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宪政理论与实践经历了从共同纲领到宪法、从1954年宪法经1975年宪法和1978年宪法到1982年宪法以及现行宪法(即1982年宪法)的4次修正案的曲折发展。这一发展历程表明,建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宪政体制,就是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确立宪法至上观念,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此而言,如何适应社会政治、经济和化的发展需要,探讨政治体制改革、执政党的执政方式、完善宪法的监督和实施体制等重大问题,都是我国宪政理论和宪法内容发展与完善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宪法与宪政,于中国而言,是“一字之差,百年之别”。中国有宪法已将近百年,时至今日中国宪政才刚刚踏上希望之路。甚至有的学者认为中国没有宪政。为什么宪政的幼苗在中国大地的成长如此艰难,甚至不如某些后发的中小国家?本文拟对当前中国宪政建设的困境及当前中国宪政建设的路径进行简要的思考和分析。1宪法与宪政宪政(constitutionalism)通常也称为“立宪政治”或“民主政治”。它作为一种政治理念和政治形态,在古希腊与古罗马时期就已出现,最初的含义是以宪法来控制国家权力行使的一套制度设计,规范统治机构和政权的安排。[1]我国学者上官丕亮认为:“宪政是以权力制约和人权保障为基本内容,并体现法治精神的宪法在国家的实际生活中充分实施所形成的现实的民主政治体制。”[2]美国学者丹莱夫认为:“宪政意指法律化的政治秩序,即限制和钳制政治权力的公共规则和制度。宪政的出现与约束国家和官员相关。”[3]日本宪法学者阿部照哉认为:“宪政是依据宪法而进行政治的原理。”[4]可见,在宪法学的研究中,宪政的概念基本上是与宪法密切相关的。一方面,宪法是宪政的前提与基础,没有宪法就无所谓宪政。有的学者把宪法与宪政的关系比作建筑物的设计图样和建筑...  相似文献   

3.
宪法的权威性是法治的基本原则 ,是法治区别人治的重要标志。它是人类社会在政治领域战胜封建势力的革命成果在法律上的最高体现形式。宪法的权威性实质上是人民权力的至上性。宪法的权威根源于人类自然正义的观念 ,在政治上的表现为限制政府权力 ,在法律上的表现为效力至上。我国现行的宪法之所以低权威性 ,其最主要原因是党法关系中的非宪政因素。因此 ,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宪治党。要在宪法中对党政关系加以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4.
丹尼尔·韦伯斯特是19世纪美国著名的政治家、演说家与法学家,他的宪政思想深刻影响了美国历史发展.韦伯斯特的宪政思想既受到其个人成长经历的影响.又受到了历史、社会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他主张建立强大的联邦政府,宪法的权威至上,只有最高法院是宪法的最终解释者,各州无权任意阐释宪法,同时他也强调宪政体制下的自由民主的精神.  相似文献   

5.
进入现代,美国<联邦宪法>面临严峻的挑战.罗斯福"新政"期间,美国发生了一场"宪法革命":联邦政府权力的扩张和总统权力的膨胀.此后,这一趋势得到加强并被崮定化为宪政模式的永久改变:联邦制由"二层联邦制"变为"合作联邦制",联邦政府权力结构由三权均衡变为所谓"强总统"模式.然而,<联邦宪法>的延续性虽未遭断绝,但其延续不应被看成是一成不变的延续.  相似文献   

6.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规定着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宪政是以宪法为依据治理国家的民主政治。宪政建设或宪政发展就是对宪法进行适应变化了的社会生活的修正,修宪必须兼顾到宪法的至上性、稳定性和适应性。我国的宪政建设曾经走过一段迂回曲折的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通过1982年立宪和此后的三次修宪,我国的宪政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宪法中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对社会主义初  相似文献   

7.
宪政是以宪法为前提,以民主政治为核心,以法治为基石,以保障人权为目的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基于对“严打”斗争的反思,最近,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开始提倡“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在现代宪政国家,“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决策和执行都必须符合民主、法治和人权等宪政理念的要求。只有在宪政的制约之下,“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才能达到预防和控制犯罪的有效性,而又不至于逾越刑事权力的界限。  相似文献   

8.
关于我国转型期政治体制改革与政治现代化建设,国内有的学者提出借鉴以美国为主导的西方自由主义宪政民主思想。在“宪政”民主原生的西方自由主义语境下,宪政民主导致权力与自由间无法协调的矛盾和困境,这种困境将尝试通过政府权力的集中与扩大公民政治参与相结合和统一的路径而走出。  相似文献   

9.
20世纪30年代的罗斯福新政既是美国历史上的大变革,也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历来是教学的重点。《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将罗斯福新政归人“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专题,对其认识只限于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从宪政文明的发展来看,罗斯福新政是在美国宪政框架内实行的改革,是宪政影响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生动诠释。  相似文献   

10.
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度构成了其宪政体制的基石,三权中的司法权由于其宪法上的相对独立性以及联邦法院将违宪审查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从而成为抗衡立法和行政的有力工具。美国的司法权力之大,以至于有人称其为法官治理下的国家。实际上美国的司法系统较为自治,其权力行使有一定范围,特别是对自认为属于政治问题的案件有较为复杂的态度。  相似文献   

11.
新政时期美国政府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福利改革,政府不仅承担起社会救济责任,并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保护性立法和社会保障法。对失业工人、妇女、老年人、残疾人和其他弱势群体提供救济与保障。女性在新政时期的社会福利改革中起了重要作用,奠定了美国现代福利国家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陈玮 《铜仁学院学报》2006,8(3):15-17,35
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最深刻、最广泛、最严重的经济危机,迫使各国垄断资产阶级面临严峻的选择。德国和日本走上了法西斯道路,而美国在罗斯福的领导下,利用国家权力,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调整和改革,最终把美国引出了经济萧条的死胡同,并产生了一系列重要的政治影响,史称“罗斯福新政”。本文拟从“罗斯福新政”实施的背景、内容、成效及其意义和历史地位几个方面对这一历史事件进行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13.
战后美国对第三世界国家发展援助,是美国外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会随着国际形势及美国外交战略的变化而不断调整,除了现实的政治经济利益考量外,美国的主要出发点就是按照美国的标准塑造受援国的政治经济体制。发展援助体现了美国强大的经济实力,恰当运用这一实力,可以很好地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并有助于加强本国的软实力;反之,则会造成国家软实力的流失。冷战结束后,美国对外发展援助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突出体现在发展援助由经济领域转移到政治领域,民主援助逐渐成为美国发展援助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陈刚 《天中学刊》2006,21(6):1-4
美国的三权分立并非按照权力的性质或权力作用的领域来进行划分,并非指行政、立法、司法三种性质的权力之间实行分割,也并非指总统、国会、联邦法院三个权力主体对国家权力进行分割。在美国的三权分立体制下,联邦政府各部门的权力大小并非自始至终都维持不变,而是随时间发展不断调整和变动。在现实政治生活中,美国三权分立体制既具有权力分割的危害,又具有权力分享的危害;既容易出现政治僵局,也会给政府职能的有效履行造成阻碍。究其实质而言,这种体制只是一个维护整体的资产阶级统治利益的工具。  相似文献   

15.
清末华北有相当数量民变的发生,其深层原因是由于自太平天国以后政治社会结构的失衡及"新政"加剧这种失衡所致.当"新政"以前所未有的声势在基层社会推行时,乡村中原有的政治,社会结构关系便发生进一步错动;而这种错动在触及到既得利益群体时,发生抵制冲突也就再所难免.  相似文献   

16.
清末民初的"新国民"思潮将矛头直接指向封建专制统治及其影响下的国民性,促进了国民现代意识的觉醒.然而,由于历史客观因素的限制和改造国民性的复杂性、艰巨性和迫切性,清末民初"新国民"的理论难成一体,存在着许多矛盾,学者们过多地强调群体利益,对国民个性的构筑重视不足,直接影响了国民素质的提高.再加上对人民力量、政治制度与社会经济实际状况的轻视,使"新国民"思潮缺乏冲击力,从而具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认识并了解这些局限性对今天"新国民"国民性的养成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清末民初的"新国民"思潮将矛头直接指向封建专制统治及其影响下的国民性,促进了国民现代意识的觉醒。然而,由于历史客观因素的限制和改造国民性的复杂性、艰巨性和迫切性,清末民初"新国民"的理论难成一体,存在着许多矛盾,学者们过多地强调群体利益,对国民个性的构筑重视不足,直接影响了国民素质的提高。再加上对人民力量、政治制度与社会经济实际状况的轻视,使"新国民"思潮缺乏冲击力,从而具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认识并了解这些局限性对今天"新国民"国民性的养成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历来对江春霖的评价均留下一个封建传统的包公式的“铁面御史”形象。本通过考查江春霖在新政、立宪改革中的一些言行、立场观点,体现他开明的政治观念,一定的资本主义倾向。给予新的评价:认为他还应是一位近代史上封建官僚中体制革新的改革派。他反对皇族集权,语侵朝廷获罪,不只是因为得罪权贵。本也试图通过江春霖对监察御史职责执教的追求,以及遭朝廷放逐后社会各界对他的声援支持,展示一代名御史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情怀和近代言官的地位、影响。  相似文献   

19.
9.11事件后地缘政治观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缘政治这一传统观念在经济全球化、政治趋向多极化的背景下,遇到了强有力的挑战。9.11事件后美国政府正在重构其地缘逻辑思维。适时提出“时缘政治”和“人缘政治”概念,全面审视世界政治格局。我国应从国家利益出发,积极重构地缘战略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