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我国引进的邮资机戳,多为日戳在左,“邮资已付”戳在右,两者相距几毫米至十几毫米。而9月27日由“广州·第十甫路(9)”邮局寄来的印刷品邮件上的邮戳,双圆小型日戳在右,“邮资已  相似文献   

2.
建国之初,邮政日戳包括火车邮局戳依然沿用“三栏式”点线圆戳,直到1956年10月30日邮电部颁布“邮业字第52号通知”,决定自1957年1月1日起启用“腰框式”邮政日戳(含火车邮局戳)。“腰框式”邮政日戳由五部分组成,而规范款式的火车邮局戳占其四个部分,其布局如下: (图1) 一、上半环内刻有戳名(也称邮路区间),戳名一般是由邮路始终两站各取一字而命之,再加“火车”二字组成戳名。  相似文献   

3.
单圈双月牙腰框圆形日戳是新中国最早自行设计的邮政日戳,1956年10月30日邮电部以(56)邮业字第52号通知颁布“邮政日戳戳面规格式样”,规定自1957年1月起在全国使用,其后20多年不断补充完善,直到1995年文件宣布该戳样“退休”。  相似文献   

4.
临时邮局风景日戳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在印模规格方面,日期字钉槽刻边线(图2—6、8、18);将戳刻成双圆线,并在地名标上刻上“中国”而未刻“辽宁”(图38—43)。  相似文献   

5.
1989年7月20日,香港邮政署为配合第7个集邮组在沙田中央邮局开办,开始启用第1枚带图案的风景日戳——沙田车公庙(图1),其截径25毫米,序号为1、2号,使用期至当年9月26日,共计66天。1989年9月27日,沙田中央邮政集邮组重新启用直径为28毫米的大型“沙田车公庙”风景日戳,序号分1.2号(图2)。1号戳销于投筒函件上,凡请求销2号戳  相似文献   

6.
附图的实寄封由山东胶东文登寄往东北嫩江省海伦(今属黑龙江省)解放五团六连某战士。封背贴“二七”建邮5元票四方连,票上的“邮”字为三次复盖,另贴上海版邮运图50元票1枚,计邮资70元,符合华东区1949.8.1—1949.9.30平信邮资70元。销文东侯家所38年(1949年)8月4日腰框式戳两个。该戳是当年山东解放区代办所邮戳的常见式样。中转戳有文登县腰框式8月4日戳,山海关日本(下梳)式9月12日戳。信到海伦,加贴“海伦解放五团六连无有此人退胶东”的批条,并盖嫩江省海伦日本(双梳)式9月17日戳和经办人印章。该封按原路退回,又加盖山海关9月19日戳及文登县9月28日戳,历时55天。  相似文献   

7.
《集邮博览》2004年第3期一篇文章《香港的风景日戳》(下称“《香》文”),介绍了香港的风景邮(日)戳,可惜过于简短,而且又有遗漏,未能让读者较全面了解香港的风景邮戳。 香港邮政将风景邮戳称为“图案邮戳”,此称谓与“风景邮戳”相比,各有优劣。若称为“风景邮(日)戳”,由于一些邮戳的图案并非“风景”(如香港机场邮政局的飞机图案,我国内地不少“风景日戳”同样有此情况),将其称为  相似文献   

8.
邮政总局1987年7月11日(1987)邮政字96号文《关于不准复(仿)制邮电日戳和日戳印模的通知》指出:“最近,发现集邮总公司以非正常渠道索取和复制邮电日戳印模,制作和出售集邮品,使集邮品失真。”1988年7月13日(1988)邮政字98号文《关于调用集邮品所需邮政日戳印模的函》称:“我局同意集邮总公司为制作集邮品调用附表所列日戳印模(戳样),调用的具体事宜可与集邮总公司议定。”从中可见,就在此时,我国邮政出现了“复制日戳”。  相似文献   

9.
(4)新邮戳首日封和旧邮戳尾日封。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的邮政日戳式样曾多次变更。在旧式邮戳终止使用日前一天投寄的邮件,盖有当地旧式邮政日戳的信封,即为旧邮戳尾日封。而在次日,即新式邮政日戳使用的第一天,盖有新式邮政日戳的实寄封,就是新邮戳首日封了。如北京邮政部门自1983年8月10日开办“快信”信筒(俗称“黄帽子”信筒)以来,曾先后4次变更“黄帽子”邮政日戳中的字。最近一次是在1997年2月20日,就出现了旧邮戳尾日封和新邮戳首日封。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国家邮政部门发出了停用旧式邮戳和启用新式邮戳的通知与新戳样的件,但各地邮局换用新式邮戳的日期极不一致,相差几个月或1、2年的情况十分普遍,甚至有的邮局迟十几年才启用新式邮戳。如1957年  相似文献   

10.
四、世界第一枚邮政日戳的变体戳封前英国邮政总局局长亨利·比绍普于1661年针对信件投递的延误现象而发明世界第一枚有日期的邮政日戳。该戳为圆形,分上下两个半圆形,E半圆为月份,下半圆为日期。世人称此种戳为“比绍普邮戳”。笔者收藏数枚比绍普邮戳,其中最小的直径为1.5厘米.时间为1765年8月17日。该戳上、下半圆横线左边交接点断裂。该戳形态老旧、小巧、别致,估计应属早期的“比绍普邮戳”(后期的戳形较大,有的直径达2.5厘米)由于使用时间久而导致断裂,成为罕见的下半圆大、上半圆小的变体戳。  相似文献   

11.
五、风景日戳香港邮政所称的“图案邮戳”就是风景日戳,包括机场、数码港、花园道、加连威老道、山顶、沙田中央、尖沙咀、荃湾8所邮政局及邮政总局共9枚,图案各异,香港邮政集邮组及其所属的集邮局使用同一图案风景日戳,其戳式款项同于以往,因此不再单列,仅以“山顶”及“圆洲角”两枚为例:  相似文献   

12.
邮电部1956年10月30日邮业字第(52)号文通知,从1957年1月1日起,全国统一使用新式腰框邮政日戳。新的日戳,其戳面由五部分组成:上半环、上月牙、字钉槽、下月牙、下半环。戳面直径分为25mm与30mm两种:前者为一般邮政局、所使用;后者为少数民族地区刻制双文字日戳的邮政局、所与国际邮件交换局、站使用。日戳的汉字采用长方体仿宋体字:纪年月日时采用阿拉伯数字,汉字"年","月"、"日"以"."代替。新式腰框邮政日戳(以下简  相似文献   

13.
3156页《风景日戳上的少数民族文字》一文尚有疏漏。笔者现据手头资料略作补充。 1.首次刻有维吾尔文的风景日戳不是“天池”,而是1985年9月15日吐鲁番邮电局为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30周年启用的“葡萄沟”、“火焰山”、“高昌故城遗址”和“额敏塔”等4种风景日戳,戳径为45毫米(图①,②)。这也是我国最早刻有少数民族文字的一组风景日戳。  相似文献   

14.
国家邮政局于2003年9月16日发行的《百泉园林》普通邮资封于10月30日在新乡市首发。为配合该封的发行,新乡市邮政局启用了“百泉园林”风景日戳1枚。该戳直径  相似文献   

15.
笔者收到贵州遵义一位朋友寄来的两个“遵义会议会址”普邮资封。图一是该邮资封首发日实寄封,邮资图由收寄局——遵义会议会址邮政支局邮政日戳盖销,封的空白处加盖了同日的“遵义会议会址”风景日戳和“遵义会议会址普资封首发纪念”之纪念邮戳(按国家邮政局公布的资料,该封发行日期为2002年10月10日,而戳上日期为2002年12月8日,并称“首发”,应是当地首日发售的日期),左下方还加印了遵义会议会址的美术图案,将邮资图、邮政日戳、风景日戳、纪念邮戳和美术  相似文献   

16.
图示为一枚由北京东区邮电局商函制作中心“101信箱”制作的商函封,是中国移动通信用来向客户邮寄话费清单的,于2005年9月18日从北京东四邮电局寄出,右上角销红色“京A(524)”邮资机戳,背面盏次日“北京颐和园(投)”3号投递日戳。  相似文献   

17.
三、香港风景邮戳(风景日戳,当地称为“图案邮戳”或“图案集邮日戳”) 香港邮政的八处集邮局(含邮政总局)沿袭以往使用的风景邮戳。10月1日为国庆日公众假期,按以往惯例邮政总局及各分局皆应暂停服务,然而此日却破例首次试验安排了山顶、赤柱两邮局及一辆流动邮车为游客及市民服务。附图28为10月1日山顶邮政局风景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我国风景日戳的设计和研究集水平,本刊举办2004年度全国十佳风景日动,具体方法如下:一、候选风景日戳为全国各地邮政在2004年内启用的风景日戳,先请苏州风景戳研究会协助组织会员评选,选出30种入围风景日戳,在此刊出戳图及编号。二、参加评选的读者请在30种入围风景日戳中,选出最佳的10种(多选无效),在表格(可复制)中写上编号,于6月10日前寄《上海集邮》编辑部。三、以10种得票最多的风景日戳为“十佳”,在第7期公布。除由本刊及苏州风景戳研究会向十佳风景日戳设计者颁发证书外,再从全部选中的投票中抽取一等奖1名、二等奖10名、三…  相似文献   

19.
继2002年10月9日启用45枚风景日戳之后,于2002年11月8日北京又启用36枚风景日戳,(尚有2枚戳未到位),二批系列戳达71枚。此次风景日戳名称、使用地点(所属邮局)分别是:  相似文献   

20.
8月16日,邮电部邮政总局在上海邮电通信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召开新型日戳试用推广会。该公司生产的首批YSG03新型邮政日戳,经验收合格后从8月下旬起分批投入使用。 新型日戳仍为圆型实线,戳径25mm和30mm两种,但结构已完全改变。日戳更换字钉部位采用拨轮式,简单方便,可以避免错换字钉的现象发生。手柄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