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9 毫秒
1.
良好的家风对独生子女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家庭是组成社会的细胞,而良好的家庭、家教及家风对孩子的成长起着重要影响作用。在其中,父母的表率作用不言德育园地而喻。当今,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国的大多数家庭都是三口之家,父亲、母亲、孩子的地位和角色是不同的,但如何扮演好各自的角色,使其在家庭中各自发挥出自己的功能和作用,起主导和决定作用的首先是父母良好的品格和积极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我认为既然身为人父、人母就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哺育、抚养和教育孩子的责任,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益于祖国和人民的合格公民。第一,父亲、母亲和…  相似文献   

2.
教育过程是由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两个方面组成的。在家庭中,孩子是受教育者,父母、家庭当然是教育者。在学校教育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教师,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不仅起着主导作用,而且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可以说,孩子就是家长的一面镜子,父母的心理面貌,心理水平和教育能力等都会在孩子的品德行为,心理水平上有所反映。因此,家庭教育质量高低对于子女的成才,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3.
传统教育理念认为教育只是学校的事情,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家庭在孩子教育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人们一致认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教育中起着主要的引导和影响地位,学校在学生教育中起着次要的影响作用,只有在家庭和学校形成良好配合的情况下,才能为学生接受教育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和平台。  相似文献   

4.
家长对孩子学琴状态、兴趣的形成与稳定起着助教作用和维系作用甚至是主导作用和决定作用。孩子弹奏中的每一个进步,都与父母积极参与密不可分,父母的教育态度、方法也都与孩子学琴的状态、情绪息息相关。父母可以激发孩子不同层次的需要,让孩子每天喜欢弹琴。父母们有必要从儿童的心理特征出发去考虑自己的策略,而不应该以成人的标准要求孩子的行为;有必要关注自身的教育方法,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和学习环境,与孩子一起成长。  相似文献   

5.
作为孩子成长的第一个环境单元,家庭是孩子成长重要的一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父母的言行对孩子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教育的改变,需要从家庭教育开始,关注孩子良好行为品质的养成。从家庭环境、家庭关系、文化氛围、家教观点几个方面进行教育的探讨,寻求促使孩子在家庭中健康成长的途径和方法。通过良好的家庭教育,促使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品质,让孩子身心得到健康的成长,让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品质,给孩子成长的时间和空间,让教育的事业与孩子共成长。  相似文献   

6.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就年轻的父母如何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引导孩子健康成长谈谈笔者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7.
成慧 《学苑教育》2012,(21):80-80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要尊重儿童,为儿童创设宽松、民主、关爱的心理环境,创造良好的物质环境,促使幼儿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8.
家庭是人生履历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所以父母的操守及家庭的状况对每一个人的成长,影响是重大的,是不可忽视的。一般来说,良好的家庭环境、家庭成员互相尊重,如此家风利于培养出贤子贤孙。父母相敬、孝敬长辈,待人和气,这样的家庭中的孩子也就彬彬有礼;父母蛮横粗鲁,孩子也霸气粗俗;书香门第中的子女,待人处事中彰显淡淡的优雅与从容;小市民般的父母,孩子身上也就有了一些"市侩气"。  相似文献   

9.
现代家庭中,独生子女居多,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有所作为。很多父母都认识到家庭学习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于是宁愿自己省吃俭’用,也要为孩子创造出优越的学习环境。那么,如何才能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孩子更好地学习呢?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10.
家庭是人类社会关系的最小单元,家风建设是家庭建设的旗帜和灵魂。从传统家风文化到历代党的领导人,都明确了家之于国,家风之于党风、政风的重要地位。进入新时代,青年党员在学习实践中完成了角色成长,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碰撞、原有家风与新型家庭脱节和现代家风与党风政风交汇的历史语境下,青年党员要积极承担起传承传统优良家风、倡导先辈红色家风和建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家风文化的重任。家风建设需要青年党员的力量,青年党员亦需要在家风建设中获得成长。  相似文献   

11.
家庭教育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影响很大,因为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在一个家庭里,由父母起决定作用而形成的家庭环境、家庭风气,不断渗透和影响着孩子的思想、品质、智力、性格等方面的发展。要把孩子教育好,单依靠学校是绝对不够的,必须取得家长的紧密配合,共同把孩子教育好。  相似文献   

12.
《父母必读》2022,(3):46-49
<正>父母都希望孩子可以有广阔的未来,但孩子未来的人生方向,是基于成长轨迹中家风家教的影响的。父母是孩子最大的依靠,也是孩子人生方向最初的设定者。《家庭教育促进法》颁布的初衷很明确—为了发扬中华民族重视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引导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增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制定本法。这是在告诉父母怎么教孩子,也在告诉社会怎么帮父母。  相似文献   

13.
在生命的最初,孩子多是在父母的陪伴下度过的,家庭环境对儿童早期的行为塑造、性格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3岁以后,孩子逐渐从最初狭小的家庭圈走向范围广阔的同伴圈,开始接触一个全新的人际环境。在与同伴的交往过程中,孩子发展着一种崭新的人际关系———同伴关系。同伴关系在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中具有成人无法替代的独特作用,并且随孩子年龄增长,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助于孩子发展社会交往技能,同时还能使孩子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有利于他们情绪的社会化以及积极探索、适应周围环境。此外,良好的同伴关系还有助于…  相似文献   

14.
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作品"。父母对孩子性格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家庭是成功孩子的港湾和出发地,家长是孩子走向成功的导师和助手,既要负责孩子的身体发育,又要负责孩子的心理发育。既要重视孩子的智力发育,又要重视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既要教会孩子学习知识,又要教会孩子学会做人。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性格、行为习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孩子的性格和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家庭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情况下我们会发现孩子越来越像自己的父母,但是没有哪些孩子会越来越像自己的老师。美国人泰曼·约翰逊认为"成功的家教造就成功的孩子,失败的家教造就失败的孩子",从这个意义上讲,家庭教育是其他一切教育的基础,父母对于孩子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怎么评价家长在儿童教育中的重要性都不过分。  相似文献   

15.
李颖 《中学文科》2007,(4):93-93
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孩子是父母的镜子,父母的言行常常在孩子的身上得到再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做人的第一个楷模,家长素质的高低对孩子的成长起着特殊的重要作用。所以父母应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心理品质和道德情操,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教育子女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家庭是孩子生活和接受教育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孩子的身心健康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家庭影响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特别是小学阶段,孩子思想尚未定型,有很强的可塑性,他们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兴趣,并善于模仿,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分...  相似文献   

17.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父母的观念、文化程度、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不仅影响着孩子的性格.而且对孩子道德意识的养成也起着决定作用。那么,作为家长.面对学校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如何做好家庭教育,让孩子快乐健康地成长呢?笔者根据自己实践经验,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8.
正家庭教育不是指导父母如何教育孩子,而是帮助父母自身拥有良好的行为举止,成为更好的人。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家风,孩子也才能成为你希望他成为的那个样子。1994年,周永琴老师的家庭成为全国妇联评选的首届"全国教子有方十佳"中的一家,也是北京市唯一的代表家庭。她也因此机缘,被推到了家庭教育和婚姻家庭问题的研究和教育工作的岗位上,加之她  相似文献   

19.
杜淑娟 《集宁师专学报》2006,28(2):77-78,96
家庭是孩子人生中一所永不毕业的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育好孩子是父母的天职。家庭的心理环境,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儿童的心理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家庭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抚养、教育儿童的活动中通常使用的方法和形式,是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的行为风格。许多研究表明,在性格形成中起重要作用的是家庭,家庭被称为“创造人类性格的工厂”。家庭教养方式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儿童良好性格的形成。一、家庭教养对儿童性格形成起奠基作用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社会的要求、社会意识、道德、观念等往往是通过家庭而起作用的,家庭在社会中所起的作用、家庭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它的生活条件与生活方式、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的思想作风、待人接物的态度以及对孩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