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万虎,这位生活在大约元代的中国木匠是试验火箭上天的第一人。他坐在椅子上,椅子下面捆绑了47支当时最大的火箭,他命人点燃火箭。然而,随着一声巨响,万虎消失在火焰和烟雾之中。人类首次火箭飞行尝试没有成功。  相似文献   

2.
《金秋科苑》2008,(15):24-27
万虎,这位生活在大约元代的中国木匠是试验火箭上天的第一人。他坐在椅子上,椅子下面捆绑了47支当时最大的火箭,他命人点燃火箭。然而,随着一声巨响,万虎消失在火焰和烟雾之中。人类首次火箭飞行尝试没有成功。  相似文献   

3.
正万户:火箭飞天第一人古时的火箭是将火药装在纸筒里,然后点燃发射出去,起初只是在过年过节放烟火时使用,是我们中国人的祖先首先发明的。到13世纪,人们把火箭用作战争武器,以后传入欧洲。第一个想到利用火箭飞天的人是明朝的万户。14世纪末期,明朝的士大夫万户把47个自制的火箭绑在椅子上,自己坐在椅子上,双手举着大风筝,然后叫人点火发射。他设想利用火箭的推力,飞上天空,然后利用风筝平稳着陆。  相似文献   

4.
飞天计划     
14世纪,我国明朝有一个负责兵器设计和改革的官员,名叫万虎,他想,始祖黄帝能够骑龙升天,遨游太空,为什么我们不能呢?于是,他冥思苦想,根据爆竹能前进、风筝能上天的原理,设计了一条"飞龙",在一把椅子背后,装上了47枚火箭,他自己坐在椅子上,两只手各拉一个大风筝,然后叫人将火箭点燃,进行试飞。试飞在一个高山山头进行,开始"飞龙"火箭尾部喷火,产生推进力,立即向前冲去,同时,"飞龙"的四足向下喷火,产生上升力,"飞龙"急速上升,冲向天空,正在人们为此欢呼时……突然,火光消失,"飞龙"下坠,摇摇摆摆地转了几转,一头摔在山脚下。一个伟大的创举,以"龙毁人亡"的惨剧而告终。万虎"飞天"虽然失败,但他的勇气和思想却光照后人,为了纪念这位飞行事业的先驱者,国际天文联合会将月球上的一个山命名为"万虎山",以表彰他对飞天事业做出的开创性贡献。  相似文献   

5.
人类探索太空的道路是一条洒满鲜血和汗水之路。14世纪末,中国明朝有一个叫万户的工匠,设计制造了一种名为“飞龙”的火箭。工匠们将一把椅子放在一个木制构架上,并在四周放了47枚火箭。万户坐在椅子上,手持两只大风筝,准  相似文献   

6.
白毅伟 《百科知识》2003,(11):13-14
大约四百年前,中国明朝人万虎在点火前的那一刻,他的内心一定充盈着一股澎湃的激情。一切都应该已经设计好了,47支飞龙火箭,足够把自己和座椅一起射向青天;系在双臂的风筝,足够让自己在冲到最高点后,再悠然地滑翔着回到地面。他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冲到高空,享受片刻俯瞰大地的欣然。  相似文献   

7.
名人与椅     
林来生 《知识窗》2007,(4):36-37
柏拉图年轻时,朋友送他一把精致的椅子作为礼物,表示对他的敬仰。有一天,一群人到柏拉图的家里做客,看到了那把漂亮的椅子并问明来处之后,其中一个人突然跳上了那把椅子,疯狂地乱踩乱跳。  相似文献   

8.
天上的一个暗红色行星越来越大。火箭正向它落下去,为了减低降落速度,从火箭的尾部喷发着火焰。被冲开的空气的刺耳号叫声,传到了火箭里的两个人的耳边。年轻的布烈特·列斯特尔在整理乱缠在一起的降落伞带子,他感到一阵恶心。坐在驾驶员椅子上的霍斯金斯,在拼命努力,不叫火箭打转。他那聪明相的宽阔的脸,紧张得变了样儿,短短的手指头在许多驾驶杆间奔忙  相似文献   

9.
木子 《知识窗》2005,(4):22-23
当美国佛罗里达州皮尔斯堡市民艾迪·米勒的家门被敲响时,69岁的米勒正舒服地坐在家中的椅子上看电视.他打开门,看到两个便衣警察.其中一名叫做格雷格·法里斯的警官朝他喊道:"梅耶斯先生,你好!"米勒回答道:"你找错人了吧!"法里斯警官道:"没错,这就是你的姓名."  相似文献   

10.
正前几天我在医院拔了一颗牙,临走时,我对医生说:"我长大了也要当牙医。"医生笑着说:"你真可爱。"说完,他送给我一副乳胶手套和一个齿科器械盒。第二天,妈妈从网上买来一件最小号的男式白大褂、三支注射器、一袋棉签和一盒纱布。我把这些东西、医生昨天送的工具和家里的一些碘酒、消炎药整理好,再在房间中摆好椅子、小沙发和桌子,这样,我的"牙科诊所"开张了。  相似文献   

11.
奥伯特     
《中国青年科技》2003,(10):34-34
德国人赫尔曼·奥伯特是与齐奥尔科夫斯基和戈达德齐名的宇航事业先驱者。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他把欧洲大部分火箭研究者团结在自己周围,并与他们一起从事火箭研制和发射的实践,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他的《飞往星际空间的火箭》和《实现太空飞行的道路》等著作,至今仍然被认为是宇宙航行的经典理论。  相似文献   

12.
拉链--一场空难后起死回生 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上,有个叫威特康·贾德森的美国人展示了他的新发明"可移动的扣子",这就是拉链的雏形.这个貌不惊人的发明在1986年被美国<科学世界>杂志评为"20世纪对人类生活影响最大的10项发明"榜首,打败了包括集成电路、飞机、尼龙、火箭、飞艇、电视机、电冰箱等赫赫有名的科技成果.  相似文献   

13.
这是一种完美的办公室用铝合金椅子。它比一般的椅子更舒适,更适合人的体态,并配有一个可选的翼形椅垫。把它放存后腰上,使您的骨盆稍稍前倾,并可向任意角度摇晃,恰当的凹背往往更好。  相似文献   

14.
最快陆地速度纪录的保持者、英国人理察&#183;诺伯正在建造一台全新的火箭赛车,准备向他十几年前创造的纪录发起新的挑战。但这次他要面对的还有其他竞争对手:一支名不见经传的美国车队有可能会抢先对这一纪录发起冲击。  相似文献   

15.
一、课题的提出 “火箭发射测远比赛”是我校科技节一项举行了多年的传统比赛项目,学生使用脚踩保特瓶产生压力,通过一支发射管把纸制火箭发射出去。本校科技发明兴趣小组经过多次比赛和实验后提出新的设想:  相似文献   

16.
眼前的张冀光,双手交叠,肘处支着椅子的扶手,随意的靠在椅背上,脸上几条明显的皱纹,饱含着奋斗者的艰辛与沧桑.他谦和、谨慎,坦然的神情,长者的风范,让人肃然起敬.毫无疑问,作为中国企业网的创始人,在众多人眼中,他是成功的.然而,在他的神情中,没有尖锐,没有张扬,张先生把这归结于他的经历.和众多文革前上学的大学生一样,他经历了上学长身体的时候没有饭吃、该读书的时候没有书读、该工作的时候没有工作、不知道过了今天明天会怎么样的日子,也许是岁月真的能够磨掉一个人的棱角,也许是苦尽甘来的生活让这位不惑之年方才成绩斐然的企业家更多的明白了生活的真谛.  相似文献   

17.
卖日子     
你肯定听过卖橘子、卖房子,说不定你还亲自卖过椅子、卖过车子,但是,你相信世界上有人能"卖日子"吗?日子也可以当做商品,进行买卖吗?不过,你还别说,真有这么一位先生,居然靠"卖日子"发了财呢.他就是法国人贝利.  相似文献   

18.
有点儿偏执的NASA终于抛弃了航天飞机。NASA的科研人员把眼光重新放到了30年前的航天黄金时代的更加可靠与廉价的"土星"火箭,将它脱胎换骨设计成未来的"战神"火箭。火箭的名号阿瑞斯(Ares)和火星的英文名马尔斯(Mars)分别是希腊和罗马神话中的战神,不知这是否暗示"战神"火箭的终极目标是登陆火星?  相似文献   

19.
进城这么多年,我仍然无法忘记自己由一个乡妹子初入城市时的那种丑小鸭感觉.那是一天早上,班主任张老师把我领进了县委机关的一个办公室,把我交给一个面目可亲的年轻漂亮的阿姨.我坐在尽量不妨碍别人不让人注意的墙角的一把椅子上,悄悄地打量着周围的一切,特别是阿姨,这是我对城市最直接的第一印象:城市是美丽的,充满着华丽与富贵.  相似文献   

20.
正家住美国新墨西哥州陶城市的约翰原本是个完全正常的人,但连续几个季度了,每天深夜里,他都必须睡在公园的椅子上,每个白天,他都不得不在城市中心的广场上闲逛,而他的妻子则负责带给他食物和饮料。他怎么过上了这种生活?因为约翰无论在这个城市的哪个角落,耳边都萦绕着一种挥之不去的"嗡嗡"、"隆隆"、"辘辘"的莫名噪音,只有城市中心广场和那个公园才能让他摆脱这种噪音对他的烦扰。全球低频噪音风波这种噪音不只让约翰一个人变成了"怪人",在他的城市,还有很多人深受这种所谓"低频噪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