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魏特 《全国新书目》2008,(18):16-17
康熙年间,那些"老老外"们来华,他们以其特殊的身份,走进了神秘的紫禁城,他们教皇帝西方的科学文化知识,用西药为皇帝治病……他们时时进入康熙皇帝内廷,和皇帝形成了亦师亦友的关系。他们在日常的书信、日记、给自己国家皇帝的奏折中记下了康熙皇帝的种种大事小事。《老老外眼中的康熙大帝》为我们全面了解真实鲜活的康熙大帝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本文摘自该书。  相似文献   

2.
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间,康熙皇帝患了疟疾,服用各种药物均无效,病情日益严重,此时法人洪若翰等向康熙帝进献了金鸡纳(即金鸡纳霜)药,很快被治愈.  相似文献   

3.
三 康熙皇帝对西洋传教士的态度 康熙皇帝是清入关鼎定中原后的第二代皇帝.他8岁登极,在位61年,在中国历史上算得上一位非常杰出的帝王.他在勤奋治国、日理万机之余,在与西洋传教士的交往当中,很有自己的见地,处理事情很有分寸,不失一国君主的尊严,很受西洋传教士的尊崇.  相似文献   

4.
康熙皇帝是中国历史上颇有作为的封建帝王之一,他统治的年代,号称太平盛世.据档案和文献资料记载,康熙南巡是确有其事的,但说他微服私访,纯属子虚乌有.  相似文献   

5.
刘研 《兰台世界》1998,(12):38-40
作为清代的康熙皇帝,同历代君王一样,是非常惜命的,不仅有专门的御医为其保健,而且有众多的名贵药品供他服用,世人也非常珍爱皇帝的玉体.各地及其亲信、臣僚都把最能养身之物恭上,以保皇帝能万寿无疆.  相似文献   

6.
清朝的康熙皇帝,在中国历朝历代皇帝之中,应该算是极为出色的一位,这位皇帝不仅文功武略兼备,而且勤政爱民,是一位深得臣民信服的好皇帝.此处只说一件小事,事情发生在康熙五十五年.  相似文献   

7.
历朝历代的封建皇帝鲜有不迷信的,有的甚至神魂颠倒,走火入魔.但清朝的康熙皇帝是一个例外,在位六十一年,从不迷信.他一生崇尚的原则是,以实心行实政,不受各种神话邪说以及赞颂吹捧的蛊惑.  相似文献   

8.
康熙创制     
<正>清代皇帝巡幸盛京回乡祭祖意起清世祖福临,虽筹划数次但终未遂行成为遗憾。康熙皇帝于康熙十年(1671),第一次巡幸盛京,开启清帝东巡之始,之后又分别于康熙二十一年、三十七年两次回归故里,创立了清帝东巡定制及各项活动仪轨,后嗣皇帝遵循并发扬光大。根据辽宁省档案馆所藏《大清圣祖仁皇帝实录》及"盛京内务府文书档案"记载,我们还原康熙皇帝东巡创制过程。康熙九年九月初二日,玄烨颁谕礼部明志东巡缘由,不替父亲完成东巡祭祖夙愿寝食难安:"太祖高皇帝创建鸿图,肇兴景  相似文献   

9.
《兰台内外》2010,(4):50-51
看过电视剧《康熙微服私访记》的观众,很可能会产生疑问:历史上的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果真如此吗?事实上,康熙皇帝作为专制君主,是不可能深入民间接近群众的,他的微服私访故事于史无证,不过属于后世的戏说而已。  相似文献   

10.
康熙与臣僚     
刘研 《兰台世界》1998,(3):43-45
在1998年的春节假期,我仔细地看了看<康熙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一册和第二册,从中知道康熙皇帝治理朝政的许多事情.在看各折和康熙皇帝对有关奏折所作的朱批中,感到康熙皇帝与朝庭官员、州府要员、封疆督抚总兵有着特殊的关系,有的就是康熙的亲信,有的是康熙的鹰犬爪牙,有的是康熙的追随者、亡命徒.  相似文献   

11.
春 节期间 ,电视台正在一天数集地重播连续剧《康熙王朝》。我看了几集就不想看了 :康熙皇帝要封一个知县的太太为“一品诰命夫人” ,清代的知县仅为正七品 ;康熙的祖母皇太后口口声声自称“孝庄太后” ,“孝庄”系太后死后的谥号 ,怎么在生时就能预知 ?还有一位知县王大人 ,在皇帝接见时因为要保持恭敬严肃的态度 ,憋尿三个小时 ,忍无可忍 ,总算获得皇上的恩准而在宫殿角落方便 ,不料因憋的时间过长而昏厥。……平心而论 ,《康熙王朝》在同类连续剧中 ,拍得还算比较严肃的。近年来 ,清代剧的拍摄可谓不少 ,如那轰动一时的《还珠格格》、《…  相似文献   

12.
刘研 《兰台世界》1998,(8):40-41
在阅览<康熙朝汉文奏折朱批汇编>(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时,突出地感到,在当时的清朝,包括康熙皇帝在内整天的忙着所谓内政、外交、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事务,群臣们也跟着皇帝年复一年的转着、忙碌着.  相似文献   

13.
清世宗胤禛(1678-1735),满族,爱新觉罗氏,清圣祖玄烨第四子.他是清入关后的第三代皇帝,年号雍正,是中国历史上比较有作为的皇帝.从康熙中叶到乾隆中叶,是中国封建社会相对稳定时期,被史家称之谓"康乾盛世",雍正皇帝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他即位以后,在政治上采取了多种措施以巩固自己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康熙皇帝玄烨(1654——1722年),8岁登极,14岁亲政,69岁去世,在位近62年,是我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他执政期间,制定并推行了一系列有利于社会经济文化恢复和发展的政策,基本上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大业。有关康熙帝的成败功过,历史学家及文学作品已有大量论述和描写,本文仅就康熙帝对清代佛教发展所起的作用及所采取的政策作粗浅的论述。  相似文献   

15.
康熙是清朝最有作为的皇帝,他除敖拜,平三藩,统一台湾,亲征噶尔丹,充分显示了他的雄才大略并在中国历史上开一代盛世。而他的孝道同样也为人赞颂:“像(康熙)皇帝那样最出色、最典型的孝道,甚至在中国历史上也是空前的。”这是法国传教士白晋在写与法国路易十四的信中所说。《康熙起居注》中也有这样一段评述:“我皇上至德纯孝,奉事太皇太后三十余年,极四海九洲之养,尽一日三朝之礼,无一时不尽敬,无一事不竭诚。居则视膳于寝门,出则亲扶于雕辇。万机稍暇,则修温清之仪;千里时巡,恒驰络绎之使。此皇上事太皇太后于平日,诚自古帝王之未有也。”…  相似文献   

16.
康熙与档案     
清代皇帝康熙在位六十一年,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很有作为的统治者.在康熙统治期间,利用档案、图书资料来编辑出版的书籍很多,如<明史>(延续到雍正年间完成)和地方史志的纂修相继告成.  相似文献   

17.
康熙末年,夺嫡和党争日益激烈.康熙帝秘密赋予负责京城治安的九门提督"风闻言事"和密折奏事之权,替皇帝探听在京的皇子宗室及各部官吏的隐私,另替皇帝秘密调查"风闻"事件的真实性.此段往事掩藏于满文奏折档案中,鲜为人知.在康熙末年政局暗藏危机的环境下,康熙帝通过九门提督的"风闻言事",加强了对京城政局的掌控.  相似文献   

18.
康熙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在战争和谈判的交替过程中运用力量和智慧为收复台湾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最后郑氏集团在清政府强大的军事压力下接受康熙的招抚谕旨,率台归清。  相似文献   

19.
刘研 《兰台世界》1998,(6):42-44
纵观历史,许多朝代的皇帝都是有教养的,其中的习文练字都是有专门人员进行指导修练的,因而大都文气亨通,而且能写出一手好字来.康熙皇帝正是这样练就了一手好字,精通文体.他自己在这方面有造诣,对属下就有高要求,对于高手的妙文爱不释手,对于不合文体、章法的一再指责.这些情况在《康熙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有较充分的体现.现仅就看到的一部分,略谈康熙皇帝重文才喜笔墨的一些情况.  相似文献   

20.
吕新民 《档案天地》2013,(10):28-30
时光前推至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北京城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店铺林立,坐摊行商,叫卖不止,国泰民安,各乐其业,呈现出一派康熙盛世的繁荣景象。此时,全国各地的举子齐聚北京,准备征战他们十年寒窗后期盼已久的"金榜题名"人生幸事的圆梦之旅,即参加康熙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在才子的选拔上,康熙皇帝"不拘一格降人才"。他不仅考察才子们的策问,还别出心裁地让学子们对对联。殿试中,康熙皇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