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分析了当前智能家居普遍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云计算服务模式的智能家居云架构体系。该系统以家庭网关作为连通家庭设备、云服务器的桥梁,用户可以使用PC或移动终端对家居设备进行控制和监控。  相似文献   

2.
继个人计算机、互联网的发展,云计算技术也迅速成为IT产业的崭新技术并被广泛应用,基于虚拟化技术的云存储实现了资源共享用户快速获取资源,并大大减少了用户终端的处理负担,以及降低了用户对IT专业知识的依赖,而云存储能够有效实现教育资源的建设、应用与共享,并成为课堂教学进程中的信息技术支撑平台。本文以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里的课题1空气的第二课时为例,结合云存储的三大功能:创建共享资源池、资源跨平台同步、资源快速存取,谈谈云存储在化学教育资源同步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设计一种面向移动终端的在线MOOC课程资源推荐系统,系统构建了一种用户兴趣采集模型,实现了根据用户兴趣进行MOOC课程资源推荐.在移动终端与服务器终端间的数据交换上,进行了异构终端间MOCC资源的轻量级数据交互技术研究.运行实例表明该系统有很好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云计算是计算机领域正在发生的深刻变革.但它在提高使用效率的同时,也为实现用户信息资产安全与隐私保护带来极大的冲击与挑战.目前,云计算安全成为云计算领域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分析了云计算对信息安全领域带来的挑战;并对数据的安全问题进行展开研究;指出云计算的普及与应用是近年来信息安全领域的重大挑战与发展契机,将引发信息安全领域又一次重要的技术变革.  相似文献   

5.
基于云服务理念的教育资源建设体系中,用户可以通过计算机、掌上电脑或智能手机等终端连入Internet,通过区域搜索引擎获取教育资源,这些资源来自于各学校网络资源库,类似于由各学校资源服务器形成一个巨大的区域资源池,而用户无需知道这些资源到底放在哪台服务器中。到目前为止,关于云计算(Cloud Computing)的定义还未统一,比较通用的定义是:云计算是一种新兴的商业计算模型,它将计算任务分布在大量计算机构成的资源池上,使各种应用系统能够根据需要获取计算力、存储空间和各种软件服务。我认为,基于Internet的硬软件构成了云,由这些硬软件提供的计算  相似文献   

6.
随着云计算的不断发展,云计算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探讨了云环境下的数据去重存储安全问题,重点对云存储应用中加密数据的去重问题进行了研究。在云服务器不被用户信任的情况下,用户将文件上传到云存储服务器前需要加密,但是数据加密严重影响了去重复技术的使用。因此,云存储服务器必须实现数据加密和去重复技术结合使用,以实现高效存储。  相似文献   

7.
云计算是面向服务器集群的计算服务,可融合到现有的基础建设中。云计算支持为每一位用户或每一个应用程序定制更加适合于自己的服务,包括Web服务、接口程序和各种高级语言。这种高度的定制服务方式提供了大量的可操作扩展功能,让开发人员可以更加专注于应用技术的创新。开源的Eucalyptus是实现计算集群或工作站集群的云计算平台,AppScale可与之良好对接,使用AppScale可在其上开发云应用服务、数据库服务,并可在Eucalyptus上创建集群运行Google App Engine应用程序。探索了Eucalyptus和AppScale的设计和实现机制,研究了如何使用 AppScale 在虚拟化了的基础设施上开发云应用程序,以促进云计算的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现代教育技术》2015,(10):73-79
MOOC已经在国内教育界掀起了一股热潮。然而,关于MOOC的移动学习方式研究鲜有报道。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用户使用手机、PAD等移动终端上网的比例越来越高,探讨移动环境下的课程学习十分必要。文章拟从用户的视角,评价国内外主流开放课程平台的移动终端(APP)应用,选取网易公开课、清华学堂、TED、Coursera四个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开放课程平台,以安卓系统为例,通过手机APP的安装进行评测。文章还采用归纳整合的"MOOC移动终端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多维度对比分析,评价了MOOC移动终端的运行和服务质量情况,提出了移动终端平台优化对策,以期为MOOC移动终端应用与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9.
一、技术背景WBT(WindowsBasedTermintal)即WIN2000终端技术是Windows2000ServerAdvancdeServer推出的一项标准服务,它允许用户以Windows界面的客户端访问服务器,运行服务器中的应用程序,使用户就像用自己的计算机—样。在WBT的网络中,所有应用软件的安装、配置、运行和存储等均在服务器上进行,客户机(终端)只作为输入输出设备。当终端户登录到服务器后,就可以像使用本地资源一样使用服务器上的资源,运行服务器上的Windows应用程序。多个终端用户可以同时登录到服务器上,互不影响地工作。这样的网络十分容易进行集中管理,很适合学…  相似文献   

10.
基于云计算的应用架构和服务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云计算的内涵、特点入手,系统性地总结和分析云计算的服务特点与设计理念,在此基础上,针对云计算对用户应用影响面最广的问题,归纳并提出了云计算机的三种基本服务模式:基于基础设施的服务、基于通用平台的服务、基于个性化用户功能的服务,分别对每一种服务模式特点和适应面进行研究。最后总结出云计算在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云计算作为一种新型服务模式,通过结合虚拟化技术和资源整合,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同时降低用户的设备投入和使用成本。通过对云计算的定义及其工作原理的分析,进一步展开对Google云计算技术构架及应用的讨论,最后分析了云计算在实际商业应用中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相似文献   

12.
云计算的广泛应用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基于云计算和移动终端的信息系统(简称移动信息系统)得到广大用户认可和使用。企业或公司亦纷纷开发自己的移动信息系统。为了培养社会需求的移动信息系统开发人才,本文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为例,探讨了移动信息系统课程群的构建。  相似文献   

13.
云计算作为一种新兴的服务模式,以其方便、快捷、扩展性强的特点开创了网络交互模式的新时代。云计算服务产业化已形成规模,大量云计算软件已被大众认可和接受,而这一新兴技术带来极大优势的同时,也必然存在诸多弊端,其中个人信息的安全问题成为了关乎用户切身利益的首要问题。云计算服务协议中,SLA协议作为服务提供商与用户之间的合同,是唯一一个对相关法律问题进行规定的协议,因而应用民法学中的理论对其中的侵权责任等内容进行充实和完善,保证用户个人信息权利得到有效的法律保护,是推动云计算产业良好运行和发展的必要保障。  相似文献   

14.
云管理平台集成了大量的计算、存储资源,并将这些资源以可靠服务的形式提供给用户使用。为降低软硬件故障对用户使用云服务的影响,必须在此平台中实现可靠的安全保障技术。介绍了云计算平台中的安全机制、可信增强技术,并阐述了行为约束机制在云计算平台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Windows2000的一项重大特性是为客户提供终端服务,通过使用终端服务,用户可以从各种早期的设备上访问在服务器上运行的应用程序。由此,也使得人们利用此服务在配置很低的无盘工作站上使用Windows2000,其效果就如同在计算机上一样,这也  相似文献   

16.
移动智能终端,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类产品,近年发展如火如荼。云计算作为一种革命性的概念,已经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在云平台下,移动智能终端具有惊人的潜力。移动智能终端为云计算终端技术起到了先导验证的作用,智能移动终端将成为云计算重要的信息采集和处理平台,成为多功能网络终端,是云计算最重要的终端平台之一。  相似文献   

17.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一个新兴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应运而生———云计算。它为网络时代的用户和企业提供了可靠的服务和计算功能,然而安全性是用户选择云计算应用的首要因素,也是云计算迅速发展的基础。在分析云计算含义和特点的基础上,对云计算应用安全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几点安全策略。  相似文献   

18.
云计算是一种新兴的计算技术,可以利用互联网向用户提供各种应用服务。用户无需知晓、了解和控制这些服务的知识技术架构,而能对云端资源应用自如。在了解云计算环境下移动平台数据终端需求的基础上,分析了其网络体系架构,并利用云计算服务模式,给出了其应用模式和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云计算越来越成为信息领域重点研究问题,云计算已经成为下一代计算机网络的核心应用技术.云计算的提出改变了传统使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的习惯.基于云计算背景下,由云计算服务商提供的大规模网络数据中心负责存储海量数据信息和应用程序,由此,数据信息的维护管理工作也转移到了云计算服务商负责完成.云计算在为众多用户提供方便快捷应用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安全威胁.本文基于云计算面临的安全问题,对云计算模型架构进行了深入分析,归纳总结了云计算安全防护策略,提出了一套云计算数据存储的安全体系架构方案,具有较强的实践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20.
针对移动云计算环境中不同终端用户对带宽的不同需求以及移动云环境中移动终端的动态性和多样化等问题,提出一种移动云计算中基于SLA的动态带宽分配方法。该方法通过将用户请求带宽与SLA规定的带宽进行相似度匹配和等级映射,提出移动代理机制,并根据用户等级划分结果对各等级终端用户进行相应的带宽分配。实验结果表明,该动态带宽分配方法在降低请求时延的同时,提高了带宽资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