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现代特殊教育》2020,(3):I0007-I0007
南京市盲人学校建校于1927年,是由陈鹤琴先生创办的国内第一所公立特殊教育学校。目前,学校已形成融学前教育、多重残疾教育、义务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本科教育以及社会培训为一体,办学功能覆盖教育、康复、职业训练和创就业指导的盲人教育体系,成为全国办学体系最完整的盲人学校之一。学校全面普及12年盲人教育,连续多年实现本市适龄盲童入学率100%,毕业生就业率100%;承担多项国家及省市级课题研究,参与多个中外合作科研项目;作为“南京市残障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指导中心”,为全市特殊儿童少年提供就业创业教育指导;作为“江苏省视障教育资源中心”“江苏省视障人员教育考试支持研究中心”,为全省视障儿童少年提供教育服务。  相似文献   

2.
伴随回归主流、正常化、一体化等融合教育思想的发展,在亚洲防盲基金会行政总裁陈梁悦明女士的倡导下,江苏省教育厅和南京市教育局依托南京市盲人学校,于2004年10月成立了江苏省盲人教育资源中心。  相似文献   

3.
南京市盲人学校的视障职业教育开办于1984年,截至目前,已在风风雨雨中走过了30年的发展历程.回眸30年视障职业教育的发展足迹,南京盲校在办学体系、课程建设、教学方式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无不以就业和实践为导向,以提升视障生职业幸福感为主线.30年探索与实践,不仅为视障职业教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为社会培养了一批批自食其力乃至自主创业的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4.
《现代特殊教育》2006,(6):F0002-F0002
江苏省盲人教育资源中心是在香港盲人辅导会行政总裁陈梁悦明女士努力和倡导下,由香港盲人辅导会及利铭泽黄瑶壁慈善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南京市教育局共同出资,依托南京市盲人学校于2004年10月成立的全国首家盲人教育资源中心。  相似文献   

5.
在各级教育部门的支持下,在几代南京盲校人的努力下,江苏省盲人教育资源中心从最初面向视障学生随班就读的指导中心,发展到如今面向社会视障群体的技能培训中心,一直不断摸索,不断实践,不断研究。在10年的具体工作中,我们遇到很多困难和问题,思考了很多解决的办法,也通过实际操作和运用,克服了一些困难,解决了一些问题,保证并推动了资源中心的工作持续有效地开展。  相似文献   

6.
学校名片,80年前,贮水山脚下,山东省第一所公立盲校——青岛市盲校成立。从1932年开办至今,该校已经走过了80年的风雨历程。从办学初仅有的几间平房,到拥有6千多平方米校舍;从原来只有小学、初中,到1987年成立山东省首个职业中专,1993年创办全国第一所盲人普通高中,2000年开始招收视多障学生,2005年成立全国第一个国家级盲人教育资源中心……青岛市盲校紧随时代发展的脚步,在不断的追求和探索中阔步前行。他们坚持"立足盲生,以人为本;补偿缺陷,发展潜能;健全人格,回归主流"的办学思想,致>>学校名片  相似文献   

7.
张贵建是南京市盲人学校的一位盲人教师,自1971年从事特殊教育工作以来,他先后担任了盲校小学语教师、中专和高职推拿专业教师和教务处副主任、主任等职务。30多年来,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和智慧倾注于特殊教育事业,热爱盲生,勤勤恳恳为盲生服务,工作认真,成绩突出,曾先后荣获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行知奖)、江苏省特殊教育先进工作和全国优秀特殊教育工作和全国“江民杯”特殊教育园丁奖等称号。  相似文献   

8.
武汉盲校为湖北省唯一的一所盲人学校,至今已创办82年,属我国办学历史悠久的几所盲校之一。学校地处洪山区,隶属洪山区教委管辖。 一部武汉盲校的发展史可以说是近代中国在一个历史侧面缩影,学校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解放前的30年可谓“风雨飘摇”;解放后到文革结束,可称之为“历经风雨”;改革开放后,学校的发展可概括为“走向辉煌”。尤其在“八五”、“九五”期间,武汉盲校在整个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大好形势下,实现了  相似文献   

9.
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前身为重庆市盲人学校,创建于1960年,2011年整体搬迁至南山风景区,是重庆市唯--所视障教育学校。学校现有教学班16个,教职工60人,学生236人,已形成集视障12年一贯制教育、康复训练和职业技能培训于一体的教育体系。学校坚持"为每一个孩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5月12日,2012年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盲人推拿大专班)单独招生考试在江苏省南京市盲人学校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29名视障考生参加了文化和专业科目的考试。据了解,该专业于2008年经教育部和江苏省教育厅批准,每年面向具有高中及同等学力的视障人士招生,  相似文献   

11.
《江苏教育研究》2012,(1):2-F0002
南京市南化第四小学(又称“怡园)建于1961年,目前以38个班。近1700名学生的办学规模跻身于江苏省实验小学行列。学校现为江苏省文明学校、江苏省健康促进金牌学校、江苏省首批特级教师王兰语文教育思想研究基地、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研究基地、南京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南京市怡然文化项目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12.
在不太长的办学历史中,南京市拉萨路小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赢得了较高的社会声誉。现学校一校三址,校园占地总面积达22000平方米,拥有69个班,3000多名学生,170多名教职工。学校先后被评为“江苏省文明单位”、“省科技特色学校”、“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创新基地”、“省信息教育技术示范学校”、“市先进教师群体”、“省信息技术特色学校”、“南京市优秀科研基地”。回顾近几年的历程,我们深感走智慧教育之路是学校自主发展的智慧选择。一、找寻“第二曲线”,打造智慧教育品牌在完成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原始积累”,跻身于南京市名校行列…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南京市樱花小学是陶行知创办的九所小学之一,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一直引领着学校的办学思想。2001年,学校确立了南京市“十五”规划课题“小学生自主实践教育的研究”,多层面开展“学陶”研讨活动,尤其在语文、数学学科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实践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取得了一些成效,形成了“学陶”的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的增长,贵州省盲教育也必须加快发展步伐。各盲校必须进行改革,在办学规模、办学条件和办学质量上有较大的突破。贵州省的盲教育集中在各所盲聋哑合校里,每所学校的盲生人数都不多,盲教育师资很难保证,很难形成完善的、高水平高质量的盲教育体系。所以,应该整合全省盲教育资源,集中办好一所独立设置的盲教育中心学校。中心盲校的教育体系应完善,着重发展职业教育和初中阶段以上的教育。  相似文献   

15.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从学生实际出发,关注其个性发展和潜能优势,体现了“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的职教思想。江苏省南京市盲人学校基于盲生的学习特点和专业发展需要,通过推进盲校中职针灸推拿专业“理实一体化”课程与教学改革,有效提高育人质量,为盲生的职业发展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现代教育论丛》2009,(10):F0003-F0003
江苏省南京市白云园小学建校于世纪之交的2000年5月,座落于美丽的南京河西新区。“养德”、“率性”、“谐乐”是学校办学的核心理念,她虽然是_所年轻的学校,但是取得的成绩却是斐然的,学校先后被评为江苏省实验小学,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江苏省绿色学校,南京市小班化示范学校、南京市青年文明号等多项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南京市春江第二幼儿园是江苏省优质幼儿园,2017年开始探索实施融合教育,以“一起玩吧”幼儿园融合教育支持系统建设为抓手,推进课程建设、资源建设,深化社、家、园联动,努力为特需幼儿提供优质、适合的教育。2019年春江二幼成为雨花台区铁心桥街道学前融合教育资源中心。  相似文献   

18.
《中国德育》2015,(5):81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科学园小学成立于2003年,坚持"服务文化——适性教育"的办学理念,服务师生成长,满足家长社会需求。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集体""中国教育学会课程改革实验学校""南京市科普教育示范基地""南京市星光基地学校"等称号。学校形成了以机器人、跳绳为品牌的科技教育、体育特色,拥有近200m~2的机器人活动中心。2009年以来,先后组织学生到丹麦、土耳其等国家和我国香港地区参加国  相似文献   

19.
“江宁高中教师发展学校”由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与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联合举办,创建于2005年5月。她以江宁高级中学为基地,以在职培训为手段,在实践中根据该校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开展培训。她不是一所独立设置的专门学校,而是依附于江宁高中的场地和设备、与教育科研机构联合、体现明显的实践取向、拓展学校教师教育功能的教师在职校本培训的形式。[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南京市后标营小学自1997年创办以来,始终坚持科学的教育发展观,彰显学校科技教育特色,努力建构充满生命活力的和谐校园,办学效果明显。2005年9月,学校被白下区政府命名为“科普教育示范基地”。2006年6月,被南京市教育局、团市委等六单位批准为“科技、模型”少科院。2008年、2009年先后被评为“南京市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和“江苏省航海模型运动活动基地”。2010年,荣获首批“全国模拟运动指导站”和“南京市科普教育示范基地”等多项称号。2011年,被命名为“白下区科技教育示范学校”。2012年,荣获江苏省体育局和省航协授予的先进单位称号。2013年8月,被家国体育总局授予“科技体育传统校”称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