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当代教师的核心价值观,"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是当今教师职业道德的时代内涵。厘清教师核心价值观与教师职业道德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教师核心价值观与教师职业道德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引申和展开,是培育教师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教师核心价值观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依据和思想指导。  相似文献   

2.
师范院校教师核心价值观的构建过程就是教师核心价值观内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把社会对学校教师的期望和要求转变成学校教师个体的内在需要,由外在的约束转变为内在自觉的过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学校通过"认知—教育,熏陶—认同,实践—养成"这样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结合过程来完成师范院校教师核心价值观的构建。  相似文献   

3.
当代教师核心价值观是教师职业所特有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教师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可提炼为忠诚教育、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严谨治学.培育当代教师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应然与实然、共性与个性、传统与时代、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则.培育当代教师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重在学习,在认知上下功夫”,“重在养成,在践行上下功夫”,“重在激励,在引领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4.
"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是当代教师核心价值观的高度概括。职业学校教师核心价值观的形成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体现职业教育是经济发展、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条件,也是当代职业教师的特点和要求的高度体现,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重大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以教书育人为崇高使命的当代教师核心价值观构建问题愈来愈受到重视。构建教师核心价值观,是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的时代需要,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更是教师不断丰富和完善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本文拟从自我完善的角度,对教师核心价值观构建问题略陈管见,以求教于方家。教师与学生,作为教育学范畴中的一对概念,犹如一枚硬币的正反面。可以说,没有教师就没有学生,没有学生也就无所谓教  相似文献   

6.
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传统,必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当这些价值观通过日常生活和行为习惯表达出来时,我们称之为“常识”。常识是教养的重要内容,我真心希望每一名教师,从幼儿教师到大学教师,都意识到中国当代教育的痼疾是以概念代替常以。  相似文献   

7.
赵敏 《文教资料》2013,(22):113-114,118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当代大学生,是当前高校的重要任务和历史使命。文章从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加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实意义出发,提出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有效途径。以期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建立的重要理论,在高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具重要的意义。本文就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说明,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是师范院校大学生最基础最重要的任务。本文以师范类院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为分析对象,首先介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其次分析师范类院校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原因,最后论述了师范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的措施,以促进师范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要体现和反映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体现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本内容与精神,立足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级阶段的价值现实,体现并遵循核心价值观形成、发展的内在规律。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在对各种价值观检视与超越的基础上,才最终形成并达到应有的理想高度的。这种检视与超越包括对资本主义价值观的检视与超越、对中国传统社会价值观的检视与超越和对市场经济价值观的检视与超越。必须针对目前当代中国社会主义价值观构建过程中存在的诸多现实问题,全力出击,多管齐下,才能切实推进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进程。政策调控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有力措施,舆论引导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社会条件,思想教育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关键环节,法治建设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重要保障,自身修养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内在路径。  相似文献   

11.
周春燕 《江苏高教》2012,(1):99-100
当代教师核心价值观既秉承传统师德,又体现时代要求,可概括为"敬学求是正德爱生",文章基于四个维度对当代教师核心价值观内涵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2.
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的发展、社会发展、人民生活之间存在着血水相融的关系,是一个人实现全面发展的精神营养和价值取向。为探究师范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及情况,主要从其社会背景和研究意义入手,通过相关社会实践分析与研究,最后提出师范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俗化大众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延安精神与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延安精神培养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我们要依托延安精神的地域优势,开展多种教学实践活动,做好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工作,继而使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当代的精神追求,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家风的作用,通过家风建设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风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表现,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加强对以家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的探索,通过家风建设、宣传等方式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中实现家风与当代精神的耦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我国当代媒介文化呈现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特点,拓宽了当代大学生视野的同时,也给处在价值观形成阶段的大学生产生了负面影响。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在媒介文化消费和传播中暴露出诸多不良行为,充分说明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水平亟待提升。培养大学生媒介素养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导向;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宗旨;以批判性思维为重要抓手。推进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培养应抓住以下三个方面:确立媒介素养课程目标,借鉴美国一流大学经验、立足我国国情,课程目标应涵盖批判性思维、合作沟通、媒介鉴赏、信息获取分析、创造媒介产品、信息技术运用,以及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坚持文化自信;开发媒介素养课程内容;加强大学教师媒介素养的在职培训。  相似文献   

16.
当代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针对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特点,如何有效地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当前高校基层党组织面临的重要课题。高校基层党组织应当以开放的视野和现代的价值观念,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价值导向一元论和价值取向多元性的辩证关系,坚持与社会生活接轨,注重核心价值观教育要与情感教育相结合,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传统价值观的提炼、创新和升华。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和认同教育,应当以中国传世经典和传统文化的研读作为阶梯和重要内容。高校应高度重视经典阅读的价值和意义,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悟和践行。  相似文献   

18.
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今天,我们需要总结提炼指向明确、持久有效、语言简洁的当代教师核心价值观。根据教师职业特点以及教师在教育工作中所要处理的主客体关系,当代教师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可提炼为:忠诚教育、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  相似文献   

19.
建立健全以全人教育为核心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关键在于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英语教学的人才培养新模式,积极探索如何用当代中国文化的"魂"引领高校英语教学新思潮、英语教师如何将马克思主义引入课堂,用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形式讲解马克思主义教育当代英语专业大学生、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英语课堂进英语教材进大学生头脑以及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外传播,这是高校英语专业培养以全人教育为核心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只有这样高等学校才能培养出来致力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外传播的高素质英语人才。  相似文献   

20.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师范院校的大学生担负着培养和造就二十一世纪建设人才的重任,他们是党和国家的希望和未来。他们确立什么样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育事业的成败,中华民族的兴衰。要做好师范院校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必须充分认识市场经济对师范院校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影响的必然性;认真分析市场经济对师范院校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产生的双重影响;准确把握目前师范院校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现状;探索适合师范特点的教育方法和途径,本文就上述四方面的问题谈一下自己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