鲤鱼草鱼还未开口进食,小子你去也白搭!""那又钓不成鱼了?"我急着问。"未必!"父亲不紧不慢地说,"鲤鱼草鱼不开口,自有那开口鱼,咱们这次去专钓鲇鱼。不过此鱼习性是早晚进食,去也只能是夜钓,就怕你吃不了苦哇!"哈!搞了半天父亲是在激我哩。原来他早也憋不住钓瘾了。李家沟水库位于成都市南百余  相似文献   

6.
我能吃鱼,甚而至于烹鱼的手艺也招客人称赞,然而我不会钓鱼,钓龄不短,钓绩不佳,说起来脸红。 可我钓过虾,钓过蛙,还摸过蟹,惟独在钓鱼上功夫差矣。 说起钓蛙,很令人回味。小时候,和几个一起光屁股长大的“抹泥之交”,用一根向日葵杆儿,头上拴细线一条,线头儿拴块旧棉花团儿,找个没人的地方,朝棉团儿撒泡尿,然后到河沟里垂钓,一只只青蛙便前  相似文献   

7.
聂超群 《钓鱼》2013,(8):28-29
白鱼,俗称白,是一种体形窄扁细长的小鱼。多年来,我常在河塘钓这种小鱼,现将具体钓法介绍给钓友们参考。一、钓组:轻便又灵敏"钓具好,鱼不跑。"白鱼喜欢群居在中上层水域游动觅食。吃钩快,吐钩也快,机警胆小,稍有动静,就一窝蜂四散潜逃。为此,钓组宜轻便灵敏。我用3.6米长的手竿,0.8号主线,0.4号子线,0.6号无倒刺小钩,短漂,轻坠,组合长子线双钩为钓组。子线的长度,一根为12厘米,另一根为9厘米。  相似文献   

8.
笔者所处的单位附近有好几条河,因而给我提供了钓鱼的机会和条件,时间长了,我对这些溪河的水情鱼情也就特别熟悉:哪里是沱,哪里是滩,哪里藏鱼,哪里不藏鱼,基本摸着了规律,每次走钓,都颇有所获。这些溪河不是上连水库,就是与人工渠交叉,不仅为溪河补充了鱼源,还丰富了种类,可以说,江河里有什么鱼,人工渠里就有什么鱼。原本走钓溪河擒小鲫鱼的,猝不及防地遭遇大鱼,结果是:一阵惊喜、一阵紧张、以后便扼腕长叹。自从今年使用改装的国际钓法竿配细线小钩钓水库池塘,尝到了一些甜头以后,突发奇想,配传统钓组,走钓溪河,能否解除屡遭大鱼而断线的苦…  相似文献   

9.
随着竞技钓的快速发展,针对钓对象鱼的不同,人们对钓鱼的装备要求也很细,这就使本来就很繁重的装备又加重了不少。就拿抄网而言,每次钓鱼是不可缺少的,但钓鲫鱼和鲤鱼,用的是不同的抄网,需带两个,根麻烦。  相似文献   

10.
谈钓     
姚军 《钓鱼》2013,(22):1
屈指一算,自己钓鱼的年头,大概有三十多年了。我从九岁开始学钓,那时,我就会买钩线做钓组了。十二岁那年,我就自己上山伐竹做竿。十五岁时,我就会用火烤竹竿,捥直了做钓竿。如今我已步入中年,钓鱼的技法和装备绝非当年可比。那么,钓了这么多年的鱼,对"钓"这个字也该要好好去认识一下。我细想一下,为"鱼"和为"玩"实在是模糊不清。为鱼是我小时候的主要目的。鱼在水中看不见,是那么神秘,而钓鱼是把钓中的玩和神秘的鱼结合在一起,成了幼时最有诱惑的事情之一。那时候的钓是无理性的钓,完全是感性的。  相似文献   

11.
邹思全 《钓鱼》2008,(11):38-39
野钓要有主攻目标,钓小鱼就是钓小鱼,钓大鱼就是钓大鱼,钓鱼就怕大小鱼都要钓,线组准备的不粗不细,钓大鱼容易断线,钓小鱼线又显得粗,钩子大小也显得不合适。野钓要想收获多,就必须确定主攻鱼目标,然后根据主攻鱼目标确定线组后再施钓,才是正确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说起钓鱼,惭愧之至,我的钓技极差,钓史却不短,起小儿便在河边游泳、摸虾、钓鱼。那时没有什么钓具,一根葵花杆儿拴条棉线、鱼钩,便可钓些小鱼。倘系上块棉花再撒上一泡尿,便可钓青蛙,我至今也不明白为什么青蛙喜欢人尿的味道。至于摸虾,更简单了,掀开河边的碎砖烂瓦,便可抓到大青虾,拽下虾头便吃,有时也摸得多一些,便拿回  相似文献   

13.
垂钓有"七分食儿三分技"之说,想有好的钓获,不在饵料上动脑筋下功夫是不行的。回顾以前,"一把酒米一根竿,一盒蚯蚓钓一天"的辉煌时代已是往事,面对"千锤百炼、酒精考验"的鱼儿们,我们的饵料也得加快改进步伐,不然只能望河长叹:鱼儿呀,我拿什么来"喂"你!  相似文献   

14.
朱剑飞 《钓鱼》2013,(13):23-23
抄网,是钓鱼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尤其在台钓中更是离不开抄网。大一点的鱼,没有抄网还真不好拿。一般而言,会钓鱼的都说要把鱼—尤其是大鱼—遛翻了才能用抄网拿鱼。过早用抄网会鱼跑线断,让钓手懊悔不已。但是在实际垂钓中,有时并非如此,我觉得顺势而为用抄网更好,不但跑鱼率大降,也增加了另一种钓鱼乐趣。  相似文献   

15.
随着冬季的到来,温度的下降水库中的大鱼,已渐渐离岸去水库的中间,在一些面积较大的自然水区域中主钓大鱼也已很难作为,于是不甘寂寞的钓友就把鱼餐条做为自己的对象鱼,笔者就是其中的一个。虽然每次没有太多的收获,但是每次三五千克的小鱼(偶然中也能碰上鱼白鱼)也使笔者过足了钓瘾觉得有情有趣。钓法钓餐鱼条的方法很多,虽然传统钓、悬坠钓、拖钩钓,刷钩钓都可以将它钓起来,但是从效率上来讲,还是悬坠钓半水的上鱼频率高,钓得快,钓得多。由于鱼餐条属于小型鱼种,故此在钓组颇有讲究,常见的钓组配置以短竿小标细线小钩为主。如果想鱼餐条鱼…  相似文献   

16.
邹思全 《钓鱼》2014,(4):22-25
2011年“十一”期间钓鱼太难了,连续出钓8天,钓遍了附近的几座大中小型水库和山塘野坝,也没钓获什么鱼,鱼咬钩的动作小不说,还几乎不开口,概括起来就是“不给力”。不能说是无鱼咬钩,充其量也就是钓获几尾小杂鱼,就连常见到人见人烦的白鲦也不知上哪儿去了。  相似文献   

17.
天然虫饵当中,我最欣赏的是汉江里的水蚂虫。用这种虫子在汉江钓鱼,效果只有三个字:好得很!就拿汉江里最难钓的鲤鱼来说,用蚯蚓钓,出满勤的话。一年之中钓三五尾就不错了(挂鱼除外)。但是用水蚂虫做钓饵,一天钓上十条是常有的事。黄颡鱼对红蚯蚓很感兴趣,我在汉江大桥上夜钓经常用它。然而,在一起钓鱼的几个人中,若有一个人用水蚂虫做钓饵,另外几个用蚯蚓的,就多半只有看的份儿了。  相似文献   

18.
锡纸钓鲅鱼     
《中国钓鱼》第四期刊出顾岳刚和毛喜良钓友的《蓬莱海边钓鲅鱼》一文,所及钓鲅技法甚佳。这里想补充两点,与二位钓友磋商、探讨。 其一,鱼类有较强的嗅觉,钓淡水鱼就是利用这一特点诱鱼咬饵上钩的。但对于以食用荤食活饵的海水鱼来讲,“活”是第一位的。饵只要是“活”的鱼没有闻到气味也会很快冲过去抢食。就像猪八戒吃人参果似的,还不知什么味就吞到肚子里去了。根据这一特点,我和我的钓友们在钓鲅季节,除了顾、毛二位钓友提及的用小白鳞鱼做饵外,大多还用香烟盒里的锡纸剪成小鱼状或干脆剪成一个小纸条,用线或胶绑粘在钩上。…  相似文献   

19.
阿杜  李庄 《钓鱼》2011,(23):50-51
海上船钓,钓点的选择至关重要,尤其是钓近海的船老大,看家本领基本就一招“卡山影”。海面上雾气茫茫,参照物根本就看不见,船老大也是爱莫能助,所以找不到出鱼的好钓点是可以理解的。不过,有一点多少还是让我有点着急,那就是丛哥竟然钓到了大黑鱼,而且还是连口。其实,所谓的“大黑鱼”,也就是半斤左右,虽然个头不是大的了不得,但却是用泥鳅钓上来的,所以我很是羡慕,同时也在思考技术方面是否出了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20.
我父亲现在已是一位在本地颇有些名气的老钓迷,常能见到他沿江而钓,投竿、收线,挥洒自如。但就在3年前,父亲不仅不喜垂钓,甚至对我迷恋垂纶、节假日总不在家出外钓鱼颇有微词。父亲的这个转变和丸九鱼饵是有密切关系的。初试丸九饵老父喜垂纶1996年6月的一天,我和钓友老周骑摩托车带着老衣、小任到距我们镇4公里远的一个渔场去钓鱼。那天天气情况不错,但那渔场的鱼就是不爱上钩,一上午用蚯蚓、蛆等常规钓饵只钓到几尾小鲫鱼。中午,父亲骑自行车赶来,说小任家有急事,要他回去,小任不会开摩托车,就托我们帮他带回钓具,急匆匆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