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要求我们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是一个伟大的、崭新的、深刻的转变。新闻工作面临一个重大课题,必须审时度势,适机应变,把握新的挑战和机遇,不断深化新闻改革。对于产业报来说,这个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尤为迫切。对在经济体制的转变中,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中的产业结构,肯定会“伤筋动骨”。那么赖以生存的产业报。不深化自身  相似文献   

2.
产业报是我国新闻战线上的一支新生力量,这支队伍对推动本产业系统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天,为使产业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我以为关键是要树立“大服务”观念,从根本上说,就是为本系统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多层次多角度服务。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产业报适应主办部门工作需要,形成了一定报道模式。其突出特点是:微观新闻报道较多,宏观综合性报道较少;生产环节报道较多,流通领域报道较少;上级的指令、决定报道较多,经济发展中深层次问题报道较少等。不难看出,这种适应计划经济体制需要形成的报道模式,与今天建立市场经济新体制的要求相距甚远。  相似文献   

3.
产业报是我国新闻战线上的一支新生力量,这支队伍对推动本产业系统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天,为使产业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我以为关键是要树立“大服务”观念,从根本上说,就是为本系统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多层次多角度服务。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产业报适应主办部门工作需要,形成了一定报道模式。其突出特点是:微观新闻报道较多,宏观综合性报道较少;生产环节报道较多,流通领域报道较少;上级的指令、决定报道较多,经济发展中深层次问题报道较少等。不难  相似文献   

4.
经济类报纸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首都产业报界1月12日举办了“市场经济与经济新闻报道研讨会”,40多家产业报的总编辑、副总编辑围绕这个热门话题进行了讨论。会上,大家探讨了在发展市场经济的形势下,产业报指导思想有何变化,编采人员应转变哪些观念,新闻采访、写作和版面设置有什么新要求,产业报新闻报道如何转向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等问题。人民铁道报、机电日报、消费时报、中国建材报、中国电子报、中国经营报的老总们在发言中认为,产业报面临  相似文献   

5.
经济类报纸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首都产业报界1月12日举办了“市场经济与经济新闻报道研讨会”,40多家产业报的总编辑、副总编辑围绕这个热门话题进行了讨论。会上,大家探讨了在发展市场经济的形势下,产业报指导思想有何变化,编采人员应转变哪些观念,新闻采访、写作和版面设置有什么新要求,产业报新闻报道如何转向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等问题。人民铁道报、机电日报、消费时报、中国建材报、中国电子报、中国经营报的老总们在发言中认为,产业报面临  相似文献   

6.
在新形势下,企业走向市场,企业报如何办?这已成为企业有关领导和企业报从业人员的热门话题。根据近几年的办报实践和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解,我们认为企业报发展的趋势也必将伴随着企业走向市场。实践告诉我们,企业报走向市场天地宽。企业报作为国有大中型企业整体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不论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还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都具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报是企业的喉舌,它的功能主要是为了沟通情况、引导舆论、指导工作。计划经济决定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四大,在总结14年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明确地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换,涉及到我国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许多领域,需要有一系列相应的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企业在这项重大改革中处于前沿地位,毫无疑问是要积极加快变革的。企业报作为企业的报纸,理所当然也要坚决地为企业的这种变革更好地服务。企业报如何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已成为推动新闻改革的  相似文献   

8.
受计划经济影响较深的产业报,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不久前国务院49家产业报总编辑在京举行了研讨会。与会的产业报老总们认为,近年来产业报发展很快,但在赢得读者、进一步为经济建设服务上还有许  相似文献   

9.
企业报要为企业深化改革服务李德生当前,我国正处在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换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时期。客观形势的发展,给企业报提出了艰巨的任务和新的课题——企业报要为企业深化改革、转换机制、走向市场服务。-、促进职工思想观念的转变,是企业报责...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四大,在总结14年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明确地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换,涉及到我国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许多领域,需要有一系列相应的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企业在这项重大改革中处于前沿地位,毫无疑问是要积极加快变革的。企业报作为企业的报纸,理所当然也要坚决地为企业的这种变革更好地服务。企业报如何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已成为推动新闻改革的重大主题。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四大确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理论上的重大突破,无疑将对我国各行各业今后的发展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产业报作为经济类型的报纸,将不可避免地在这一改革进程中,受到来自政府职能的转变、企业机制的转换、读者注意力的转移、报业管理的转轨等方面的冲击和挑战。一、政府职能的转变将使产业报的地位发生改变产业报现有60多家,它们中绝大多数是由国务院有关职能部、委、局(其中包括一些行政性公司)主  相似文献   

12.
视野     
《视听界》1992,(6)
在向市场经济转变中新闻工作如何“转”目前我国经济正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中,新闻界怎么办?10.19《新闻出版报》刊登范敬宜题为《新闻工作要跟上时代的潮流》的谈话录提出,要有一个较大的转变。他认为,过  相似文献   

13.
体制转换提出的新课题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历史性的转折,它带动了社会各行各业,包括政府机关、经济实体、社会产业的观念、机制、行为的转变,因此,党委机关报面临的新课题是: 首先,新的经济体制给报纸的任务、作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报纸是计划经济通过新闻手段的反映”。现在,我们正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我们的报纸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通过新闻手段的反映。所以,报纸所反映的应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个什么样子,它要求报纸怎样对它进行反映,如何为它服务。其次,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方式和政府职能的变化,对我们报纸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党报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宣传党的主张,传达政府的意图,是党报的一  相似文献   

14.
企业报作为国有大中型企业整体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报的功能主要是为了沟通情况、引导舆论、指导工作,向职工进行形势任务教育。报纸的功能单一。企业报局限在本企业内,办报人员思路狭窄,内容上简单化、简报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企业逐步走向市场,作为企业宣传舆论阵地的企业报也必须得进入市场,从而带来企业报发展的生机。由此,我们提出了:“立足莱钢、辐射周边、服务基层、争创一流”的办报方针。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重要时刻。在这转变过程中,当然要大力提倡、鼓励和促进市场竞争。那么,“新闻要适应市场经济新体制,是否可以搞‘新闻商品化’,进行新闻自由竞争呢?”前些时候,有位朋友向我提起了这个  相似文献   

16.
深化期刊出版业改革的整体构想高江波一、深化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又一次伟大革命”,必将对整个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新闻及其载体将发生怎样的变化?近年来的短暂实践已显露端倪:报业被推向市场,版面纷纷扩展,广告大大“越位”……新闻界呈现斑斓多彩、空前活跃的经营与竞争势态。然而,在这场新闻改革深化的进程中,拥有庞大阵容的企业报群终因性质、功能、依附主体诸因素差异,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理论的一次重大突破。实现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必将对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发生深刻的影响。面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艰巨任务,新闻工作也必须有一个大的转变,要跳出在计划经济体制轨道上运行惯  相似文献   

19.
从80年代中期起,我国新闻队伍里又多了一个“新兵种”——产业报。它们的背后是堪称国民经济命脉与支柱的行业,比如铁路、交通、煤炭、石油、纺织、汽车、邮电、金融等等。因此,这些专业报纸的出现,也就构成了我国新闻界的“全方位”。目前,产业报中除少数几家步入中年以外,大多数都刚刚度过5岁生日。它们成长的境况如何?前景又是怎样?中国产业报协会副会长、中国煤炭报副总编辑孙惠卿认为,首先,产业报的发展过程有令人欣喜的一面。产业报实际也是专业报,只是为了更精确起见,才用这个名称。因为在经济学上习惯于将物质生产和流通部门看作是“产业”。全国现有的42家产业报,从创刊以来,就确定了一个宗旨:立足本行业,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四大确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理论上的重大突破,无疑将对我国各行各业今后的发展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产业报作为经济类型的报纸,将不可避免地在这一改革进程中,受到来自政府职能的转变、企业机制的转换、读者注意力的转移、报业管理的转轨等方面的冲击和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