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5 毫秒
1.
文章分析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其成因,论述了学校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以及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并提出了一些利用体育促进心理健康的方法和途径。认为学校体育能有效的调节学生心理矛盾,增进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体育对大学生自我概念发展的作用,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改善心理健康水平的作用机制,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新思路,文章采用"大学生自我概念问卷"及"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 L-90)",对1263名体育院校的体育教育、运动训练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了测量、统计与分析;结果:体育教育、运动训练专业学生自我概念高于非体育专业学生,高自我概念水平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好,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呈正相关关系;结论:体育对大学生自我概念发展有积极影响;个体自我概念水平能较好预测其心理健康状况;大学生加强体育运动能促进自我概念发展,改善心理健康水平;加强体育运动改善自我概念是大学生心理干预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论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育运动不仅能锻炼身体 ,而且能促进心理健康。通过对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各种心理疾病进行分析 ,运用体育调节与治疗心理疾病的原理和手段 ,提出利用体育运动促进和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调节和治疗心理疾病的方法和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不同体育教育模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本文采用测量法、数理统计法等,对全国部分高校的1263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非体育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出现了心理耗竭现象。大学二年级男生心理健康水平较低。研究显示,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育教育模式应增加体育课时,丰富参与形式,尤其针对大学二年级男学生。体育教育专业体育教育模式应优化课程设置,着重解决术科课程过于集中问题。大学辅导员应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多种多样的活动,合理安排心理辅导,以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大学生心理发展。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不同体育教育模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本文采用测量法、数理统计法等,对全国部分高校的1263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非体育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出现了心理耗竭现象。大学二年级男生心理健康水平较低。研究显示,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育教育模式应增加体育课时,丰富参与形式,尤其针对大学二年级男学生。体育教育专业体育教育模式应优化课程设置,着重解决术科课程过于集中问题。大学辅导员应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多种多样的活动,合理安排心理辅导,以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大学生心理发展。  相似文献   

6.
李雅丽 《考试周刊》2014,(41):100-100
学校体育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和自觉锻炼的习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调节学生的心理状态,扫除其心理障碍。本文针对大学生运动心理障碍的成因进行分析,针对其不同表现形式,提出扫除大学生运动心理障碍的不同手段和方法,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体育与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心理教育具有重要影响,有针对性地运用有氧体育运动能提高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南华大学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自觉性、坚韧性、果断性及忍耐性较差。通过体育与健康教育干预后,发现南华大学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由于人的心理是一个不稳定的因素,具有多变性特点,其提高只能说明是近一段时间的心理水平,而不能代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心理健康水平。要想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得到彻底改善,就必须建立长效的干预机制和更加完善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是对我国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客观的叙述,表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体育教育中的重要性,以及这两者之间的各种关系和影响程度。并且作者认为在对大学生进行体育教学的时候,还应该对学生的各种心理情绪加以了解并且对不良好的心理活动加以改善,从而促进建立大学生的健康心理环境。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以及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的分析,从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出发,提出了解决心理问题的措施: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参加体育锻炼促进心理健康,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实施心理承受能力训练,关爱体育锻炼弱势学生,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体育计划.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才能承受与调节激烈的学习压力与就业压力,才能真正融入社会。文章通过运用问卷调查法和社会测量法收集数据发现:大学生体育人群和非体育人群在个性和心理方面有着不同的特点,大学生心理健康在体育教学中的结合是集体适应。  相似文献   

11.
该文运用问卷调查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为主的健身气功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健身气功能够改善大学生心肺功能,使学生不良心理在课堂上得到有效宣泄,促进心理健康,提高学生运动自信,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技能基础,是非常适合在高校开展的一门课程.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在校二年级大学生实施以身体锻炼为手段,有意识、系统地进行心理辅导的体育教学实验研究,分析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探索干预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并提出了指导学生进行科学锻炼的意见及建议,以便更好地利用体育手段较大程度地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3.
体育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有:改善环境应激问题;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及人格;改善大学生情绪问题;改善挫折心理;改善大学生自我意识.  相似文献   

14.
体育运动不仅能够强身健体,还能有效地调节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高校体育教学和校园体育文化的开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5.
“健康不仅是指身体没有疾病,而且心理上的完好状态。”浅析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诱因,结合体育教学的特点,探讨体育教学对缓解和调节学生的心理压力的措施,加强学生心理教育,培养身心健康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发展,节奏快、效率高、竞争强的时代对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产生一定的影响。体育运动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主要在(1)情绪;(2)智力;(3)人格;(4)意志品质和心理适应。体育运动可使学生增强自信、心理耐挫力和自制力。它可消除疲劳,有效地调节人的情绪、意志,体育教师应努力掌握有关知识,通过体育活动,自觉地、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造就出心理健康,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人才。  相似文献   

17.
李兵 《大学时代》2006,(10):49-51
运用文献研究法,通过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课外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关系,揭示了课外体育活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不仅有利于大学生体质的健康发展,而且也保证了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问题呈增多的趋势,直接影响到大学生成才和学校稳定,为了了解我院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院心理健康教研室对2001级部分学生进行了一次心理测量,有48.6%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其余的学生或多或少地存在一定的心理困惑。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旨在了解专业与非专业心理学习对心理健康影响的差异。研究采用非概率抽样法,运用SCL-90量表进行调研。调查结果显示:广中医非医学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常模;心理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高于非心理专业学生;男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女大学生。得出的结论是专业心理学习对于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起到根本性作用,而学习简单心理知识仅能辅助改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20.
发挥高校体育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显示,20.23%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的心理障碍,因心理问题导致人格出现偏差乃至引发犯罪的事例正呈上升趋势。如何真正解决好大学生们的心理问题、造就大学生健康向上的心理环境,已经成为我国高校的重要课题。体育可以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其独特功能。一高校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作用1、为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健康的心理有赖于健康的身体,尤其是正常发育的神经系统和大脑。体育运动可以促使学生身体健康发展,为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2、提高认知能力。坚持参加体育活动,可以改善一个人的智力和提高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