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父母必读》2010,(1):95-95
那天,我和儿子上街买东西,回来的时候.东西掉到了地上,我就叫儿子帮我捡起来。他很听话,立刻帮我捡了起来。我马上对他说“Thank you。”儿子愣了下,然后说:“5Q。”  相似文献   

2.
不知怎么的。也许是妈妈在怀我的时候经常吃黑米吧,总之,我一生下来就特别黑,这也让我惹上了不少烦恼。有一次,妈妈带我去二舅家串门。刚进房门,二舅便问我:“小朋友,你在非洲有亲戚吗?”我知道他什么意思,立刻朝他翻起了白眼。他们叫我吃饭,我也爱理不理,谁叫他们说我黑呢?  相似文献   

3.
许丽 《师道》2005,(8):39-39
一个网友讲了这么个故事:“外甥读小学。某日老师讲解曹冲称象的故事,讲完后,就问,曹冲聪明吗?我外甥回答得很坚决:不聪明!老师很吃惊,就不让他继续发言。按课程继续进行……放学的时候,老师没有忘记我外甥别于他人的回答,把他叫到了办公室,问,为什么曹冲不聪明?我外甥的回答是:他也真笨的。干吗要用石头?人站上去不是很好吗?还不用搬来搬去的!老师当场傻了。”  相似文献   

4.
一天,大孙子放学回家,兴致勃勃地来找我,说要让我猜“谚语”。我问是什么“谚语”,他说:“‘八仙过海’是什么?”我说:“是‘各显神通’。”他问:“那么‘十五个吊桶打水’呢?”我说:“那叫‘七上八下’。”他说:“这些‘谚语’你都知道?”我说:“这些都是人们经常说的。不过,这不叫‘谚语’,这叫‘歇后语’。”  相似文献   

5.
外甥的名字     
外甥还未出世的时候就张罗着起名字了,尤其是姐夫又看书又翻字典的。后来姐说:”是男是女还不知道呢。瞎忙活。”姐夫脖子一歪:“准说不知道,儿子,肯定是儿子!我一定给我儿子起个最好的名字,咋说是瞎忙活呢?”姐夫那豪气冲天的样子把姐逗乐了。名字还未起好,外甥就来了。“儿子,我的儿子!”欣喜若狂的姐夫恨不得向全世界宣告。那几天在路上不管遇见谁,他都笑眯眯地冲人家一笑,一点头,让不认识的人愣半天。外甥从医院回到家,姐夫就更忙了:炖鸡,熬稀饭,洗尿布,还时不时逗逗他的儿子。凡事都亲力亲为,就把起名字的事搁下了。  相似文献   

6.
李红梅 《班主任》2013,(7):63-64
昨天,堂妹领着她的儿子志浩到我家,让我指点一下孩子的语文作业。我这个外甥今年上小学五年级,很机灵,见了我便大姨长大姨短的,眉飞色舞,嘴皮子很溜儿,非常可爱。但一提到语文作业,他立马撅起了小嘴,十分不情愿的样子。我询问原因,堂妹一脸愁苦,唉声叹气,低声告诉我:“还不是他语文老师吓的。”我不明其意,堂妹解释说,自从上学期换了语文老师,志浩的语文成绩就直线下降。她说,一天上午,语文老师打电话叫她到学校去一趟,她急忙赶到学校,才知道是志浩没有完成背诵任务。  相似文献   

7.
外甥在县城一所重点小学读二年级。开学初,教他们的刘老师退休了,接手的是一位三十五六的青年教师。姐姐向我介绍说“:听说新老师是一位‘名师’,教学水平特别高,好多家长都花钱找关系把孩子往他班送。”姐姐一脸兴奋,仿佛遇到了救世主一般,因为外甥的语文成绩一直不太理想。我也暗自庆幸:但愿如此,这样也省得我在暑假为他补课了。期中考试过后,我们都在期待奇迹发生。外甥带回试卷,一看,七十四分。姐姐急得眼泪都快掉下来了,我只好安慰她“:别急,咱们得找找原因。”我把试卷从头到尾仔细看了一遍,发现问题确实比较严重,书写乱七八糟,许多常用的字都不会写,很明显,基础知识学得不扎实,阅读就更别提了。我有些纳闷,人们不是说“强将手下无弱兵吗”?我决定到学校去找老师谈谈。不巧“,名师”不在,我就随意和其他几位老师谈了谈,对其中的缘由有所了解:这位语文教师确实是位名师,课上得精彩,拿过市级、省级公开课奖,也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现在名气大了,人也忙了,经常外出参加活动,有时一去就是好几天。他不在的时候,学校就安排其他老师看班,让经常在写论文,准备发言稿,安排外出的公开课等,长此以往,学生成绩不滑坡才怪呢!原因基本上搞明白了...  相似文献   

8.
3岁以后,孩子变得越来越“不听话”和执拗:你让他上床睡觉他说“我还要读书”,你请他结束洗澡他甩给你一句“不”,你叫他吃饭他说他不饿……总之,孩子有一段时间总是与我们闹别扭似的。我的女儿Angel就是这样。我有点头疼,有时甚至有些恼怒。这真是考验父母耐心与智力的时候。所以,我们得把做父母当成一项伟大的事业来做,善于运用我们的智慧,用斡旋战术与他们“斗智”,打一场“持久战”。“斗智”第一法:事先作约定事先和孩子来个约定,可以帮孩子做好心理准备,让他承认游戏规则,事到临头时他就能理所当然地接受。比如今天,Angel已经在澡盆…  相似文献   

9.
一位一年级教师在教儿童练习“我到…去…”口头造句的时候,一个学生造句说:“我到台湾去。”这就引起了哄堂大笑。有的转过头对他说:“咦?哈哈!你还到台湾去呢?”有的谈着:“他还到台湾去呢!好玩哩!”课堂纪律乱极了,他的脸庞也被笑得一阵红一阵白,呆呆地站著。这位教师很冷静地(实际地楞住了)叫大家停止了嘲笑,接著说:“大家不要笑,他还有话呢!”  相似文献   

10.
咱们的吴舟有个毛病,就是不论什么人让他办事,他都要说“等一等”。譬如说吧,爸爸叫他:“舟舟,可以做作业了!”他就会毫不犹豫地马上回答:“等一等!”爷爷说:“舟舟,你去把垃圾倒掉!”他也立马会说:“知道了,等一等!”妈妈说:“舟舟,快来洗脸!”他总是说:“等一等!这就来!”如此这般,什么事都不会马上做,总要等一等。至于说要等多少时辰,那就只有天知地知、你不知我不知了。  相似文献   

11.
生病的外甥     
鲁本大叔到一个大城市去看他惟一的姐姐玛丽安,他们一起沿着城市的街道往前走,来到了一个小旅店前。“我们待会儿再走吧,”鲁本对他姐姐说,“我想停留一会儿,问候一下我那生病的外甥,他就住在这个旅店。”“好吧,”玛丽安回答,“你看,我就没有什么让人操心的外甥,我要赶紧回家。下午我们还能继续观光。”鲁本大叔听完了大笑。请问鲁本大叔为什么会大笑?  相似文献   

12.
电话进我家     
小时候,听大人们说打电话,我总以为是电话不听话,就要“挨打”。一天,听妈妈说去给远方的舅伯打电话,我便闹着跟妈妈去,一睹怎么个“打法”。走了很远,才到了王书记的家。(当时只有他家有电话)。只见妈妈用指头在电话机上快速拨动着,我想:就这么个“打”法?正在这时,只听见电话“嘟———”的响起来,妈妈见我一脸新奇地望着电话机,便把话筒递给我,说:“跟舅伯说说话!”我赶紧拿起话筒,大声地叫:“舅伯……”但始终听不见对方的声音,我慌了,以为是自己的大嗓门把电话叫坏了!妈妈见了,说我把话筒拿倒了,惹得在场的人大笑。从那时起,我多么想自…  相似文献   

13.
我做什么事都要说“等一会儿”。这不,今天爸爸又让我写作业,他说了3遍我才极不情愿地去写。写着写着我就开起了小差,我想:如果能有个等一会儿的国家,里面的人做什么事都要等一会儿,那我就不会挨骂了,该多好啊!我想着想着,忽然,从天花板里钻出一个身体很胖、眼睛小小的小人。我吓了一跳!忙问:“你是谁?从哪里来的?”他朝我摇摇手说:“等一会儿,我先在你床上睡一会儿。”说着,他竟然真的睡着了。过了好长时间,我实在忍不住了,叫醒他,胆怯地问:“你叫什么名字?从哪里来?”他慢吞吞地说:“我叫‘等死人’,从‘等一会儿国’来。”“‘等死人’,…  相似文献   

14.
圣诞欢歌     
“舅舅,圣诞快乐!上帝保佑你!”一个声音高兴地说。斯克罗吉的外甥已经到了。“呸!”斯克罗吉恼怒地说。“骗人的东西!”“圣诞节是骗人的东西!舅舅,你当然不是这个意思吧?”他外甥说。“我就是这个意思,”斯克罗吉说,“你为什么管它叫‘快乐’的圣诞节?你太穷了,根本快乐不起来。”“哎,”外甥笑着回答说,“你为什么这么生气?你很有钱,不该不高兴啊。”“我当然生气,”舅舅回答说,“当我生活在一个满是像你这种蠢人的世界里,你说‘圣诞快乐’!但圣诞节是什么?不过是一个让你大把花钱的日子,这时你会发现你老了一岁可财富却没有增加半点,而…  相似文献   

15.
手足     
外甥上小学二年级,那天在我家看到《三国演义》的漫画书,突然抬头问我“手足之情”是什么意思。我说:“就是兄弟之间的感情。”他又追问:“那为什么叫手足而不叫别的呢?”我一下子被问住了。妻子走过来对他说:“比如你妈妈给你生了一个弟弟或妹妹,你们每天睡在被窝的两头,你的手就碰到他的脚,他的手也会碰到你的脚,这就是手足呀……”妻子这番合情入理的解释,倒使我想起了自己小的时候。我在家最小,有大姐、大哥和二姐。冬天为了节省热水,我们几个孩子往往同时洗脚。脚盆本来就不大,四双小脚挤在里面,满满的。很快,四个人就闹开了,搅起水花,…  相似文献   

16.
我爱看孩子们玩玩具。他们插好玩具总要用小手捧着走到我的面前,我也总要趁机表扬他们两句。有一天,王玮小朋友捧着他插的玩具给我看:“曹老师,看我插的飞机!”我一看,就不由自主地笑了。因为这架飞机根本不像飞机,连机翼都没有,他竟然也叫“飞机”。这时,张博小朋友跑来让我看他插的飞机。“你看,这样才像飞机,”我指指张博的飞机对王玮说,“飞机应该是长‘翅膀’的。”边说边给他的  相似文献   

17.
“受贿”     
我曾经受过“贿”,你相信吗?一提起那事,我的心里就不是滋味。今天说出来给大家敲敲“警钟”,让大家引以为戒。那天早上,老师叫组长检查家庭作业,我这个“七品芝麻官”也开始“执法”了。我先检查了几个同学的作业,都很不错。当我走到王小飞面前时,他装出一副可怜巴巴的样子,说:“我没带,下午再拿给你看,不要告诉老师好吗?”他边说边鬼鬼祟祟地从口袋里拿出一袋牛肉丝,趁大家不注意时塞给我。我一见,心想:这可是我最喜欢吃的东西,收下吧?可是让老师知道就死定了。我犹豫不决地说:“不行,我……我不要。”王小飞在我耳边嘀咕道:“没事儿,别人…  相似文献   

18.
爸爸是我最亲近的人,怎么会讨厌呢?不信,我就说几个他办的“好事”给你听。先说吃饭的时候吧,不管你想不想吃,他总爱往你嘴里塞菜,你们说我能乐意吗?再说洗脚的时候吧,我自己会洗,他偏偏来帮忙,好几次碰到我的伤口,你说他不是好心办坏事吗?爸爸,如果你能让我自己做自己的事的话,你就不再是“讨厌”的爸爸$江苏省江都市双语实验小学二年级@王点  相似文献   

19.
龙冬玲 《家长》2022,(1):43-44
<正>用精彩的现实“充实”孩子们的头脑,用饶有兴趣的活动“占领”孩子们的肢体,让他们走入现实,爱上生活,用对现实生活的热爱“挤压”对手机虚拟世界的渴望。家长巧把控,“坏事”变“好事”2005年,从小寄养在我家的外甥8岁了,看别家的孩子都上了各种各样的兴趣班,我也想给他报一个。因为看着他天天在纸上涂鸦,于是我就领着他到了美术班,可只上了一节课,外甥就不想学了。邻班的孩子正在学电子琴,让他进去参观一下,他说乱糟糟的太烦人,  相似文献   

20.
奉献     
事业求精进 生活马大哈 欧阳自远是江西吉安人。他出生的时候,母亲难产折腾了一天一夜;最后,医生只好用产钳把他钳出来。这时在侧房的舅舅刚好读到《论语》中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舅舅就给外甥起名叫自远,舅舅说:“这孩子出生这么难,肯定是来自遥远的地方,就叫他‘自远’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