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滁州学院学报》2018,(3):125-127
产教融合背景之下,地方高校和地方媒体深度融合,培养适应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需要的高层次新闻传播专门人才,是高校和媒体双方谋求共同发展,实现双赢的必然趋势。就地方高校新闻教育而言,存在轻视通识教育,实验室建设基金投入偏少,高校和媒体合作还不够深入等问题。深化高校新闻教学改革,必须增开一些通识课程,进一步深入和媒体的交流、合作,新闻教育者也要创新新闻教育理念,适应媒介融合发展需要。借鉴"项目教学法"的理论和方法,以成果为导向,树立学生成果观,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2.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媒介融合成为新闻传播业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文章探讨了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新闻传播业和社会运作机制带来的深刻影响,梳理了数字化时代的新闻采编方式的变化和公共协商机制的变迁,深刻反思了技术决定论的思维模式,指出公信力才是众声喧哗生态下的生存逻辑,并对日益严重的数字鸿沟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3.
当前媒介融合时代已然到来,在这一背景下全媒体新闻人才成为适应时代要求的人才类型。全媒体人才即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核心的全面发展的复合型新闻人才,这就对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实践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应对时代挑战,强化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实践教学需要构筑课堂+实验室型、第二课堂+大棚车型、课堂+媒体型、课堂+项目型等实践教学形式。  相似文献   

4.
当前,"融媒体"时代背景下,复杂的媒介生态环境使新闻理论教学面临诸多现实困境,在如此复杂的媒介生态环境下,新闻传播学专业基础理论核心课程——《新闻学概论》课程教学,必然要顺应媒介生态环境的变化进行改革,以培养出适应"融媒体"时代的新闻应用型人才。本文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应对《新闻学概论》课程的教学模式及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与分析,并应用于当前《新闻学概论》课程教学实践中,提升《新闻学概论》课程教学水平,提高新闻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以促进新闻学专业学科建设及教学改革,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新闻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媒介融合已成为各界特别是新闻传播界的热门话题。媒介融合的趋势,对新闻的采访、写作、编辑、播放及新闻媒体的经营管理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势必对新闻传播从业人员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而作为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主阵地的高等院校,其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手段等都会发生变化。从媒介融合背景下传播学教学这个角度入手,探讨传播学教学的理念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多媒体与互联网技术健康发展的背景下,媒介融合逐渐成为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主要趋势,创新发展的方式能转变大众传播与新闻教育趋势,优化专业教学体系,扩宽教育范畴。而在融媒体背景下,新闻传播专业要想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率,就需要明确融媒体的发展态势,深入分析新闻传播专业教学在教学理念、课程体系及教学平台等层面所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较强的教学改革策略和方案,帮助学生更好地满足融媒体时代所提出的基本要求,推动自身健康地成长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发展背景之下,媒介融合成为了一个主流趋势。对于高职教育产业而言,媒介融合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能否顺应这一趋势成为了决定高职教育平台能否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以媒介融合下高职教育国内外发展现状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高职教育相关理论,探索大数据和"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教育平台的发展模式,从而找出媒介融合发展模式下教育产业发展中遇到的瓶颈,探索媒介融合发展模式下教育产业的新型发展路径与对策,包括教育资源整合,高职教育产业链延伸,优化网络化课堂等对策,更好实现高职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从而有助于推动整个教育产业更好地适应媒介融合的新趋势,促进教育资源的分配更加公平合理。  相似文献   

8.
全媒体时代,媒介融合加速,对新闻传播学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作为基础必修课的《新闻学概论》,需要以能力建构为核心,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发现、挖掘和展现新闻的综合业务能力。在分析《新闻学概论》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了看新闻、评新闻、改新闻和演新闻"四位一体"教学法。  相似文献   

9.
电视与网络媒体的发展使大众传播学研究对象的两种视域——传播渠道与认知主体之间的关系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媒介需要了解受众心理来适应变化,以更好地实现自己新闻价值和导向价值的功能;而受众也同样需要了解媒体的发展趋向,扩大自己的媒介权力,以在传播中更好地实现自我。  相似文献   

10.
媒介融合是当今媒介生态系统发展的基本趋势,按照传统模式培养新闻传播人才已难以满足媒介融合背景下多元化、融合化、整合性的传媒应用人才需求。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和学科课程设置必须适应媒介融合这一发展现实,突破以往专业方向和课程设置单一割裂的局限,建立跨学科、跨文化、跨媒体、更具开放性与兼容性的新闻传播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1.
随着媒介数字化的不断深入发展,对新闻传播学学科内各专业计算机技术应用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国内各高校近年来也对该教学与实验内容作了很大的改革,新闻传播类专业应结合本校本院教学实际,建立一套以数字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为核心的教学与实验方面的新体系,以带动整个新闻传播学类专业计算机教学与实验的发展。该文主要围绕计算机课程教学与实验的主体内容、数字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的定位及目前国内高校的开设情况、其他相关问题及其探讨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2.
媒介融合对整个媒介生态带来了颠覆性的变革,该趋势的出现对当今的新闻从业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需要顺应新媒体和传统媒体融合的大趋势,去打造中国新型的新闻教育模式——媒体融合型新闻教育模式,高职教育其专业设置、培养目标与市场的关系更为紧密,本文结合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新闻专业探索性实践经验,对媒介融合视域下高职新闻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从教育理念、课程体系、教学规划、师资队伍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职业素养是新闻工作者道德素质的基本体现之一,良好的职业素养是新闻从业人员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品质。随着时代转型,互联网渗透在新闻行业的方方面面,使得媒介融合成为一种时代趋势。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业正面临着巨大的变革和转型,其表达的手段和表达渠道更为多元化和复合化。本文旨在讨论在媒介融合的新形势下,新闻传播类学生应当具备怎样的职业素养,才能够适应在现代化飞速发展时期的媒介融合大背景下成为优秀的新闻工作者。  相似文献   

14.
实验教学在新闻传播学科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当今媒介融合的新形势下,高校新闻传播学科实验室的软硬件建设须适应传媒领域发展变革的新要求。该文在部校共建推动融媒体实验室建设,搭建融媒体实验教学云平台,结合学科特色建立有所侧重的融媒体实验室,推进新闻传播学科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等方面提供了新思路,用以培养更适合新形势的新闻传播学科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5.
一专多能是媒体融合时代新闻人才的核心素质。当下新闻教育在人才培养中存在一定误区,导致新闻人才出现"动手快,后劲不足"的问题。因此应当转社会本位教育为个人本位教育,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理念,在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前提下构建"目标——教学——服务"于一体的全方位的教育体系。在教学上,力求通过强调学生思维训练、强化新闻传播的新闻素养,以及加强全媒体素养与媒介融合意识,实现媒体融合时代新闻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在"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成绩与问题相随、机遇与挑战并存。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信息收集、选择、传递及接受的过程。我们应积极主动地迎接"互联网+"时代,将"互联网+"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在传播学理论指导下,运用传播学基本方法,正确分析与优化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要素,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走进、融入"互联网+"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17.
《滁州学院学报》2016,(3):61-64
在移动互联时代,新旧媒体的融合发展日益成为不可逆的趋势,传统媒体如何利用互联网的结构性力量来改变逐渐流失的受众市场和广告份额,不仅需要媒介运营理念的革新,也需要对新的媒介环境下的信息传受方式、用户关系的重新认识,并以此来重构传统媒体的渠道与内容,寻求传统媒体在"互联网+"时代的自身突围。  相似文献   

18.
基于媒介功能和内容生产的功能主义媒介融合范式逐渐向以数字技术为元技术平台的转化,将不同维度上的媒介重新整合为一体,形成一个全球化的、涌动的"网络社会"。媒介融合理念的衍变需要改变新闻传播学人才培养路径,基于此,拟从强化交叉学科培养模式、建立跨媒体实验平台、培养创业者型人才三个维度探析这一人才培养模式的转换路径。  相似文献   

19.
从传播学的角度考察了作为互联网新闻传播方式的延伸——手机新闻传播的发展历程和形式;从信源、信息、信道和信宿四个角度对手机新闻传播和互联网的新闻传播进行了比较,发现手机新闻传播在信源的公信力,信息的信度和信道的效度上较互联网都有优势。最后还探讨了手机新闻传播必将走上新闻和媒介融合道路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随着媒介的高速发展,社会生活与新闻与传播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新闻传播学的教育成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成为培养新闻传播后续人才的关键路径。本文主要通过对新闻传播学教育中的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探索,寻求了这一学科教学的实践规律,强调了应当特别注重实验教学的科学定位和关注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