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人说,孩子是一张白纸,需要我们去填充;有人说,孩子是一幅多彩的画,需要我们去仔细欣赏;我说,孩子是一本书,需要我们去用心解读。因为每个孩子都是一本个性独特的书,只有用心去读,才可以读懂。  相似文献   

2.
有人说,孩子是一张白纸,需要我们去填充;有人说,孩子是一幅多彩的画,需要我们去仔细欣赏;我说,孩子是一本书,需要我们去用心解读.因为每个孩子都是一本个性独特的书,只有用心去读,才可以读懂.  相似文献   

3.
孩子是一本书,是我们成人永远也读不完的一本书。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我们要读好孩子这本书,读懂孩子这本书。只有读懂了孩子这本书,我们才能更好地对他们进行有效的指导和教育。那么,究竟怎样才能读懂孩子这本书呢?  相似文献   

4.
大家都说钻研教材,读懂教材难,但我觉得要渎懂孩子的心更是难上加难了,俗话说得好:“人心如海”,更何况是50多名孩子的心啊.  相似文献   

5.
侯登强 《师道》2009,(7):112-113
读吴非老师的《前方是什么》,知道了他对孩子的那份细腻的关爱和痛彻心扉的担忧。他说:我喜欢孩子.特别是那些刚刚会说话的小孩子,看着他们清澈的眼睛.捧着他们白白的小手,我的心灵常常会有一种震颤.我的眼睛会莫名其妙地湿润……吴非老师何以流泪?我想那是他已经用心读懂了孩子的美好.读懂了孩子的伤与痛。  相似文献   

6.
吴非老师的<前方是什么>,知道了他对孩子的那份细腻的关爱和痛彻心扉的担忧.他说:我喜欢孩子,特别是那些刚刚会说话的小孩子,看着他们清澈的眼睛,捧着他们白白的小手,我的心灵常常会有一种震颤,我的眼睛会莫名其妙地湿润……吴非老师何以流泪?我想那是他已经用心读懂了孩子的美好,读懂了孩子的伤与痛.  相似文献   

7.
<正>作为一名教师,我常听家长抱怨"孩子越大越不听话""成绩不好还不让说",这些抱怨反映出家长面临难以读懂孩子、难以走进孩子心灵的教育困境。为了能够读懂孩子,我认为家庭和学校双方需联合起来做出以下努力:一、做孩子成长的知心人家长和教师都希望让每一个孩子做最优秀的自己。学特长、请  相似文献   

8.
读懂儿童     
有专家说,儿童是读不懂的。我同意这种说法,我们确实不可能完完全全地"读懂"某一儿童,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放弃读懂儿童的努力。事实上,读懂儿童也是有各种层次的。有的人可能刚好读"反"了,有的是四分之一懂,有的是二分之一懂,有的是四分之三懂,有的是十分之九懂。虽然没有百分之百的"完全"懂,但我们在越来越懂儿童。这样的努力,是不能用"儿童是一本读不懂的书"来否定、放弃读懂儿童的。怎么算"读懂"儿童?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如下是我的一些理解。  相似文献   

9.
正课堂是师生心灵对话的地方,只有读懂了学生,我们的对话才会畅通,孩子们的思维才能激活。所以,课堂上要用我们的眼睛去观察,用我们的心去聆听,读懂孩子们的语言、心理、思维,真正找到孩子思维的盲点和误区,用我们的智慧去点燃孩子们思维的火花。在教学《圆柱的认识》一节时,我有所体会。下面是两次教学的对比。在上课的前一天,我把本节课的预习提纲发给了学生,其中学习准备中有以下两点:1.准备一个圆柱形的  相似文献   

10.
有人说孩子是一张白纸,需要我们去填充,你要什么就填什么,红的、黄的、绿的、蓝的,或者花的;有人说孩子是一幅多彩的画,需要我们仔细去欣赏,是美、是丑、是新、是旧,只怕我们的欣赏水平不够。我要说孩子是一本书,需要我们认真去研究,用心去解读。多年的幼教生涯告诉我,尽管孩子这本书不易懂,但只要我们用心去读,还是可以读懂的。一天邻居家的孩子园园(系化名,下同)迈着不太稳定的步子在院子里跑来跑去,突然跑到我的面前,用勉强让人听得懂的话对我说:“阿姨,给我一个好东西。”我两手伸进衣袋里,摸来摸去实在拿不出什么…  相似文献   

11.
十几年的教学生活,使我养成了读学生眼睛的习惯。每个人都有一双眼睛,而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从这里可以读懂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我喜欢看人的眼睛,读人的内心,而学生们眼睛中幼稚、天真的童话世界,是我最喜欢读的。每天早上,我都会早早来到教室,等待着一个一个孩子踏着铃声走进来。有的孩子眼睛里充满了欢笑,有的孩子眼睛里充满了兴奋,有的孩子眼睛里是忧郁,有的……我不放过每个孩子的眼睛。我走到眼睛充满欢乐的孩子面前,用温和的目光看着他:“告诉老师,今天早上干什么了,这么高兴?”孩子就会笑起来,快活地告诉我今天早上的高兴事儿。而我,会…  相似文献   

12.
正优秀教师都具有两种非常关键的智慧,即解读教材的智慧和解读学生的智慧。毫无疑问,解读学生的智慧是教师教学智慧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一、读懂孩子的认知起点,理解宽容作为一名自认为还是很有爱心的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有的孩子我读到了吗?读懂了吗?不禁想起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两则故事:故事一:一元钱在儿子两岁半时带他到公园玩,儿子说:"妈妈,我想吃虾条。"为了从小锻炼他的胆量和勇气,我便说:"你去问问多少钱一袋?"一会儿他高兴地跑回来  相似文献   

13.
读懂孩子     
有人说,孩子是一本书,一本丰富的书,一个多彩的世界。的确,现在的大人不懂小孩的事,总感觉孩子的内心世界变化无常,让人琢磨不透。其实,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活生生的个体,就如同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孩子,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见解。因此,别小看每一位孩子,每位老师都要认真地读懂他,要细致地研究他。首先,要了解每一位孩子学会走近孩子,和孩子们交朋友,是了解孩子的前提。作为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地架子,蹲下身子,和孩子一起谈心,互相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了解孩子地喜怒哀乐,了解孩子的年龄特点,时…  相似文献   

14.
“新基础教育”在努力读懂教师。叶澜老师曾经说:她一直在努力理解教师,读懂教师教学行为背后的东西。——李家成《追求真实的生命成长—对“新基础教育”价值取向的体悟》1999年9月,我校作为“新基础教育”推广性发展性实验校加入了“新基础教育”的研究实践中;2004年9月,我校被确定为“‘新基础教育’生命·实践教育基地学校”。回顾几年参与“新基础教育”实验研究走过的路,我们深深感受到校长读懂教师的重要意义。正是在读懂教师的过程中,我们的学校才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一、为什么要读懂教师?1.为了让教师读懂学生。让教师学会掌握学生…  相似文献   

15.
树,总是沉默在我们的视线里。每一片叶、每一朵花、每一颗果,每一次吐芽、每一次繁茂、每一次落叶,都是它在讲述季节更替、生命与成长的体会。静静去听、去想,读懂树语,领会成长的真谛。  相似文献   

16.
期中考试刚刚落下帷幕,学生就来找我,说:“老师,这次考试数学试卷蛮难的.有些题目,我连题意都没有读懂,我怎么做题……”我说:“你们先说说看是哪些题,我们共同分析读不懂题意的原因,找出问题的症结,然后再寻求怎样才能读懂题意.”  相似文献   

17.
读懂父亲     
在我的记忆中,我的父亲是一个古板和寡情的人,几年来,我们父女之间从未认真地沟通过,也从未面对面地谈过心。我见他,甚至总有一种惧怕的感觉,但终于有一天,在烈日下,我读懂了我父亲。  相似文献   

18.
各位家长,你是否问过自己:我懂孩子吗?我要给孩子一个怎样的未来?有专家认为,一般情况下,孩子生理上的成长是必然的,而孩子是否能发展自己各方面的潜能,继而有所成就,很大程度上在于家长的教育,所以教育专家建议各位家长:首先,要读懂你的孩子。●爱孩子先懂得他的需求做母亲的都说孩子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所有母亲都会毫不犹豫地说:“我爱我的孩子。”但如果摸不透孩子的心思,不了解一定年龄的孩子特定的需求,你表达爱的方式就可能不到位,到头来孩子也接受不了你的爱。例如一个小孩和另一个小孩发生矛盾后大哭,妈妈以为哭的症结是小孩间的…  相似文献   

19.
《思想理论教育(上半月综合版)》2011,(19):F0002-F0002,F0003,F0004
有心理专家认为,“有十分幸福的童年,常有不幸的成年”。这是因为很少遭受挫折的孩子长大后会因为激烈的竞争和复杂多变的社会而感到痛苦。让孩子读懂挫折的美丽,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学会分析和处理问题,真正“长大”,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责任。  相似文献   

20.
刘萍 《师道》2007,(12):59-60
父母是我们生命的源头,生命的根。当一个人读懂了父母,读懂了一个历史一个时代在他们身上的投影,他就会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