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阅读导航】 《高老头》发表于1834年,是巴尔扎克最优秀的代表作之一。这篇小说深刻地反映了当时法国的社会状况,最能代表巴尔扎克批判现实主义的艺术风格。在这篇小说中,作者第一次使用他创造的“人物再现法”——让一个人物不只在一部作品中出现,还在以后的作品中连续不断地出现,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人物性格形成的各个不同阶段,而且使一系列作品构成了一个整体,成为《人间喜剧》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正> 一八八八年,恩格斯在给哈克奈斯的信中一方面指出:“巴尔扎克在政治上是一个正统派”,“他的全部同情都在注定要灭亡的那个阶级方面”,另一方面又肯定了巴尔扎克“违反自己的阶级同情和政治偏见”,“看到了他心爱的贵族们灭亡的必然性,从而把他们描写成不配有更好命运的人”,“他经常毫不掩饰地加以赞赏的人物,却正是他政治上的死对头,圣玛丽修道院的共和党英雄们。”恩格斯由此得出,“现实  相似文献   

3.
早在三年前,有个学生问我,在《守财奴》中,巴尔扎克对葛朗台的称呼有好几个,为什么一会儿用这一个,一会儿又用另一个?仔细一看,巴尔扎克在小说中刻画葛朗台时,以葛朗台、老头儿、他、箍桶匠、好家伙等名称交替使用,使人读后不由自主地惊呼:好家伙,他葛朗台老头这一个箍桶匠!这确实是一个有趣而耐人寻味的问题. 首先,这是巴尔扎克在小说创作中的自觉追求.巴尔扎克总是在人物的性格与其称谓之间寻求某种契合,某种隐义联系,因而非常重视人物的命名.据戈日朗在《巴尔扎克怎样给人物取名字》中回忆:巴尔扎克在动笔写作一部中篇小说前,曾  相似文献   

4.
吴翠翠 《文教资料》2012,(33):121-123
《红房子旅馆》是巴尔扎克收在《哲理研究》中的一篇小说。小说以讲故事的形式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良心问题”。小说中的人物普罗斯配、泰伊番、“我”以及“良心法庭”的法官们所体现的人性中的善恶问题值得深思。巴尔扎克认为人性中有恶的存在。但仍然有向善的倾向。  相似文献   

5.
《守财奴》节选自巴尔扎克(1799年——1850)的长篇小说《欧也妮·葛朗台》。巴尔扎克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卓越的代表.最主要的作品是卷帙浩繁的小说总集《人间喜剧》,其中最重要的小说有《高老头》、《幻灭》、《农民》、《贝姨》和《欧也妮·葛朗台》等。一《欧也妮·葛朗台》写于1833年,属于“风俗研究”的“外省生活场景”。小说人物不多,结构简单,但对社会的揭露和批判却深刻有力,艺术上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巴尔扎克对它感到“很满意”,认为是他“最出色的画幅之一”。小说的故事发生在波旁  相似文献   

6.
作为最早的“巴黎乡巴佬”,巴尔扎克对巴黎这座城市的怨恨构成了他精确想象的驱动力,“人人都是性格面具”则是其重要发现,也是其人物被赋予木偶般特征的前提条件。他的作品具有某种音乐意味,而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面向则构成了其历史的复合体。贪婪、对金钱的渴求和向上爬的狂热进入到资本主义的体系之中,这也是巴尔扎克小说中高布塞克们、拉斯第涅们、伏脱冷们永不停歇的动力。与其说巴尔扎克“反映”了这个世界,不如说他是以局外人的怀疑重构了这个世界,因此,他的现实主义以现实的缺失为基础。马克思认为“巴尔扎克曾对各种各样的贪婪作了透彻的研究”,但巴尔扎克对现实关系的深刻理解与马克思的经济分析恰恰相反,他是通过盲打误撞的观相术来把握资本主义社会的主流趋势的。而当恩格斯说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切左拉”相比他更喜欢巴尔扎克时,这只意味着巴尔扎克比左拉更少拥有现实的因素。在《幻灭》中,吕庞泼莱由一个满怀文学抱负的热血青年变成一个小白脸是值得深思的,而巴尔扎克的发现之一则是作者和所写内容的非同一性。  相似文献   

7.
文章就法国作家司汤达的小说<红与黑>中的主人公于连和巴尔扎克的小说<高老头>中的人物拉斯蒂涅进行比较,简明阐述了这两个人物的人生经历和命运的抉择,从而以点带面地揭示了那个时代的社会本质.  相似文献   

8.
文章就法国作家司汤达的小说《红与黑》中的主人公于连和巴尔扎克的小说《高老头》中的人物拉斯蒂涅进行比较,简明阐述了这两个人物的人生经历和命运的抉择,从而以点带面地揭示了那个时代的社会本质。  相似文献   

9.
巴尔扎克是西方现实主义大师,在中国新旧文学交替的时代,他的《人间喜剧》传进中国,对我国现实主义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鲁迅惊服巴尔扎克小说写对话的巧妙。他们在塑造人物、提炼典型上有相似的追求、相同的手法和相通的感受。茅盾则不仅在创作方法上,而且在创作主旨和总体风格上都和巴尔扎克有相通的地方。茅盾尊巴尔扎克为“写实主义的先驱”,折服于他“洞瞩一切”的“锐眼”。他们的创作都具浓厚的历史趣味和历史意识,重视社会全貌和历史全景的再现,都以经济为切入点来深刻解剖社会。巴尔扎克的现实主义艺术还深深感染了路翎、胡风、端木蕻良、周立波、王蒙等一代代中国作家。  相似文献   

10.
巴尔扎克在他的小说总集《人间喜剧》前言中说,一个作家如果只会“严格摹写现实”,只能成为一个或多或少忠实的画家,“可是,为了得到凡是艺术家都渴望的赞词,不是应该进一步研究产生这些社会表现的多种原因,寻出隐藏在广大的人物、热情和故事里面的意义么?”巴尔扎克所说的“意义”是指作品的思想感情、教育功能、审美感受,类推以后,我们发现它也“隐藏”在诗歌《氓》与《采薇》中的“人物、热情和故事里面”,读者透过“典型化”的真实的生活感受到美。  相似文献   

11.
巴尔扎克为《巴黎杂志》创刊号写一部中篇小说。小说所描写的主人公是一个有天才的人,过着不安定的生活,受着奸恶贪婪者的欺诈、剥削,最后死于饥饿和贫困中。巴尔扎克为了给这个人物找一个和他命运相称的名字,苦苦思索半年,仍然毫无结果。他相信小说人物的姓名不能硬造,只能去发现。有一天,他走在巴黎的街上,突然发现有张广告牌上写着一个裁缝匠的姓名——马卡。他豁然开朗,就以  相似文献   

12.
奥诺利·巴尔扎克(1799—1850)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艺术大师。马克思生前非常推崇他,认为他是欧洲文学史上“超群的小说家”①。他的名字同曹雪芹、列夫·托尔斯泰等齐辉,将永远彪炳史册。巴尔扎克留给我们的历史遗产——包括96部小说的庞大的《人间喜剧》,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是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对于这样一位在创作实践和创作理论上作出巨大贡献的非凡人物,我们的研究还很不够。半个多世纪前国外有人指出世界观对创作方法起决定作用,但论述有绝对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13.
巴尔扎克是十九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将自己的作品定名为《人间喜剧》。《人间喜剧》包含着一部封建贵族的没落衰亡史和一部资产阶级的罪恶发迹史。二者是有机联系,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一九三四年发表的《高老头》,是巴尔扎克的代表作,被称为《人间喜剧》的序幕。 小说以一八一九年底和一八二○年初为时代背景,以伏盖公寓和鲍赛昂夫人的沙龙为舞台,以高老头和拉斯蒂涅两个人物基本平行而又间或交叉的故事为主要情节,真实地勾画出波旁王朝复辟时期法国社会的面貌。 作者以极大的热情塑造了一个“父爱”的典型——高老头。虽然高老头和他两个女儿的故事是作者用心铺陈的主要典型事例,但高老头并不是小说的主人公,事实上本书真正的主人公是拉斯蒂涅,真正的主题是拉斯蒂涅的学习社会。  相似文献   

14.
巴尔扎克用人物形象作为容器来包容他那高深的思想。他描绘了人物的每一个细节,他的人物描写精确到即使被拍成电影也不会比小说里描绘得更生动形象。同时巴尔扎克是一个十分称职的雕塑家,他雕刻出的每一个人物都栩栩如生。本文主要以高老头为例分析巴尔扎克人物塑造艺术的四个方面: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的结合、虚实结合的辩证方法、丰富的修辞方法、典型人物的个性化。  相似文献   

15.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1799—1850)是法国最伟大的现实主义小说家,在世界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声誉。另一位法国文学大师雨果在巴尔扎克的葬礼上这样说道:“在最伟大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第一等的一个;在最优秀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最高的一个。”法国著名的文艺批评家和文学史家泰纳在其《巴尔扎克论》中评价道:“巴尔扎克跟莎士比亚和圣西门三人形成了我们所知道的关于人性的最丰富的文献馆。”自然主义小说大师左拉也将巴尔扎克誉为“天才的创作家,未来文学最强有力的工匠。”巴尔扎克以庞大的作品总集《人间喜剧》,为…  相似文献   

16.
《中文自修》2006,(4):F0002-F0002
巴尔扎克(1799-1850),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他一生创作了96部长、中、短篇小说和随笔,总名为《人间喜剧》。其代表作《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等,展现出了多姿多彩而又发人深省的世间百态。巴尔扎克的小说在结构方面匠心独运、不拘一格,常常出人意表; 在人物刻画上善于将集中概括与精确描摹相结合,以生动的形象来反映各色人物复杂的内心本质。他自己就曾雄心勃勃地宣称:“他(拿破仑)用剑开创的事业,我要用笔完成。”100多年来,他的作品传遍了全世界,对世界文学的发展和人类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马克思、恩格斯称赞他是“超群的小说家”、“现实主义大师”。  相似文献   

17.
巴尔扎克为《巴黎杂志》创刊号写过一部中篇小说。小说所描绘的是一个有天才的人如何过着不安定的生活,受着贪婪、奸险的人的欺诈和剥削,最后死于饥饿和贫困。巴尔扎克为了给这个人物找一个和他命运相称的名字,苦苦思索了半年,仍然毫无结果。于是他断定小说人物的姓氏是不能硬造出来的,只能去发现它。他的一位好友给他提供  相似文献   

18.
被马克思称道为“对现实关系具有深刻理解”的巴尔扎克,通过他的《人间喜剧》,以编年史的方式,描绘了法国资产阶级在其上升时期,即在一八一六年至一八四八年这一时期内,如何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各个领域里,逐步取代封建贵族的统治地位的过程,“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巴尔扎克抓住“金钱”这一体现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特殊商品”,塑造了一系列具有鲜明个性的“庸俗的、满身铜臭的暴发户”的典型,深刻揭  相似文献   

19.
在文学创作中,任何一个作家的创作手法都不是单一绝对的,被公认为现实主义大师的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小说创作中就不乏有浪漫主义成分的存在。本文通过对小说《改邪归正的梅莫特》的分析挖掘了巴尔扎克小说中的浪漫主义色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怪诞的故事情节;(二)渗透作者强烈主观性的理想人物;(三)超自然成分的加入。  相似文献   

20.
项羽这个历史人物,究竟是农民起义的领袖,还是没落贵族的代表?史学界早有争论。特别是“四人帮”横行时,他们大搞影射史学,把农民起义领袖的评价问题,纳入了所谓“儒法斗争”的轨道,使项羽的形象遭到很大的歪曲。在粉碎“四人帮”后的今天,学术界纷纷冲破“禁区”,就一系列学术问题展开百家争鸣。本文拟就项羽的历史地位问题,谈谈个人的肤浅看法。项羽出身于楚国的旧贵族,能否成为农民起义领袖,这个问题,历来是一个争论的焦点。我们认为,评价历史人物,阶级出身不是主要的标志。列宁曾经说过:“马克思主义的绝对要求,就是在分析一个社会问题时,都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因此,我们对于项羽的评价,首先应看他所处的历史时代,把他放在秦末整个局势所表现的主要矛盾中来进行分析,从中探讨他是怎样参加反秦斗争的,在秦末农民大起义中他又起过怎样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