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教育与人的主体性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体的主体性不是与生俱来的,它必然是社会文化意识渗透的产物,是个体在不断地与外界交往的过程中实现的。要使得个体的主体性成为一种真实的品质生长并表现在个体的生活实践之中,必然要通过个体亲历的实实在在的教育活动。教育的过程乃是一个不断培植人的主体性的过程,可以说,教育就是一种培养人的主体性的实践活动。同时,人的主体性的发展又能更好地提升教育实践的品质,促进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教育与人的主体性发展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2.
主体性教育是一种培育自觉生命、独立人格和平等观念的现代教育形式。它以共生式教育为核心,在追求最佳的自我改造的同时秉持一种包容性的人生态度和建构一种自觉性的教育活动,使人能够受到理性的教化,将个人利益嵌入社会公益之中,去创造一个异质主体间能够关联建构和普适滋长的共生世界。教育乃人之主体性的开放,引导人走向主体间性的共生世界去遵循教育的基本指向,即个体生命之建构和世界图景之创造。主体性教育的实践本性就是要充分发挥人主动改造自我和创造生活的"主体自觉"的实践效应,以引领个体的自主发展和重建世界的共生法则。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主体性是人作为实践主体应当具有的性质和特点。而主体性教育就是要促进学生各方面主体性能力的发展,而创新能力则是主体性能力的最高表现。对个体主体性的尊重和促进学生主体性能力发展的主体性教育是对以社会本位为价值取向的传统教育的反叛与超越。主体性教育的价值取向是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主体性是人作为实践主体应当具有的性质和特点.而主体性教育就是要促进学生各方面主体性能力的发展,而创新能力则是主体性能力的最高表现.对个体主体性的尊重和促进学生主体性能力发展的主体性教育是对以社会本位为价值取向的传统教育的反叛与超越.主体性教育的价值取向是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5.
浅议主体性教育的内涵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直接以塑造和建构主体自身为对象的实践领域”。教育的基本功能是把人类所创造的文化科学知识或经验“内化”为个体的精神财富,发展、提高他们的主体性,造就未来社会的行为主体。现代教育培养的人应该是有主体性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生活,并为社会进步做出贡献.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在本质上是对个体主体的培育过程,是一种主体性教育。所谓主体性教育,是指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教育者通过启发、引导受教育者内在的教育需求,创设和谐、宽松、民主…  相似文献   

6.
主体性教育实践研究──认知心理学理论在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吴姝现代教育培养的人应该是有主体性的人,而只有这样的人才能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生活,并为社会进步做出贡献。因此,教育在本质上就是对个体主体性的培育过程,即主体性教育。所谓主体性教育,就是有目的地...  相似文献   

7.
80年代以来,关于主体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一直引起人们的关注。随着对世纪的临近,教育改革的重新兴起,主体教育便成为我国教育界的大股研究热潮,人们纷纷展开对主体教育的大讨论,现综述如下。’一、主体性、主体性教育和教育的主体性关于主体性。华中师大杨小颔认为,主体性是作为主体的人在其对象性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功能特性。此观点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主体性及其发展的三个阶段的理论为依据。此理论认为,人的主体发展要依次经历群集主体、个体主体、类主体三种不可跨越的历史形态。天津教科院张武升认为,主体性是指主体的一切品性,…  相似文献   

8.
人,是一种“不完善”且“可完善”的存在物。当人在种群意义上获得了“类的本质”之后,“不完善”的个体人便具备了“可完善”性,这种“可完善”性表征为主体性和生成性两大特质。确认人的主体性,意味着教育是一种尊重和信任;确认人的生成性,意味着真正的教育是一种唤醒和引领。然而,现代教育无视人的这种特质,把人当作容器来“灌输”,当作物件来“加工”,进而陷入“物的教育”的歧途。因此,教育必须从人的特质出发,在人的特质框架中进行重建,才能走出自身的悖论。  相似文献   

9.
人,是一种"不完善"且"可完善"的存在物。当人在种群意义上获得了"类的本质"之后,"不完善"的个体人便具备了"可完善"性,这种"可完善"性表征为主体性和生成性两大特质。确认人的主体性,意味着教育是一种尊重和信任;确认人的生成性,意味着真正的教育是一种唤醒和引领。然而,现代教育无视人的这种特质,把人当作容器来"灌输",当作物件来"加工",进而陷入"物的教育"的歧途。因此,教育必须从人的特质出发,在人的特质框架中进行重建,才能走出自身的悖论。  相似文献   

10.
一、主体性教育的涵义及其基本特征 主体性是作为主体的人在其对象性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功能特性,是人的个性的本质特征之一.一个人只有作为主体独立支配自己的意识和活动,才能是一个独立的人.教育的基本功能就是把人类所创造的文化科学知识或经验"内化"为个体的精神财富,发展他的主体性,造就未来的行为主体.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本质上是促进个体主体性发展的过程,是一种主体性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