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中央政府执行统一的土地、环保法律,不只是为了维护全国性法律的权威,而是为了更好地让民众维护自己的权利和利益。也就是说,当民众的权利遭到侵犯,尤其是遭到地方政府侵犯,因而在地方的行政、司法机构无法得到救济的时候,中央政府的执法机构能够向民众提供及时而有效的救济[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主持人的话:在一些维权现场,常常可以看到媒体人的身彩,“维权找记者”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共识。然而,媒体人在工作中也时帯面临权益被侵書的情况,在一些劳资纠纷出现时,他们或在单位内部抗争,或与前东家对萍公堂,或选择,誉气呑声。媒体人经历了哪些维权困境?在进行权益维护时,又癸陟范哪些风险?请看本期茶座嘉宾的讨论。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在校作为兼职劳动者,毕业后成为社会劳动者,其劳动权利受到种种侵害而不知如何维权是其劳动权利意识缺失的表现,本文从阐述劳动权利意识的概念和主要内容,大学生劳动权利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培养大学生劳动权利意识的具体建议等三个方面对大学生劳动权利意识的培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与图书馆合理利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从知识产权制度所具有的私权与公权背离的特性出发,指出信息网络传播权必须受到限制,并指出这种限制应遵循公共利益优先、代际伦理和法定许可三大原则。认为公益性的数字图书馆是基于维护公共利益的网络传播行为因而具有正当性,而对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过度保护,必然损害公共利益。根据利益平衡原则,提出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应该尊重数字图书馆的合理使用权利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关于读者权利的几个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祝朝安  沈琳  王红 《河北科技图苑》2006,19(2):58-60,20
正确认识读者权利,切实维护读者权利,关键要处理好五大关系,即读者权利和图书馆权利的关系、读者权利和读者义务的关系、读者自由权与社会制约因素的关系、读者平等权与图书馆个性服务的关系、依法维权与以德维权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新民权行动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民权行动是脆弱的,还充满了随机性。但哪怕只维护了一个公民的权利,也是一件具有崇高价值的事业 ●新民权行动改变着中国的政治生态。它试图更加理性地在权利与权力之间寻求一种妥协,它正在教人们习得政治的技艺 ●建立一种维护宪法尊严的制度的呼声,随着新民权行动,将有力地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7.
北京冬日的寒风里,回龙观社区那块牵扯到6000余户居民利益的绿地,一如过去三年那样搁置着——这是他们三个月维权的最大收获。业主聂海亮说,社区不单是物质化生活的载体,也应该在政府民主体系里写一笔。  相似文献   

8.
出版发行中的利益既体现为相关主体的权利,也表现为一定主体的义务,同时还有部分主体的权力。有效地调节利益关系应当贯彻公共利益至上的原则、公平原则、平等原则和权利禁止滥用原则。  相似文献   

9.
贵州省高官的言论和行动已经显示了政治勇气,接下来的问题乃是一项更大的挑战:如何让民众在权利、利益遭到侵害的时候找到及时而有效的帮助和支援  相似文献   

10.
黄思洁  赵阳 《大观周刊》2010,(48):173-173,134
"法感怜"是人们普遍存在的一种心态,是人们在自己的应得利益受到侵害之后内心所本能反应的应该为保护自己的利益,保护自己的人格尊严而斗争的一种心态.这种心态和由此而产生的行为.应该出于人的本能反应.虽然说法是社会发展所产生的用来调整各种不同社会关系的产物,但是法感情却更多强调故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种特殊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1.
关于公共广播电视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公共广播电视的研究,是近年来学界关注的一个热点.原因在于,随着我国传媒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化的弊端日益凸现,人们逐渐认识到:市场并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当传媒业在不断地追逐商业利益时,公共利益往往被忽视甚至被侵害.传媒在追求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如何才能维护好公共利益?这是困扰传媒业进一步发展的大问题,也是学界苦苦思考的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知情权和隐私权在公、私法领域中冲突形式及原因的探讨,指出二者可以在立法明确设置义务或限制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国家利益与公共利益优先原则和容忍合理损害与权利交易原则来实现权利平衡.  相似文献   

13.
1概念界定与问题提出 探讨高校读者权利,必须理清3个范围递减的核心概念:“权利”,“读者权利”和“高校读者权利”。1.1权利“权利”一词在古代汉语里早就出现了,但大都是消极的或贬义的。如“接之于声色、权利、忿怒、患险而观其能无离守也”,“或尚仁义,或务权利”。19世纪中期,当美国学者丁韪良(W.A.P.Martin)和他的中国助手们把维顿(Wheaton)的《万国律例》(Elements of Intemational Law)翻译成中文时,  相似文献   

14.
《新闻界》2014,(18):48-51
虚假广告侵害市场经济秩序,也侵害竞争对手和消费者利益。作为公共利益的维护者,行政机关可以对虚假广告进行规制;作为受害人,与虚假广告发布者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消费者和消费者协会也可对虚假广告进行规制。对特定主体(如其处于垄断地位没有竞争者)的虚假广告,政府管理是规制虚假广告的唯一手段。但在多数情况下,广告法应当借助私权主体力量,采用公私合作机制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15.
汪琼 《图书馆论坛》2007,27(4):22-24
图书馆权利的公有性,与代表私权的知识产权构成天然矛盾.知识产权保护也蕴藏着对公共利益保护的社会责任,知识产权对图书馆权利的实现既有限制,又有一定促进作用.文章分析二者之间的冲突与协调,提出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及维护图书馆权利实现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从信息自由、平等权利、公益性的角度对图书馆的权利与责任进行了辩证分析,认为离开了客观环境讨论图书馆的权利与责任会产生认识的偏差,同时对图书馆维护公众权利和服务国家利益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指出实现维护公众权利和服务国家利益的平衡统一是国家对图书馆的要求,也是图书馆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7.
关于编辑过程中权利与权力的矛盾及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根据政治学和法学的有关原理,权利是指“法律对法律关系主体能够做出或者不做出一定行为,以及其要求他人相应做出或者不做出一定行为的许可与保障”,它总是与主体对利益的追求与维护相联系的,是一种法律赋予社会主体实施某种行为或不实施某种行为的资格。而权力是指特定的人所具有的支配他人的力量,是一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行为的可能性”,是一种能够使人产生压力继而服从的能力。从本质上说,权利和权力都关乎利益,利益资源的稀缺及其量值的恒定,必然导致权利与权力的互相对立,同时也使权利与权力具有极强的扩张性。一方…  相似文献   

18.
谢海强 《新闻世界》2010,(10):12-12
笔者到《第一时间》当记者已经大半年了,在采访中遇到的酸甜苦辣都历历在目。时下,随着大众对维护自身权利意识的提高,人们对待曝光的维权意识也增强了许多。特别是对于我们这些搞电视报道的记者来说,  相似文献   

19.
信息资源共享中著作权个体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建设属于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过程中,既涉及到对个体利益的保护,又涉及到社会公共利益需求的问题。著作权法对作品作者个体利益的保护,其最终目的也是为了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和科学事业的发展与繁荣,这本身也符合社会公共利益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文化权利:中国图书馆行业的核心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化权利就是人们通过文化活动获得利益的权利,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保障公民文化权利的必要措施,公共图书馆是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之一。公共图书馆以尊重和维护公民的文化权利为基本宗旨。文化权利可以成为中国语境下的图书馆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