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调查江苏某乡镇60岁以上农村老年人的营养健康状况并对其进行评价。对该乡镇1435例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身高、体重、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检查,并计算体重指数(BMI)评价其营养及健康状况。该地区老年人超重、肥胖、高血糖、高甘油三酯血脂和高胆固醇血症的检出率分别为40%、6.3%、22.0%、26.0%、11.3%,不同年龄和性别间也有差异。该地区农村老年人慢性代谢性疾病检出率较高,应加强该地区老年人的健康教育和有针对性干预,以减少肥胖和"三高"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肥胖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肥胖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93例患者,根据体质指数(BMD=体重/身高2,分为正常组20例(BMI<25),超重组33例(BMI≥25),肥胖组40例(BMI≥30).分别比较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结果:肥胖组与超重组2型糖尿病患病率(40.0%、27.3%)均高于正常组(10.0%).肥胖组与超重组之间2型糖尿病患病率无显著性差别.结论:肥胖是导致2型糖尿病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机关干部的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脂肪肝、体重超重的流行病学特点,以便预防和治疗。方法:选取赤峰市事业单位30岁以上机关干部的体检结果共1089例,按高血脂、高血压、脂肪肝、高尿酸、体重指数和性别、年龄分别分组,用统计学进行分析,比较各发病率之间的差异性。结果:(1)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体重超重和脂肪肝的患病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统计学有差异。(2)其中50-59岁年龄段体重超重、脂肪肝、高血脂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3)高血压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高。结论:高龄者应关注血压变化及尿酸变化,中青年应注意防治高血脂和脂肪肝、高尿酸及体重超重。  相似文献   

4.
田太锋 《中国教师》2014,(10):25-26
<正>超重、肥胖主要是体内脂肪(尤其是甘油三酯)积聚过多而导致的。小学生超重、肥胖不仅会导致高血压、高血脂和心脑血管疾病等,而且会造成他们自卑、运动能力差等不良状况。针对超重、肥胖的小学生,凤江小学积极采取了体育干预防治策略。超重、肥胖的判定,主要依据《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值分类标准》(见表1),其中,BMI(body mass index,体重指数)=kg/m2(体重  相似文献   

5.
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显示:我国中小学生部分体能指标继续呈下降趋势;超重及肥胖检出率继续呈上升趋势;视力不良检出率仍然居高不下。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原本在中老年人身上才出现的如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等与肥胖相关的病症,近年来在青少年身上也时有发生,患病年龄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与冠心病因果关系调查及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临床"三高"(即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与冠心病社区统计数据之间有无因果关系.社区寻觅临床"三高"引起冠心病之佐证;身体检测及问卷调查部分高危因素.方法:组成冠心病流调小分队,深入全市12个社区,调查对象为40岁以上中、老年人,调查年限为10个月:病史及高危因素问卷,测量血压(多次)诊断高血压,抽取冠心病患者血样普查血脂、血糖,心电图、负荷心电图及部分特殊检查诊断冠心痛.结果:社区拉网式检测79092人,占12社区总人口19.98%,抽取的中老年人占12社区的95.51%,综合各种资料诊断冠心病1682人(2.12%),疑似冠心痛2267人(2.89%),确诊及疑似冠心病患者总数中"三高"人员分别占53.02%(高血压)、51.04%(高血脂)、41.18%(高血糖),健康知识宣讲4次,冠心痛干预措施3项,电脑建档79092份.结论:统计数据显示高血压、高血脂与冠心病呈直接相关,高血糖及部分高危因素与冠心病呈间接相关,干预措施能减少冠心病症状频发.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合肥师范学院教职工身体健康状况,为校医院开展健康教育及预防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2年合肥师范学院教职工健康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参加体检的教职工中,检出率居前十位的疾病或异常依次为:体重超重(30.15%)、脂肪肝(29.21%)、高血压(20.49%),高血糖(19.20%),高血脂(16.84%),肝囊肿(11.31%),高尿酸血症(11.20%),慢性咽炎(8.60%),胆囊息肉(7.30%),肾囊肿(6.71%).男性的体重超重、脂肪肝、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胆囊息肉,肾囊肿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5岁以上教职工除慢性咽炎和胆囊息肉外,其余疾病或检出异常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45岁及以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高校教职工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不同年龄和性别存在差异,应加强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提高教职工自我保健意识,坚持定期体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压异常相关因素。方法:对某高职院校918名教职工体检血压异常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率为16.01%,男性多于女性;体重指数超标患者高血压检出率明显增高;高血压人群中吸烟者为29.93%,高血脂为65.31%,与正常血压人群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校教职工高血压与年龄、体重、吸烟、高血脂、高血糖、脂肪肝等密切相关。应对上述多重危险因素进行强化干预,以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宜春老年人超重、肥胖的患病水平以及肥胖相关因素,为预防和控制高血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某高校的离退休职工进行了体格检查和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300人,其中男性130人,女性170人,老年人超重患病率为19.3%(男性为20.0%,女性为18.8%);肥胖患病率为4.3%(男性为4.6%,女性为4.1%),男女之间超重和肥胖患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不同饮食习惯高血压患病率不同,高脂饮食者高血压患病率较高(χ2=8.046,P=0.005).体重指数及腰臀比分别与收缩压、舒张压呈正相关(r=0.403,r=0.165和r=0.275,r=0.131,P<0.05)结论:肥胖已成为危害宜春老年人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应广泛开展肥胖健康教育工作,使人们了解健康知识,树立健康观念,建立健康生活方式,以降低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瞿晟 《老年教育》2014,(12):52-53
<正>近日,美国某医学研究机构公布的一项研究称,美国人的身体越来越差,健康问题主要集中在50岁左右,肥胖带来的负面影响逐渐凸显,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疾病纷纷找上门。有关记者就此采访心内、消化、骨科等专家后发现,处在这一年龄段的中国人健康也不乐观。心脑血管疾病找上门心内科专家在出诊时发现,在心脑血管疾病方面,50岁确实是个节点,50岁以上得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