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语文素质其中包括要有中国和世界优秀文化的积累及正确的审美观念,要有良好的思维品质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只有不断熟悉语言,积累语言,才能把古今中外的语言精华据为已有。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积累的指导是不容忽视的,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根据二十一世纪人才素质要求,语文素质应包括四大方面:1)要求学生既能迅速而有效地理解评议文字接受信息,不断提高文化科学水平,进行思想交流。2)要学会做人,要有良好的性格高尚的思想、品德、情操;要勇于克服困难,迎接挑战。3)要有中国和世界优秀文化的积累及正确的审美观念,形成文明的素质。4)要有良好的思维品质。可见,语文素质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但最突出的表现便是在人类交往过程中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无论是口说,还是笔写,都是要通过对其加以组织而成的,反过来说,能否听懂别人的,能否在阅读中迅速抓住文章的要点,也都是以自身的语言储存为基础的。只有不断熟悉语言,积累语言,才能把古今中外的语言精华据为己有。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积累的指导是不容忽视的,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一个人的语文素养,只有不断熟悉语言,积累语言,才能把古今中外的语言精华据为己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积累的指导是不容忽视的,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不断地求变求新,帮助学生激发积累意识,掌握积累方法,养成积累习惯,从而形成学生的自主积累。  相似文献   

4.
潘伟春 《学子》2014,(8):61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要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丰富的语言积累,是学生语文素养的底蕴,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根据农村学生的特点,发现有一部分学生语文知识贫乏,表现在上课发言胆  相似文献   

5.
语文素质应包括四大方面的内容:一是学生能迅速而有效地理解评议文字并接受其所传信息,不断提高文化科学水平,进行思想交流;二是学会做人,要有良好的性格,高尚的思想、品德、情操,要勇于克服困难,迎接挑战;三是要有中国和世界优秀文化的积累及正确的审美观念,形成文明的素质;四是要有良好的思维品质。但最突出的表现便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积累的指导是不容忽视的,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语言素质是以语言能力为中心的综合素质。一个人的语言素质至少包括他的语言能力、语言积累、语言知识、学习方法和习惯、认知能力和人文素质。小学语文素质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积累是小学语文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小学语文素质的基础。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注重丰富学生的小学语文积累,提高学生的小学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7.
张军 《甘肃教育》2014,(23):43-43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因为语文素养的提高需要一定的积累,没有积累的素养是苍白的,没有积累的学习是徒劳的。有了厚实的积累才能激活自身的语言能力,才能吸收他人的新鲜语汇,不断丰富自身的语言,才能为学好语文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有  相似文献   

8.
语文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核心部分,也是语文学习的一大难点。所以,想要在小学阶段对学生的语文基本素养有一个良好的塑造,必须从小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只有回归语文阅读本色,预设教学目标阅读、优化教学过程、注重语言积累,真正还语文课堂的"亮点",才能对提高语文阅读的有效性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新课标在"课程目标"中提出如下要求:"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生只有通过反复积累、感悟,扩大课外阅读量,才能不断培养自己的语感,才能有新的发现、新的感受、新的见解。此外,积累也是学生自主学习语言的主要途径,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教师指导学生积累应注意以下  相似文献   

10.
王帼凤 《考试周刊》2011,(10):67-69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等。积累和语文素养有着密切的关系,是提高语文素养必备的条件之一。要让学生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具有深厚的文化素养,教师必须不断让学生掌握积累的方法,喜欢积累,养成良好的积累习惯。  相似文献   

11.
"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语言积累,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本文从立足教材(课内)、开发资源(课外)、丰富活动(拓展)等方面,用许多生动有力的课例和方法加以论证,效果凸现,很有特色.  相似文献   

12.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语文素质下降的关键,便是缺少语言这"米". 看来,语文教学的基础环节,便是先帮学生找"米".这"米"在何处?在于不断积累语言,不断熟悉语言,真正把古今语言的精华据为己有.由此可见.语言积累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基础,可以设想,若没有语言积累作为基础,想提高语文能力,完全是空中楼阁.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只有在大量积累、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中,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学习中要积累语言.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课改的全面实施和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着一系列的改革要求。作为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语文教学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老师要注重学生的语言积累,加强语言方面的训练,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4.
阅读是学生重要的语文实践活动,只有加强阅读实践,才能真正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和说写表达,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小学阅读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儿童的阅读能力。养成认真读书的良好习惯。小学语文教学应该高度重视阅读,要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贯穿到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中去,使学生能在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读中感知、感悟,受到情感的熏陶。  相似文献   

15.
叶圣陶先生曾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语言学科的教学必须让学生多读才能培养他们的语感,使他们积累语言知识,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等。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全面提高自身素质,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指导学生阅读时明确读的目的,上好阅读指导课,注重阅读技巧,以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阅读,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使语文教学"读"占鳌头,使学生在读中感知,读中感悟、理解,读中抒情,读中积累语言,以切实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效率,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6.
阅读是学生重要的语文实践活动,只有加强阅读实践,才能真正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和说写表达,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小学阅读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儿童的阅读能力,养成认真读  相似文献   

17.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逐步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夯实学生的文化基础。首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写字习惯,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结合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独特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基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叶圣陶先生曾经这样理解语文素养:"国文教学的目标,在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植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写作文字的技能。"一个人的语文素养包括他的语文能力、语言积累、语文知识、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认知能力、人文素养等。积累并运用语言文字是语文素养的重要体现。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着眼以有效的策略指导学生积累语言,让学生在品味语言中激发积累的兴趣,在掌握方法中体验积累的乐趣,在运用语言中领略积累的妙趣。最终在积累语言中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9.
语言表达能力是指在口头语言及书面语言的表达过程中运用字、词、句、段的能力,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之一。小学阶段是学习语言的重要时期。在语文教学中要把握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加强语文实践,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一、注重语言积累  相似文献   

20.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语感是学生重要的语文素养之一,语文教学要充分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正如古人云:"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在阅读教学中,只有通过大量阅读,采取多种方法,为学生创造语言实践的机会,才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