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 毫秒
1.
在中国经济特区的创建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邓小平经济特区思想,不但是我国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先导,而且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邓小平经济特区思想,打开了对外开放的窗口,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亲手推动经济特区的发展。而深圳作为经济特区之一,由于其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毗邻香港,无论是在国家政策还是在其自身经济发展方面都具有巨大优势,在引领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首先简要叙述邓小平经济特区思想是怎样形成和发展的以及基本内涵,然后总结经济特区思想在深圳践行30余年所取得的成就;最后以深圳前海合作区为例,进一步阐明经济特区思想在深圳的实践和发展以及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深圳市,又称鹏城,位于珠江三角洲东岸,西部与香港隔海相望。1980年8月26日,经国务院批准深圳成为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经过近30年的建设和发展,深圳由一个昔日的边陲小镇发展成为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新兴现代化大都市。深圳是中国口岸最多和惟一拥有海陆空口岸的城市,是中国与世界交往的主要门户之一,有着强劲的经  相似文献   

3.
2005年9月1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考察深圳时殷切嘱托:“经济特区要继续走在全国前列,最关键、最重要的在于创新。要把创新作为新的历史条件下经济特区发展的生命线和灵魂。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与时俱进,把‘特别能创新’作为经济特区之‘特’的基本内涵,包括思想观念创  相似文献   

4.
深圳市,又称“鹏城”,位于珠江三角洲东岸,西部与香港隔海相望。1980年8月26日,经国务院批准深圳成为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经过近30年的建设和发展,深圳由一个昔日的边陲小镇发展成为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新兴现代化大都市。深圳是中国口岸最多和惟一拥有海陆空口岸的城市,是中国与世界交往的主要门户之一,有着强劲的经济支撑和现代化的城市基础设施,其城市综合竞争力位列内地城市第一。到2010年,深圳将建设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区域性金融中心、信息中心、商贸中心、运输中心及旅游胜地,将成为现代化的国际性城市。  相似文献   

5.
<正>创先争优,是敢创一流的勇气,是永不懈怠的精神,也是共产党人勇往直前优良传统的具体表现。具体到一个部门、一个行业、一个岗位,就是要以创先争优的精神勇创一流的业绩。20世纪80年代,深圳作为经济特区,抓住机遇,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在全国改革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一系列第一,形成了"深圳速度",成为中国改革开放成果的象征;20  相似文献   

6.
深圳等经济特区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建设的奇迹。从理论上特区有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独特的对外发展的区位优势,而最重要的是转型时期的改革家和改革家精神的作用。基于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实证研究发现,“特区奇迹”产生根源于制度的创新和技术的进步。而制度创新和技术进步差异的背后是改革家与改革家精神、企业家与企业精神的禀赋差异。  相似文献   

7.
1979年邓小平视察广东的一席话,使得深圳一跃成为中国首个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经济特区。于是,中国经济改革发展的列车头启动,奇迹一般,令深圳在近30年间翻起了辉煌的篇章,并同时带动全国人民商业意识的启蒙和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一首《春天的故事》唱出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宏伟诗篇。深圳,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场”和对外开放的“窗口”,以其“敢为天下先”的胆识和勇气、惊人的“深圳速度”,赢得了世人的瞩目。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经济特区可以分为传统的经济特区和新经济特区两类。新时期经济特区特别是传统经济特区的发展正面临着新的巨大挑战。以深圳为典型代表的传统经济特区应该继续“特”下去,寻找新的发展模式,将发展遇到瓶颈的保税区过渡到自由港,继续引领中国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我国广义的经济特区从1980年正式设立深圳、珠海、汕头三个经济特区开始,迄今已经走过了四十个年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中国经济特区呈现出多层级多类别的分布状态,成就了现今我国经济特区昂扬向上的发展局面。我们继续研究经济特区发展,明确特区未来发展方向,筑牢经济特区的时代使命,使经济特区继续对我国新时代特区建设,并且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早日实现中国梦不断提供制度与物质力量。  相似文献   

11.
分析经济特区“一市两法”对深圳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及扩大特区立法实施范围的必要性,论述在经济特区特殊的税收优惠政策取消后,充分利用特区立法权进行体制创新的极端重要性,用好立法权将对深圳未来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2010年8月26日,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纪念日。1980年的同一天,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深圳特区正式成立。回首30年,深圳的变化翻天覆地!在深圳,有个罗芳村。30年前,它是防偷渡的重要关口。原来,罗芳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的对外经济活动日趋活跃,党中央、国务院对广东、福建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批准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设置经济特区。这种经济特区,是由各市辖区划出一定区域,在对外经济活动中,采取比内地较为灵活开放的政策,以减免关税等优惠办法,创造良好的经营条件和投资环境,鼓励外国企业和个  相似文献   

14.
2010年9月6日,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隆重举行。兴办经济特区是党和国家为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进行的一个伟大创举。在邓小平同志亲自关怀下,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兴办深圳、  相似文献   

15.
<正>30多年前的那个春天,南海之滨,中华儿女在地球上创造出了深圳乃至珠三角经济快速发展的奇迹,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30多年之后,又是一个春天,雄安新区横空出世,又一个精彩纷呈的"春天的故事"即将上演。作为第三个具有全国战略意义的新行政区,雄安新区必将成为京津冀地区协同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30年前,深圳只是一个小小的渔村,近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只有2名工程师:一名是兽医,一名是修拖拉机的。30年后的今天,在2010年全球最大500家公司排行榜上,总部位于深圳的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年销售额218.21亿美元跻身全球500强。这是我国民营高科技企业的第一次,也是深圳30年来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的一个缩影。从一个边陲小镇起步,30年里,深圳创造了年均增长25.8%的经济奇迹,蜕变为一个现代化大都市,更  相似文献   

17.
对深圳经济特区“特”与“不特”的若干思考王洪友深圳,是我国创办最早的经济特区,她已走过风风雨雨的15个年头。在这15个春秋中,深圳人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始终不渝地贯彻中央办经济特区的方针政策,排除“左”和右的干扰,敢于创新,锐意改革,艰苦创业,创造...  相似文献   

18.
深圳经济特区在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关心支持下,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走出一条颇具深圳特色的人才教育强市之路1984年春节临近,邓小平来到深圳视察,并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1992年,邓小平再次来到深圳、珠海等地  相似文献   

19.
深圳特区成立30年了,三十而立,深圳面临突破。深圳的崛起靠的是政策的优势。在计划经济时代下,中央给深圳等经济特区提供了一系列独特的优惠政策,因此深圳相对国内其他地区在制度,资本、劳动力乃至土地开发等方面都有天然的优势。然而,当中国经济向世界全面开放之时,尤其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这种政策优势已经逐渐荡然无存。  相似文献   

20.
珠海经济特区应选择怎么样的战略目标?笔者认为,珠海经济特区应选择具有特色的、以工业为主、相应发展第一、三产业的综合性外向型经济作为发展的战略目标.一、珠海经济特区的战略地位与现状珠海经济特区位于珠江口外,面临南海,东邻香港,南与澳门接壤,背靠广大内地,特别是以珠海市和富饶的珠江三角洲为依托,决定了它本身的经济地位具有特殊的优势.第一,它毗邻港澳,是联系内地与港澳的重要进出口岸,可以充分利用香港来发展自己的经济、技术、信息,以香港、澳门作为打向新的世界经济发展中心——西太平洋环形地带的桥梁.这是除深圳外,任何国内的开放城市都不具备的优势.第二,享有特区优惠政策,并经过几年的发展,已有初步规模的投资环境,有利于进一步引进外资、先进技术、知识和科学管理.第三,它具有优美的自然环境和附近有较为丰富的建材资源,有广阔的海面、滩涂等,可利用来发展富有特色的行业和拳头产品,以利于为重点发展特区工业服务.第四,它是我国著名侨乡之一,可以对外吸引更多的资金和先进技术,以加快特区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