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许普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3):181+183-181,183
近些年高职院校规模发展迅速,提升教学管理水平,推进教务管理信息化进程,是目前高职教务管理改革创新的重要突破口。本文从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的主要内容着手,并结合教务管理信息化的实践经验,探讨了教务管理系统如何在教学管理活动中更好的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
我国许多高校已建立了适合本校特点的学分制,学分制的发展和完善需要加快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加快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是提高教学管理水平的迫切要求,是高校教学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建立高效、科学、规范的教务管理信息化系统.  相似文献   

3.
成人教育教务管理的信息化已经成为教学管理模式创新的趋势,教务管理信息化是实现教学管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本文深入分析了当前成人教育教务管理系统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当前成人教育教务管理系统信息化建设提出了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4.
为适应高校发展趋势和提升教学管理水平,应该加速推进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进程。本文从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着手,结合我校的教务管理信息化实践,探讨了教务管理系统在教学管理中的作用,以及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适应高校发展趋势和提升教学管理水平,应该加速推进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进程。本文从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着手,结合我校的教务管理信息化实践,探讨了教务管理系统在教学管理中的作用,以及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李哲 《大学教育》2015,(5):177-178
教务管理是高校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高校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务管理信息化已经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必将对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当前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较多问题,对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新思路进行探索,相应的对策是更新理念,转变思路,树立信息化的教务管理理念;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完善教务管理二级管理模式;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教务管理系统功能;合理规划部署,加强教务平台整体建设,切实推进教务管理工作信息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基于网络的教务管理系统已应用于较多的高等学校,但由于各学校的办学规模和办学特点不同.教学管理制度也不尽相同,每个高校应该根据自己的管理制度构建符合自己特点的教务管理系统.才能使高校的信息化工作稳步推进,从而达到提高学校办学效益的目的。本文将以暨南大学的网上综合教务管理系统为实例,探讨如何构建具有侨校特色的教务管理信息化模式。  相似文献   

8.
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教学管理水平,应该加速推进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进程。本文从推进教务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入手,认真分析了现阶段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教务管理工作的现状,提出了改进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教务管理是高校教学管理中极为重要的工作之一,教务管理信息化能准确、及时地反映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应以教务信息化建设为契机,以信息技术推动和促进教学管理体制改革。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高校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提高,作为高校核心业务的教务管理也从最早的单机系统逐步向C/S系统及C/S与B/S结合的多模式系统发展。在现阶段,云存储、高可用系统、社区网络、移动计算等新技术层出不穷,教务管理信息化也面临升级、推陈出新以适应新  相似文献   

10.
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提高了教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然而,随着教务管理信息化工作的逐步深入,一些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本文从教务管理信息化对高校教学管理的重要性入手,分析了高校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进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12.
13.
通过官方统计数据分析了西部高等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在信息时代为西部高等教育带来的发展机遇以及教育信息化的软件系统的解决方案和措施。从分析中可知信息化教育可以加快西部教育的发展,解决西部教育存在的许多问题,缩小与东部发达地区的教育差距。  相似文献   

14.
Educational psychology courses should be the best taught courses on college campuses given that its instructors and textbook authors are resident experts in learning and teaching. More specifically, we contend that educational psychology courses should adhere to six principles. Educational psychology courses should: (a) be driven by teaching models, (b) integrate theory and practice, (c) provide opportunities to practice teaching skills, (d) present an integrated model for instructional planning, (e) prepare teachers to teach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f) help students learn. We surveyed practicing teachers and analyzed current educational psychology texts and found that these principles are not upheld. We report on the principles, our findings, and how an educational psychology course that upholds these principles might be developed.  相似文献   

15.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analyze on-campus and online PhD programs in educational technology-related fields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particular, it sought to evaluate the most common program titles; core, elective, and research courses based on program curricula. The research design was quantitative content analysis and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six different sources. The study found 44 institutions offered campus-based degree programs and four offered online degree programs in educational technology-related fields with 27 different program titles. In addition, 324 core courses, 157 elective courses, and 260 research courses were further analyzed.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most common program titles were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Learning Design and Technology,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Learning Technologies, Instructional Design and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al Technology. The most common core courses were Instructional Design, Advanced Instructional Design, Curriculum Theory, Needs Assessment, Internship in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Instructional Systems Design, and Theories of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The most common elective courses were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Foundations of Distance Learning, Educational Foundations, and Message Design. The most common research courses were Quantitative Methods, Qualitative Methods, Qualitative Research, Educational Research Methods, Multivariate Analysis, Introduction to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Education, and Mixed Methods. Furthermore, this study provided discussion and implications for current study as well as recommend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相似文献   

16.
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高师教育类课程设置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等师范院校教育类课程存在着课程设置结构不合理、内容不完善、教育实习效果不佳等问题。主要原因是课程设置倾向于"学术性"以及受科学主义与工具理性的深层次影响。高师院校设置教育类课程应当充分考虑基础教育与师范教育改革的实际需要,应有利于职前教师培养与在职教师培训的一体化进程。通过设置条件性课程,提高师范生的基础教育理论素养,增强教育研究意识;通过设置实践性课程,开展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培养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感和专业技能,从而提升其专业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7.
教育理论性课程是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师范生的培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知识转型所引发的对教育理论知识作为科学知识的合法性质疑,理论性课程招致不同类型的"无用"指责。实际上,教育理论性课程蕴含着对师范生理论素养形成、思维能力提升以及专业情操陶铸的独特价值。对理论性课程价值的解读,应当建立在对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关系的理性审视之上,超越狭隘的"实用性"追求,将目光放在长远的"人"的培养上。  相似文献   

18.
高师美术教育专业教育观念与教学内容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下,美术文化再次受到应有的重视.但我国现在尚未建立完备、合理的美术教育体系,教育观念与教学内容相对滞后.高等美术教育专业选择恰当的教育价值观念和教学内容、方法,建构合理的美术教育体系,直接关系到我们的美术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事业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教务管理是高校教学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的主要渠道。目前,柔性管理方式已成为教务管理发展的特色与趋势。运用柔性化管理流程和柔性化服务改进高校教务管理方式,可从去程序化、多渠道教务工作培训、科学化的组织激励和服务式文化等四个方面,提升高校的教务管理运行效能,促进人才培养,建立健全高质量的教务管理体制,共同实现高校管理目标。  相似文献   

20.
教务管理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教务管理是教学质量的基本保障。本文分析了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基本特点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做好教务管理工作的建议,为教务管理工作的创新与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理论和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