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曾看到过这样一个民间故事,有个姑娘因嘴上缺了一角一直嫁不出去,有个小伙子因没鼻子一直娶不到媳妇,媒婆有意把他们撮合到一起。媒婆对小伙子说:“这个姑娘没别的毛病,就是嘴不好。”小伙子说:“嘴不好没关系,不算什么毛病,慢慢地就会改好!”媒婆又对姑娘说:“这个小伙子什么都好,就是眼下没什么。”姑娘听后笑着说:“眼下没什么怕啥,我陪嫁多点就是了。”到了新婚之夜,真相大白,双方都指责媒婆骗人。媒婆说:“我不是一开始就说了‘姑娘嘴不好’‘小伙子眼下没什么’吗?怎么能说我骗人呢?”上述故事中的媒婆真可谓巧舌如簧。仔细推敲,媒婆…  相似文献   

2.
媒婆巧语     
一个媒婆为一小伙子说媒,男方问姑娘长得如何,媒婆写了帖子:“小脚不大周正乌黑头发没有麻子”。  相似文献   

3.
婚事的节拍     
我读初一那年,家里开始为21岁的大哥的婚事费神,发拜帖请本村媒婆来说亲。经过合议,相上了邻村的玉姑娘,让媒婆赶紧去回话,选个日子两家人在圩上“打照面”。  相似文献   

4.
曾看到过这样一个民间故事,有个姑娘因嘴上缺了一角一直嫁不出去,有个小伙子因没鼻子一直娶不到媳妇,媒婆有意把他们撮合到一起。媒婆对小伙子说:“这个姑娘没别的毛病, 就是嘴不好。”小伙子说:“嘴不好没关系,不算什么毛病,慢慢地就会改好!”媒婆又对姑娘说: “这个小伙子什么都好,就是眼下没什么。”姑娘  相似文献   

5.
“有意歧义”趣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个媒婆给两家说亲,先到女方家,将小伙子夸得如白马王子,末了说,就是小伙子有点独来独往。女方家一听,认为这不是什么毛病,而是潇洒,有个性。然后,媒婆又来到男方家,将姑娘吹得似天上仙女,末了说,姑娘什么都好,就是有点目中无人。男方家一想,人家女方家条件那么优越,高傲一点就高傲一点吧。等到完婚那天,双方一见面,发现小伙子只有一条腿,可不就是“独来独往”吗?而姑娘呢,双目失明,当然就是“目中无人”了。故事中的媒婆,说话故意含糊其辞,致使  相似文献   

6.
碗里的媳妇     
那年,一个干瘦的媒婆带着一个干瘦的妹仔,来到一间黄泥屋看一个干瘦的后生。后生家徒四壁。媒婆和妹仔不甘心,终于看见房梁上吊着一只箩,踏着凳看见箩里有半箩红薯干,妹仔就在干瘦的身子上藏半包往家里带,媒婆也藏了半包往家里带。妹仔那半包作礼钱,媒婆那半包作谢媒钱。妹仔和后生成了家。半箩红薯干,后生娶了媳妇。第四年,她生了个儿子,小名叫饱,用意不言而喻。饱和我同龄,我们是很要好的一对伙伴。饱的爸妈,我叫他们三叔和三婶。饱4岁时,自己扒饭吃,总是掉下白花花的饭粒。三婶教儿子很特别,她不打不骂,也不讲饱听不懂的道理。她只是问饱…  相似文献   

7.
姑娘的彩礼     
莫里哀的喜剧《吝啬鬼》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也是一道数学趣题。 剧中的主人公阿尔巴贡自私、贪婪、爱财如命。他想娶玛丽娜为妻,可又嫌她家里穷,带不来彩礼,于是找来媒婆。媒婆对他说:这个姑娘吃得很节省,这相当于一年带来了四分之一的彩礼,她穿得也很朴素,又  相似文献   

8.
“做红娘是我的爱好。我为人快心热肠,极爱成人之美,乐此不疲,2002年9月来到复旦读研,10月就成功地撮合了一对情侣,自此一发不可收拾。做红娘我是家学渊源——奶奶就是方圆百里鼎鼎大名的媒婆,老妈做媒也名气不小,备受尊重,我希望发扬‘红娘世家’之光荣传统,慢慢熬下去,有朝一日由红娘姐姐熬成伟大的媒婆。”  相似文献   

9.
《音乐世界》2012,(4):74-75
综艺绯闻情侣搞笑多,是意外还是“媒婆”故意?般不般配由你来判定!  相似文献   

10.
《甘肃教育》2006,(3A):64-64
她本科毕业于北大中文系,被保送到复旦大学读研究生。她曾是北大、复旦BBS“鹊桥”版的红人,“做媒”是她最大的爱好。她的妈妈和奶奶也是老家有名的“媒婆”。两年前,她创办了“世纪佳缘”婚恋交友网站。去年毕业后她没有找到工作,便在自己的网站做起了专职媒婆。  相似文献   

11.
她本科毕业于北大中文系,被保送到复旦大学读研究生。她曾是北大、复旦BBS“鹊桥”版的红人,“做媒”是她最大的爱好。她的妈妈和奶奶也是老家有名的“媒婆”。两年前,她创办了“世纪佳缘”婚恋交友网站。去年毕业后她没有找到工作,便在自己的网站做起了专职媒婆。最大爱好是给人“做媒”龚海燕昵称“小龙女”,一度是北大,复旦BBS上的红人。“我为人快心热肠,极爱成人之美,乐此不疲,2002年9月来到复旦读研,10月就成功地撮合了一对,且有家学渊源。我们家在湖南农村,我奶奶就是方圆百里鼎鼎大名的媒婆,我老妈也名气不小,我最大的爱好就是给…  相似文献   

12.
正在春天的田野上,花团锦簇、蜂飞蝶舞。植物们争相用艳丽的花朵吸引"媒人",用香甜的花蜜,招待"媒人"。作为回报,蜂蝶颠儿颠儿地帮植物传授花粉,促使雌雄花朵完婚。在这成千上万场看似喜气洋洋的嫁娶中,没有谁在意少数"媒婆"的郁郁寡欢——前后被两朵花扇了两巴掌,却始终不明所以。这暴打"媒婆"的强势植物,叫花柱草。单看花柱草的外形,你怎么也不  相似文献   

13.
有一个爱吃的富家千金,年近三十,找不到如意郎君,无数媒婆上门说亲都被拒绝了。有一天王媒婆来了,形容这次找的对象,脸像个大馒头,还带着几粒黑芝麻、细面发丝,月饼脸,羊脂皮肤、大龙眼、菱角眉毛,玉米牙、莲雾鼻子、水饺耳,丝瓜身材、莲藕腿,说话时口气间有茉莉香。问她意下如何?这位小姐竟毫不考虑一口答应了。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社会中,“王婆”已经成为了一个人们唾弃说媒拉线巧言令色的媒婆的代名词,与“红娘”形成鲜明的对比。金瓶梅中有一批这样的媒婆,她们有很强的职业行为,却几乎没有职业道德,贪婪、利欲熏心,是她们的共同特性。为了钱财,她们利令智昏,最后不惜葬送了自己的性命,王婆、文嫂、薛嫂就是典型。本文论述了文嫂能言善辩、巧舌如簧、精明能干、处事谨慎、办事周密的职业行为能力与技巧,她真可谓是替人拉皮条的“红杏”经营的高手。  相似文献   

15.
婚事的节拍     
我读初一那年,家里开始为21岁的大哥的婚事费神,发拜帖请本村媒婆来说亲。经过合议,相上了邻村的玉姑娘,让媒婆赶紧去回话,选个日子两家人在圩上"打照面"。"打照面"是乡下婚事的开端:男女双方父母约定时间和地点,边喝茶、嗑瓜子,边专题商议。姑娘则藏在一个隐蔽处静静地听,从门缝里偷看,觉得小伙子与自己般配,就走出来参与。然后,男方做东,点六道菜,上两壶米酒,大家围拢一桌细叙。倘若姑  相似文献   

16.
前些日子又有朋友叫我开微博,算起来这样劝我的人有若干个了,就如同一个大龄单身男青年,遇到一拨儿又一拨儿责任心超强的媒婆。对此我的回答一律是:不弄。  相似文献   

17.
词语新解     
发短信--那些不敢面对面撒谎的人的专用武器。网上视频--21世纪的媒婆。信用卡--圣诞节送它比送圣诞卡还讨人欢心。摄像机--相思病的最佳治疗者。数码相机--摄影大师被迫下岗  相似文献   

18.
日出     
一片蓝色越来越近细一看噢是蓝媒婆一颠一颤地走来她胸有成竹地踏进太阳公主的宫殿几个身穿月牙白色衣服的侍女为她掀开布满星星的珠帘  相似文献   

19.
保媒乐     
“老媒婆”,是亲戚朋友们送我的外号。说起来,我倒也对得起这称呼。至今,经我保媒结婚的男女已有五十多对,还有二百多人在我这里“登记征婚”。保媒拉线,在为他人创造幸福的同时,也让我自己充实快乐。  相似文献   

20.
错位的思维     
昨天在电视剧中看到这样一段:抗日战争时期,有一户人家的女儿出嫁,迎亲队伍到了,媒婆称新郎病了没来,把新娘骗进花轿抬走了。没过多久,真正的新郎欢天喜地地来了,众人才恍然大悟——有人骗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