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United States-based companies continue to dominate the global market in packaged software. Although many have predicted this U.S. dominance will wane, particularly as a result of competitive threats from Japan, and more recently from low-wage, developing nations, erosion has yet to be significant. The United States benefits from nine factors that sustain its advantage in this industry: skilled labor, favorable capital conditions, sophisticated customers, close association with hardware vendors, a competitive marketplace, geographic concentrations, first-mover advantage, a stro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regime, and English as the software lingua franca. Industry-specific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vis-a-vis Europe, Japan, and other nations are also discussed. In addition to these nine better known U.S. competitive advantages, two culturally linked assertions are presented that have received scant attention vis-a-vis competitive analysis. First, the industrial evolution of software development is at an immature stage-still a cottage industry practiced by craftsmen in a cultural milieu of artisans-and thus does not track other global high-technology trends. Second, packaged software is part of the copyright industry (e.g., film and music) in which United States-based firms have a sustained advantage. While manufacturing capabilities are significant for technology industries, culturally related factors, such as creativity, are more important for copyright industries. The U.S. ''culture of software,'' which helps explain U.S. hegemony, is introduced and discussed. The three elements of this culture are the culture of individuals as manifested by the individualistic computer hacker; the entrepreneurial culture and its risk-taking ethos; and the software development culture with its embrace of ad hoc,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as opposed to routinized, production-driven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2.
强化制造业竞争优势,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关键。文章综合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竞争指数和价格指数等指标,深入分析 2005—2020年主要国家制造业竞争优势演变态势及其主要来源。研究发现,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始终保持强大的国际竞争优势,部分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国际竞争优势不断强化;德国、日本、美国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始终保持较强的国际竞争优势,但部分产业竞争优势出现下降趋势;中国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等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国际竞争优势主要来源于产品价格优势,德国、日本、美国主要来源于产品技术优势。文章提出 4点政策建议,包括:推动以提高产业基础能力为核心的技术创新;提升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现代化水平;加快推进制造业数字化、绿色化、服务化转型;着力提升制造业国际合作和跨国经营水平。  相似文献   

3.
版权保护对我国版权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我国2016年的相关数据,构建指标体系,测算出版权保护强度这一版权保护的关键因素,并结合外商投资、城镇单位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就业人数、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固定资产投资、每十万人口各级学校平均在校学生数共五个因素来分析版权保护对版权产业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版权保护强度、外商投资以及城镇单位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就业人数对版权产业发展具有不同程度的正向影响,其他两个因素则不显著,并据此相应地提出促进我国版权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基于钻石模型的国际软件产业模式比较及其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银厂 《软科学》2010,24(4):15-19
以波特"钻石"模型理论为基础,从影响软件产业集群发展的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与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结构以及竞争、政府等驱动因素,分析并比较美国、印度、日本等主要国家软件产业竞争优势及发展模式。结合中国国情,提出针对我国软件产业发展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基于S曲线对中国、美国、日本、韩国等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发展阶段进行了分析,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日本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目前处于成熟阶段,尤其是以日本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早在2000年前便已进入成长阶段。依据S曲线发展的萌芽期、成长期、成熟期将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发展阶段分为“要素-结构-功能-成本”四个阶段并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各个阶段提出了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金融、中介、国外等的多主体协同创新战略,以期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及其它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阶段提供发展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版权产业成为促进国家经济增长的新的生产力,版权保护问题日益凸显。从版权产业的概念和分类入手,阐述版权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联系与区别,指出版权保护是版权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对于新兴版权产业的发展更为重要。针对我国版权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我国版权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郭壬癸  乔永忠 《科学学研究》2019,37(6):1013-1021
研究版权保护强度与软件产业发展的关系问题,对发展我国软件产业十分重要。以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为工具,通过测量版权保护强度为前提,基于我国2000-2015年软件产业相关数据,分析版权保护强度与软件产业发展的关系。结果显示,2000-2015年期间,在不考虑其他影响因素下,版权保护强度与软件产业发展正相关,且相关性较显著;但是在综合考量版权保护强度、固定资产投资、正版软件收入额、软件产业就业人数、软件产业出口额、网络普及率及盗版软件数量等因素下,版权保护强度与软件产业发展负相关,且相关性较显著,固定资产投资与正版软件收入额与软件产业发展显著正相关,其他因素与软件产业发展无显著相关性。因此,不可一味追求高版权保护强度,而应当“因地制宜”加强版权保护,并结合提高固定资产投资和公民正版软件消费意识,方能有助于促进软件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8.
论中药产业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跨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庆 《软科学》2007,21(3):98-101
从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两个概念着手,阐述了我国中药产业的比较优势基础,分析了影响我国中药产业竞争优势发挥的要素条件、市场需求条件、相关产业与支持产业活力、企业策略与竞争对手这四个基本因素,以及政府行为、机会变数这两个辅助因素,提出了我国中药产业转变思路,坚定不移地树立中药产业知识产权优势发展战略,加快实施全世界范围内的中药目标营销战略,加快形成产业规模大、国际化程度高的现代中药产业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发达国家重振制造业的战略性举措给中国产业发展带来严峻的外部挑战。因此,在全球经济深度调整期积极推进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时,有必要深入分析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现状和演变态势。文章通过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un Comtrade Database),综合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竞争指数和价格指数指标,对2000—2015年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演变态势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在国际分工格局中劳动与资源密集型产业竞争力较强,但部分劳动与资源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不断降低;部分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竞争力不断上升,但其仍处于全球价值链中附加值较低环节。文章提出了4条政策建议:(1)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新竞争优势;(2)坚持创新驱动,提升产业创新能力;(3)积极参与全球治理,营造良好外部环境;(4)健全产业创新生态体系。  相似文献   

10.
This study empirically investigates the impact of foreign country factors like market size, technological strength of industries, an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E) capability on the conduct of U.S. overseas R&D during the 1991-2002 period. We find that overseas markets primarily predict the entry of U.S. R&D, while the S&E capability of nations is strongly correlated with the post-entry intensity of U.S. foreign subsidiaries’ innovative activity. We also find important inter-industry differences: U.S. electrical, electronics, computer, and telecommunication industries are strongly drawn towards overseas S&E capacity; industries including Machinery, Automobiles, and Transport equipment are primarily attracted by the technological strength of foreign industry; U.S. R&D in Chemicals mostly follows overseas markets. We discuss the implications of our results to the global organization of innovative activity and innovation policy.  相似文献   

11.
为了促进对西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根据投资环境研究总是要落实到特定区域的特定产业上这一基本特点,深入分析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环境的特殊要求,结合发展现状探讨了西部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环境优势及其存在问题,提出了西部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环境优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美日制造业竞争优势易手的原因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日20世纪70年代以来制造业中竞争力优势的易手,原因在于在世界产业分布格局调整和技术革命背景下经济结构高级化过程中,两国企业采取了不同的竞争战略。企业制度创新、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新兴行业产品的商品化和产业化成为夺取制造业竞争力优势的重要手段。对制造业正在崛起的中国来说,应该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竞争。  相似文献   

13.
王兰兰 《大众科技》2012,(2):30-31,29
针对目前对日软件外包在中国的软件行业迅速发展所取得的成果,借鉴国外软件行业优秀的测试管理方法,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应用在国内软件项目的开发中。优秀的测试管理方法将规范项目的文档流程,提高开发的编码效率,保障了开发的进度和软件质量的品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温州地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的地理区位、产业集聚及创新的相关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一个基于经济地理分析的计量模型,研究结论如下:第一,产业的地理集中和产业集聚是一个动态过程,某一地区的区位竞争优势促成了产业的地理集中和产业集聚,反过来,产业的地理集中和产业集聚又巩固和增强了这个地区的竞争优势;第二,产业的地理集中与产业集聚呈现出较强的正相关性,它们可能强化创新,但创新受这两者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5.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电子通信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成功地运用该指标体系对我国、美国、新加坡、日本等9个国家电子通信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现实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的结果表明:第一,我国电子通信产业国际竞争力较强,总量位居全球第五,但是和美国、韩国、日本这3个国家相比,、则相对处于比较弱势的地位;第二,我国电子通信产业的生产要素、国内需求、生产能力方面具有相对竞争优势,尤其生产能力有望超越美国;第三,我国电子通信产业跟美国、韩国、日本等国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产业环境和产业生产效率这两个方面,即它们制约我国电子通信产业国际竞争力提高的两大"瓶颈"。最后,本文提出了提高我国电子通信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增长的战略产业,但是当前我国文化产业仍然面临创新力不足的问题。推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应当充分辨析版权制度和政府资助两项政策工具的价值目标和功能缺陷,结合市场特征和产业现状选择合适的机制。适应当前文化产业格局和数字技术发展,本文建议加大版权保护,完善政府资助,理顺政府资助引导与版权市场运作的文化产业创新驱动模式。  相似文献   

17.
我国高技术产业分布、区域创新及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技术产业已经成为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水平不但决定着国家的国际竞争力,而且决定着一个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分工地位,对国家的创新能力也有重要的影响。从总体和行业视角分析了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区域分布及其与区域创新能力的相互联系。研究表明,高技术产业和区域创新能力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且二者之间有较强的相关性,区域创新能力对高技术产业分布具有较强的规模效应。  相似文献   

18.
钟赛香  谷树忠 《资源科学》2009,31(12):2172-2182
在国家、省域及案例地区等区域尺度上,通过计量经济模型,利用SPSS15.0软件测算了各主体收入变化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对比分析了经济发展程度和资源富集程度不同的区域其产业结构对主体收入的影响差异,以探寻欠发达资源富集区产业结构演进与主体收入间相互作用规律,以及不同发展阶段的结构演进目标取向差异。通过比较分析得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间产业结构演进与主体收入水平差异显著;欠发达资源富集省域与沿海经济发达省域产业结构差异显著;案例区(贵州省毕节地区)产业结构演进中目标取向及结构效应呈阶段性特征,且经济发展已到转型临界点。  相似文献   

19.
中医药业是带有我国显著民族特色的传统产业之一,同时也是占据独特国际优势的产业,但是近年来发达国家不断加大中医药研究力度的背景下,严重削弱了我国中医药产业的市场竞争优势。文章认为技术创新是改善中医药业发展格局,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在阐述我国中医药业创新发展现状基础上,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尝试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  相似文献   

20.
郭斌 《科学学研究》2004,22(2):157-163
通过对美国、印度、日本、以色列、爱尔兰、中国软件产业的比较性分析,结合对杭州软件产业的实证分析,对我国软件产业发展面临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我国软件产业目前存在着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产出率偏低的问题,因此在推进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政策指向就是在推动本国软件产业集群式发展的同时,积极扶持规模化的本土领先软件企业,以充分利用软件产业规模所带来的经济利益。与此同时,可以也必须采取本国市场与出口导向并重的产业发展策略。在此过程中,不能将制造业的产业政策经验简单地直接应用于软件产业发展上,而需要依据软件产业发展的自身特点来有针对性地实施相关的产业扶持和引导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