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隶属不同语系的英语和汉语有诸多差别,两种语言的被动语态的使用更是不同。相对汉语而言,英语的被动语态使用更为普遍,所以无论是中西文化交流还是翻译实践都常常涉及到英语被动语态的汉语翻译问题。那么,如何在尊重英汉语差异的前提下,恰到好处地翻译英语被动语态句呢?本文拟在英汉对比的范畴内,探讨英汉被动语态的各自特点和英语被动语态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2.
英语是用来进行国际交流的主要国际语言,英语的学习与翻译日益受到重视.笔者主要介绍了英语中被动语态的运用范围,英语被动语态的汉译的几种方法,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  相似文献   

3.
被动语态被广泛地运用在英语商务信函和英语合同中,比起主动语态,被动语态使语气显得更加委婉、含蓄以及客观许多。在汉语中,被动语态一般使用的比较少。所以一般在翻译英语的商务信函与合同的过程中,主动语态通常都被翻译为被动语态,再进行适当的语言修饰,从而保证翻译之后的文章流畅通顺。  相似文献   

4.
被动语态是一个大家都熟悉的语言现象,也是英语、法语和汉语中所共有的语言现象.本文通过分析比较得知英语、法语和汉语的被动语态在句法上有很多差异.正确地掌握英语、法语和汉语中的被动语态的异同,可以使人们的第二语言习得和跨文化交际更加有效,这使得对这三种语言的被动语态的比较研究变得更加有意义.  相似文献   

5.
马亚鸿  韩丽 《考试周刊》2010,(30):103-103
英汉两种语言由于词法结构、语法结构和修辞手段的差异,在翻译过程中,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的使用情况往往是很不同的。英语中被动语态的使用范围非常广泛:凡是不必说出主动者、不愿说出主动者、无从说出主动者或是为了便于连贯上下文等场合都可以使用。汉语中也有被动语态,但使用范围相对而言要狭窄得多,也不像英语中那样有固定或比较统一的构成形式。因此,在翻译英语的被动语态时应尽量译成汉语的主动句,必要时亦可译成各种形式的被动句,有时也可译成无主句。本文正是以英语中被动语态翻译为例来讨论翻译技巧对于此类翻译实践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被动语态在英语中的使用频率相当高,而汉语中则以主动语态为主.这是因为两种语言分属不同的语系,必然在语言结构、表达习惯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译者在将英语译成汉语的时候一定要兼顾两种语言的特征,忠实、通顺地进行翻译.本文认为,绝大部分英语被动句都可以翻译成汉语的主动句,而有的则可以保持被动形式.本文通过具体的翻译实例提出了几种可行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7.
钱伟 《英语广场》2023,(11):27-30
被动语态在英语中的运用十分广泛,尤其是在表达较为客观的文体中。而汉语因受到意义和形式的限制,被动语态相对较少。鉴于英语被动语态使用普遍,汉语被动语态使用受限这种语态上的差异,本文提出译者在翻译英语被动语态时,需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来解决这类难题。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中国和外国的交流日益频繁,中英的对比研究也引起了更多学者的关注。英语和汉语都有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但是英语中被动语态的使用更为常见,如何把英语的被动语态更为灵活和自然地译成对应的汉语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通过分析《呼啸山庄》的两个译本(杨苡和方平),讨论英语被动结构的翻译方法,在考虑到中西方文化、语言、思维方式的差异的基础上进行翻译,从而促进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9.
英语被动语态的翻译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被动语态的翻译是英语学习者经常遇到的问题。由于语言习惯的不同,英语被动语态使用非常频繁,呈现出多种表现方式,也是英语学习者在翻译中经常遇到的难题。要解决好这个难题,除了要掌握一些习惯译法外,还要掌握一定的技巧。  相似文献   

10.
语态是指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这两种语态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由于文化差异,使用情况是不尽相同的。在翻译中应注意语态的翻译。本篇主要根据汉语特点,谈论将英语被动态译成汉语的一些规律及方法,以助于实践中对英语被动语态的翻译。  相似文献   

11.
《学周刊C版》2016,(25):243-244
英汉两种语言都有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英语的被动语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语法现象,在英语中使用得非常普遍,由于西方英美语言文化的主要内涵就反映在被动语态中,因此掌握好英语的被动语态对学好英语至关重要。汉语善用主动语态,把中国语言文化的精髓表现得淋漓尽致,因此了解中西文化差异以及英汉两种语言的语态特点,对学好这两种语言意义更加重大。  相似文献   

12.
英汉两种语言中均有主动句和被动句,由于两种语言自身特点的差异,英语中的被动句使用率远远高于汉语。因此,在英汉翻译过程中,对英语被动语态进行恰当的转换显然是必须的。本文将以《呼啸山庄》两个中译本的对比研究为基础,对一些常见英语被动句及其汉译方法进行分类探讨,以期通过直观的翻译实例,使读者对英语被动语态的汉译策略有更深刻的体会,从而对英汉翻译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法律语言的准确性与客观性,被动语态在法律英语中的广泛运用是不可避免的。法律英语中被动语态的运用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根据其特点可以使用不同的翻译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14.
科技英语翻译对不同国家的科技交流,以及社会的发展进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与普通英语文本相比,科技英语具有简练、客观、准确等鲜明特点,而这些特点也决定了科技英语中被动语态的大量使用。被动语态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存在不小的使用差异,因此译者在处理科技英语中被动语态的汉译时,不可拘泥于原文,要在深入分析理解原文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多种翻译方法,根据具体情况将其译为汉语中的被动句、一般的主动句、判断句或无主句。  相似文献   

15.
被动语态在英语中的使用频率极高,对被动语态的正确理解和翻译是众多英语学习者感到困难的一个问题。本文探讨了被动语态汉译中的语念转换问题,即被动语态转换到主动语态。并结合一些例句对相应的翻译技巧做了详细解说。  相似文献   

16.
在语言现象里,被动语态比主动语态用得少。在汉语里,被动语态就用得更少。很多被动的动作往往借助于具有被动意义的单词或是用主动语态来表达。然而,在科技英语中情况就不一样了。科技英语中被动语态用得特别多,恰好跟汉语中少用被动语态的惯用法相反。而且它与生活英语、文学写作的英语,在措辞造句方面,也有不同。既然英语被动语态用得多。汉语用得少,翻译时就不能一概采用所谓“语言等值”的顺译法,必须遵循旨在使不同民族沟通思想和文化的原则。根据汉语的语法和习惯,发挥汉语的优势。用规范化的汉语表达方式,忠实而恰当地反映出原作语言的真实涵义,使译文的形式与原文的内容辩证地统一起来,收到良好翻译的效果。笔者认为,可采用下列4种译法。  相似文献   

17.
李英鑫 《现代英语》2023,(18):108-111
英语中被动语态的使用十分普遍,尤其以科技英语为主。在多数情况下,为了让文本更为客观、正式、委婉,英语中的被动语态避免给人主观臆测或个人判断的感觉。汉语中被动语态并不常见,因为汉语的被动语态往往带有负面含义,对动作承受者来说,大多是不希望发生的事情。因此,译者在处理被动语态的翻译时,不可拘泥于原文,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灵活运用翻译策略。文章从功能对等的角度,通过实例分析英语被动语态的翻译策略,选取适合的方法进行翻译,以产出忠实、通顺的译文,实现功能对等。  相似文献   

18.
在英语语言中被动语态的使用范围很广。凡是在不必说出主动者,不愿说出主动者,无从说出主动者或者是为了便于连贯上下文等场合,往往都用被动语态。基于此,以英译汉中较为典型的被动语态翻为例,通过列举法、归纳法、实例法,就英译汉中被动语态的翻译技巧作以简要介绍,以期能够在翻译中减少时间,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何芳兰  黄琳 《考试周刊》2011,(34):131-132
英语中被动语态用得很广泛,而汉语中被动语态用得少。翻译成汉语时大多数的被动句可以按照汉语的语言习惯转换成主动句,若保留其被动语态,则除了译成汉语的"被"字句外,还可以使用其他含有被动概念的词语或句式替代。本文就英语被动语态的汉译表达法进行归纳,以便翻译初学者学习。  相似文献   

20.
在英汉互译中,英汉语言都有被动语态的使用和表达,由于文化的差异和使用的习惯不同,两种语言被动结构的意义和使用存在巨大差异。该文通过分析两种语言被动语态的异同,探索英汉被动语态在互译上的路径,以便提高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