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湖"漫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方 《寻根》2004,(4):36-42
一 <书屋>2004年第5期刊载了张远山先生的<"江湖"的词源--从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谈到江湖文化第一元典〈庄子〉>一文,在该文中,他指出陈平原先生未能找到"江湖"一词的源头,认为"江湖"是一个意义特殊的专名,既不能单独成词,也不能分开释义,更不是"三江"、"五湖"的简单相加,最后,将这一蕴涵着深厚文化密码之"语词"的知识产权归到庄子的名下,以此建构中国传统之与儒家政治人格相对立的道家文化人格.远山先生关于道家文化人格的论述我基本认同,不必赘言;关于"江湖"一词的语义溯源,就读书所见则似乎有进一步考索的必要.  相似文献   

2.
再写大理 在云朵下的城堡 我是自己的国王 房前打铁 屋后种花 顺便举起洱海 对饮成三人 直到三人站成三塔 我才打马西行 走极端瞬间就翻过保山 然后从梦中  相似文献   

3.
<正>梦幻岛和现实的距离2013年9月6日,72岁的宫崎骏召发布会,再次宣布休。虽然此前他已四次做出这个决定,可事实证明他还是没能放下他的江湖;因而这次,广布全球的粉丝都热切盼望这位动画界的盟主第五度复出。不过无论今后会怎样,宫崎骏几十年的动画生涯、在动画界占有的超重量级地位,早已是个难以超越的传奇。《时代周刊》评价他为全球具影响力的人物,并驾齐驱的竞争对手迪士尼则尊称他为"动画界的黑泽明"。  相似文献   

4.
北京城北有庙堂之高,宫里的故事高深莫测。四方城内是旗人的地方,东富西贵,那全跟江湖无关。北京的南城很江湖,出了前门楼子,大栅栏一带商铺林立,游人如织,一派蒸腾;再往南,就到了天桥,又是一番景色,街头艺人们八仙过海,各显其行,艺人的吆喝声,看客的叫好声。  相似文献   

5.
刘青松 《寻根》2010,(5):95-101
<正>受戏曲《盗御马》和评书《施公案》的影响,窦尔敦一直是江湖草莽的形象,这与史实有颇大的出入,我们钩稽史实,力图恢复他的真实面目,对历史人物有个客观公正的评价。窦尔敦的名字有作窦尔敦、窦尔墩、窦二敦、窦二东几种,《清稗类钞》称为"窦开山"。实际上窦尔敦本名窦二东,"尔敦"是音转所致(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  相似文献   

6.
也谈“跑江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娜 《华夏文化》2012,(3):49-52
一提"跑江湖",大多数人会想到古代武侠小说中江湖儿女驰骋风云、快意恩仇、惩恶扬善的壮举。其中金庸先生的"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等多部小说使这种印象更为深入人心;或者想到《庄子》中的"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中的江河湖海。其实,唐代以后禅宗中也存在着一种"跑江湖",它指的是僧人们往来于江西和湖南、湖北之间的一种参禅、访学、求道现象,尤其在唐代中后期到南宋初期最为兴盛。  相似文献   

7.
黄杰明 《寻根》2006,(4):26-29
所谓江相派,江是江湖的意思,相是宰相的意思,因此这个派别是一群自命为江湖上的宰相或相士的人物。他们奉刘伯温为始祖师。江相派的首领称为大学士(即宰相),旧时大概每个大城市有两三个,由各房弟子公推。大学士在外面的称呼则是大师爸。大学士下面有状元、榜眼、探花、翰林、进士、举人等。我们知道,这些都是正统读书人取得科举功名后的称号,而这个派别的成员却是相命先生、神棍、庙祝、道士、尼姑、和尚以及斋婆、姑婆(斋堂的女主持)、江湖贩药者、老干(骗子)、流氓、喃呒、小偷等等。  相似文献   

8.
我在过去的文章里曾经多次提到过我的爷爷,尽管我从来没有见过他,他在我出生时的25年前就已经离开人世。爷爷上世纪初从滇西高原崇山峻岭中的剑川坝子走出来,到昆明以北一个偏僻的小县城——禄劝谋生,1925年正值年富力强的壮年突然病故。我曾经在文章中写到:在以往以农耕文化为主体的剑川坝子,老百姓都以读书考学为荣,不愿蜗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我家也和大多数普普通通而又不安于现状的家庭一样,从爷爷辈开始,男人闯荡世界,女人在家主事;男人江湖马革裹尸,女人在家操劳一世。如今,我的爷爷远在昆明黑龙潭边一个坐北朝南的山坡上,残枝败叶中一冢坟茔形影单只,昏黄的夕阳下几蓬蒿草在风中悚悚抖动。而奶奶也在家乡县城  相似文献   

9.
反切语杂谈     
傅憎享 《寻根》2005,(2):99-103
反切语不是大众语的白话,而是小众秘密语的黑话。白话力求明明白白,黑话则是揣起明白说糊涂。反切语虽然遍及各地,然而语圈极小,是另类话语,是封闭性不为圈外人道的秘密语。江湖黑话,给定不同的名称,试循名求实:  相似文献   

10.
古远清 《寻根》2006,(2):103-106
余光中在《从母亲到外遇》中,曾用风趣的比喻形容自己的经历:“大陆是母亲,台湾是妻子,香港是情人,欧洲是外遇。”关于头一句,他这样解释:“烧我成灰,我的汉魂唐魄仍然萦绕着那一片后土。那无穷无尽的故国,四海漂泊的龙族叫她做大陆,壮士登高叫她做九州,英雄落难叫她做江湖。还有那上面正走着的、那下面歇着的,所有龙族。还有几千年下来还没有演完的历史,和用了几千年似乎要不够用了的文化……这许多年来,我所以在诗中狂呼着、低呓着中国,无非是一念耿耿为自己喊魂。  相似文献   

11.
在武侠小说中,武功是江湖中人在江湖上存在、立足的必要手段之一,它也是武侠小说描绘的主要对象之一。一部武侠小说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是否成功地创造和描写了“武”这个因素。事实上,在新派小说中“武”、“侠”两者之间,对“侠”的作用的偏重即意味  相似文献   

12.
思想的正常状态是交流,闹到非“交锋”之后,思想才得以解放,可见问题深重。现在的一个现象是出版界与思想界“相忘于江湖”,98年3月《交锋》面世后,另外还很难见到成点气候的思想方面的书,与出版界相反,新闻媒体却天天呼喊要求人们转变观念。观念是思想产品,不...  相似文献   

13.
脍炙人口的闽剧又叫福州戏,创于明朝,是由儒林班、平讲班、江湖班等多种唱腔融合成的剧种,流行于福建20多个县、市和台湾省及东南亚的华侨旅居地。“儒林”相传始于明未归隐京官组织的家乐,因为文人儒士聚伎演唱,故称“儒林班”。“江湖”指明末从江西南下流动演出入闽的民间艺人戏班。“平讲”为福州地区农村祭神把祖、庆贺节日娱乐的说唱艺术,因纯用福州方言说唱,故称“平讲”。闽剧声腔经过3O0多年的演变,现在更加丰富、优美。主要曲调有:来自民间的“小调”、“飓歌”,节奏流畅明快,活泼跳跃,多用于喜剧;源于官宦家乐的“…  相似文献   

14.
浙中斯家     
杜晓波 《寻根》2009,(2):122-123
据有关资料披露,全国斯姓现有近3万人,80%集中于浙江省,主要郡望为东阳郡。让我们先对浙江省外斯氏家族流变及地域分布作一番了解。据浙江东阳《白石斯氏宗谱》云:“是以川楚二族,昔在江湖或辱其亲识,或得于闻问,相去未详,其世次万里已蔼于一家。”  相似文献   

15.
心灵生态美     
修身与治学一样,孔子主张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以此反观自己,博学未能企及,但以林业记者的资历,我曾审问过草原的枯荣,明辨过森林的盛衰,笃行过江湖的沉浮,唯独没有慎思过心灵生态的冷暖亲疏。按照季羡林先生的  相似文献   

16.
赣州:宋代城建博物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赣州是座古城。其地理位置旧志书上云:“南抚百越,北望中州,据五岭之要会,扼赣闽粤湘之要冲。素称江湖枢键,岭峤咽喉。”赣州城三面环水,东为贡江,西为章江,两江汇流于北门形成赣江。汉初建县,自南北朝在今址设州治始,唐宋时曾称虔州。在地上地下保存的丰富的文...  相似文献   

17.
马庆洲 《寻根》2014,(4):96-101
<正>"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屈原:《涉江》)对游子而言,故乡是一个永恒的存在,思乡是一种割不断的情怀。无论是读书为官,还是戍边、经商;无论是身在庙堂之上,还是沦落江湖之远,这种情愫总会与之相伴。近研马愉《澹轩文集》,我感觉字里行间充溢着一种浓浓的乡梓情怀,这位荣显之极的状元的故园之思,数百年之后,依然撼人心弦。对此作一番钩沉,  相似文献   

18.
闽剧,亦称福州戏,为福建省五大地方剧种之一,它产生于明朝末年,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发源于福建闽海一带,流行于福州方言地区,流传到台湾及东南亚各处,有一千多万基本观众。闽剧剧目内容丰富多采,以忠、孝、节、义为主,上自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下至平民百姓、农夫渔樵,均能表现。唱腔有“逗院”、“江湖”、“洋歌”、“小调”四大类,行腔优雅多样,各具情趣。“江湖调”高昂雄浑,任钻有力;“逗腔”常用于悲剧,委婉动人,哀怨古雅;“洋歌”适用喜剧,活泼明快口语化;“小调”轻灵优雅抒情。在福建省现有的20多个闽剧专…  相似文献   

19.
重温范仲淹名言北宋范仲淹的名篇《岳阳楼记》中的名言:"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在范仲淹看来,古代的"仁人"不论是否执政,都充满忧患意识。所忧何事?如果自...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史记>、<汉书>等相关史料的记载为据,通过分析游侠参与政治活动的特点,认为游侠本质上是一种企图以私义替代公理、以江湖道义瓦解国家礼法制度的非法的社会行为.两汉侠风炽盛,而以汝、颖、南阳之地为剧.游侠之风对三郡儒士的政治理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最终成为他们发动汉末清议运动的思想渊源之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