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给予是快乐的》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六组中的一篇略读课文,讲的是圣诞节前夜,保罗偶然结识了一个生活贫困的小男孩,在短暂的相处中,小男孩的言行强烈地震撼了保罗的心灵,使他深深地体会到“给予是快乐的”。教学本文的重难点是从文中人物的言语和行为中体会小男孩的心理活动和保罗的心里感受。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为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她是我的朋友》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2)培养学生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体会人物心理活动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和理解关键词句的方法,来理解和体会人物的思想及情感的变化。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阮恒的美好心灵,理解“朋友”的真正含义。  相似文献   

3.
史峰 《初中生》2015,(20):14-15
一篇好的作文,除了主题鲜明、结构合理、语言优美的要求之外,人物心理活动的刻画也很重要.作文如果刻画好了人物的心理活动,读者就会被人物心理“同化”,则会认定你的作文“写得好”.有同学认为,人物的心理活动是“隐秘”的东西,不太好“展示”.其实,只要掌握了人物心理活动的展示技巧,心理活动就会变得“隐而不秘”.作家琼瑶最会在她的小说里刻画人物心理活动,惟妙惟肖的心理活动是琼瑶小说“深得人心”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情景说明]《中彩那天》是人教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教学本文的重点是抓住人物情感的变化,体会诚实与守信的珍贵,难点是对”道德难题”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18课。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2)培养学生通过观察人物的动作、神态体会人物心理活动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正>【教材分析】《“诺曼底号”遇难记》是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课文,本单元围绕“人物品质”这一人文主题,编排了《文言文二则》《黄继光》《“诺曼底号”遇难记》《挑山工》四篇课文,所写内容都是人物,从不同方面展现了人的精神追求和高尚品格。四年级上册学习了“通过人物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的方法,侧重情感体会。本单元语文要素是“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侧重人物的品质感受。落实“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是教学的重点,要引导学生研读文本,发现人物言行所表现出来的品质,并能够受到人物品格的感染。  相似文献   

7.
充分利用教材,突破写“人物”的难点西城区黄城根小学高伟器进入六年级,写人物是作文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突破难点,调动学生写作热情,我紧密结合教材,认真备好写作课,精心选择和巧妙设计,由浅入深,使学生摸到写好人物的门径。写人物包括外貌、动作、语言...  相似文献   

8.
设计理念本课的重点是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难点是体会关键语句“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的深层含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上范老师讲人物心理活动的细节描写。范老师说:心理描写,就是要在文章里,写出人物没有说出口,仅在心里讲的话和他的感情活动,即“想”。一篇文章只有写出人的微妙而真实的心理活动,才能鲜明地再现人物的形象和品格,打动读者。同学们平时在写作文时,对描写心理活动常感到有一定的困难,只会写“我心里高兴极了”、“我心里十分害怕”等这样内容笼统的句子。怎样用准确的词汇、句子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呢?从课文中借鉴是一个好办法。例如,六年级语文书中有《穷人》一课书,桑娜将邻居西蒙的两个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七组"习作七"。【导学目标】1.能从一个人的举手投足、音容笑貌之中,发现其特点。2.学习并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刻画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外貌及心理活动),完成习作,突出人物特点。【重点、难点】如何指导学生写出鲜明的人物个性。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语文》二年级上册写话四。 教学目标:1.在快乐中体验写作的乐趣,能描写游戏的过程,做到语句通顺连贯,并初步体会恰当地描写人物的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  相似文献   

12.
刘艳欢 《广西教育》2014,(17):66-67
一、学情分析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教学目标是:“在读懂课文、体会情感的基础上,学习作者是如何通过对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抒发真情的写作方法。”在教学文本时,笔者运用多种读书方法指导学生熟悉文本,如快速浏览、默读、朗读、小组读、齐读等,对于长篇课文而言,默读和浏览是快速且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  相似文献   

13.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各种心理活动只有注意的积极参与,才能提高效率。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对象是作文,特别是作文“贫血现象”一直困扰着师生。所谓作文“贫血现象”,即作文内容没有真情实感,缺少生活气息;结构平铺直叙,千篇一律;语言陈词滥调,空洞无物;人物千人一面,事件大多雷同,诸如拾金不昧、公共汽车让座、老师批改作业至深夜之类。中学生作文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可写之处不胜写。教师必须长期用“注意”克服中学生作文“贫血现象”,才能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使学生…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语文>二年级上册写话四. 教学目标: 1.在快乐中体验写作的乐趣,能描写游戏的过程,做到语句通顺连贯,并初步体会恰当地描写人物的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 2.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相似文献   

15.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的讲读课文,本单元的专题是父母的爱。课文讲的是作者童年时父母对他的作品的截然不同的评价对他的巨大影响,以及作者从这两种评价中感悟到的爱。这篇课文对话很多,有鲜明的个性色彩,心理活动描写也很生动。教学中,要让学生抓住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的语句,体会作者逐渐理解父  相似文献   

16.
心理描写是刻画人物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之一。如何描写人物心理活动?一是直接描写,如“想”“觉得”“感到”等是其标志性词语;一是间接描写,就是通过语言、动作、外貌和自然环境的描写来暗示人物的心理活动。这种暗示能为作品创造出“含而不露”的妙境,为读提供想象和再创造的天地。  相似文献   

17.
[情景说明] 《中彩那天》是人教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教学本文的重点是抓住人物情感的变化,体会诚实与守信的珍贵,难点是对"道德难题"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促”能破“难”———小学五年级班级作文竞赛一得广西平乐县一小翟少秋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如何突破这一难点?广大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我在班级尝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作文竞赛,最深的一点体会是“促”能破“难”。首先,从组织上...  相似文献   

19.
鲁迅先生说:“要极省俭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我怎么做起小说来》)这是先生创作体会的真实写照,也是对前辈作家作品的规律总结,真可谓慧眼独具,慧眼识“眼”。“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人物心理活动的外化,也是人物肖像描写的中心。“画眼睛...  相似文献   

20.
一、教学目标 认识11个生字:正确读写“凯旋”、“黯淡无光”、“沮丧”、“愧疚”、“茫然”、“一塌糊涂”、“回天之力”、“五彩缤纷”、“热泪满面”等词语;抓住重点词语,体会失败者痛苦的内心世界,理解机场服务员送的这束鲜花珍贵在哪里,体会服务员说的关于如何对待胜利和失败的话有什么含义;积累并运用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词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