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由于今年中日两国就钓鱼岛的归属问题存在争议,部分在华日企缩小规模等因素,为日语专业学生的就业增加了一定的困难。作为日语专业的学生,为更好地走进社会,就该为激烈的就业竞争做好充分准备。本文将基于某高校日语专业的就业数据,对日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进行分析,旨在为日语专业学生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7,(96):179-181
本文以合肥学院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例,基于日语专业毕业生和日本企业等机构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合理性进行探索。从毕业生调研发现培养方案中部分课程的设置、课时分布、学期安排等有诸多疑问;从企业调研发现日语专业毕业生的不足以及社会需求的人才状况等,这些与日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有着一定的差距。因此通过本次调查给日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日资企业在中国的投资规模逐年缩小,直接导致对日语人才的需求减少,不少地区开始出现专业日语人才就业难的现象。并且,日企对日语人才的需求也出现多元化倾向,对单纯的日语翻译人才的需求逐渐降低,而技术型、管理型、财会性、销售型等有日语基础的多元化人才受到绝大多数日企的青睐。与由各高校统一组织的千篇一律的就业指导相比,日语专业教师熟知日本企业文化,对日企的面试、笔试等流程相当了解,日企的发展动态、日企的用人需求变化等也是教师在教学、科研工作中不断调查和研究的对象,在指导日语学习者顺利进入日企工作、提高毕业生适应日企工作岗位的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探讨根据市场对日语人才需求的变化来建立合理的就业指导体系就成为我们日语专业教师的一大课题。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飞跃发展,来华投资的日资企业骤然增多,但日语学习者的增速要远大于日资企业的增速,市场供大于求,致使高校日语专业毕业生就业面临严峻的挑战.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已成为高校日语专业的工作重点之一.本文对河北省内有四年制日语本科专业的典型高校进行了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并对涉日企业进行走访,调研企业的用人需求,在分析影响高校日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相关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前日语专业毕业生的供需矛盾极为突出,企业对日语人才的需求减缓,要求进一步提高,如何使学生符合日企的人才需求标准,是高校商务日语教学亟需解决的课题。本文从近年来日企人才需求的变化出发,概述了中国目前商务日语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教学实践,就商务日语教学的课堂改革提出了一些粗浅的意见。  相似文献   

6.
蒋新桃 《惠州学院学报》2015,35(1):113-116,120
通过对惠州学院日语专业08、09级毕业生的就业跟踪调查和企业的走访调查,分析珠三角企业对日语人才的需求现状,探索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复合应用型日语人才的培养模式,以期为构建日语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参考,更好地为社会输出符合经济发展需要的毕业生。  相似文献   

7.
随着日本企业大量进入中国以及国内一些企业对日贸易的增加,中日经济交流活动日趋频繁,对日语人才的需求也不断扩大.但传统的专业日语教学与高职学生的需求和对学生的实际能力培养之问存在一定的差距.从高职日语专业学生的学习状况以及社会和学生的自身需求来看,高职日语教学还存在不少值得探讨的问题和改进之处.  相似文献   

8.
应社会需求,设有日语专业的高职院校纷纷开设了商务日语专业,但是该专业创立时间较短,课程建设存在着一些不足和弊端,且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这就对高职日语教师敲响了警钟。分析商务日语专业学生的招生及就业形势需完善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9.
针对高职院校商务日语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以高职院校商务日语专业应届毕业生和日语人才用人单位为调研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收集并分析影响商务日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因素,从人才培养目标、综合素质培养、实践课程改革、校企合作、职业资格证书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提出提升高职院校商务日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高校日语专业的快速扩招使得日语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备受关注,本文分析了日语专业人才的需求特点,指出目前高校日语教学的主要问题,从促进日语毕业生顺利就业的视角探讨了高校日语教学改革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近年,中国国内的日企在笔试阶段采用日语作文测试的企业呈现出增多的倾向。为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许多教师在写作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对日语专业学生的作文写作进行相应的指导。笔者通过此文介绍了就职日语作文的题型,说明了就职作文的评阅对象的独特性,提出了相应的基础写作策略,在此基础之上阐述了和其他竞争者拉开差距的提高策略。  相似文献   

12.
顾杨妹 《教育与职业》2012,(21):102-103
近年来,日语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也开始面临就业难的问题。面向企业培养应用型日语人才还存在着就业岗位的实用性需求增大,师资力量配备尚未完善等问题。本文旨在探索面向企业的应用型日语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市场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现在的日企或合资企业不仅要求中职毕业生能够熟练掌握日语相关工作技能,更要会用日语与管理人员直接沟通、交流。这种需求无疑对中职院校的日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分析中职学生的学习现状与中职院校日语教育的现状入手,结合日语教学经验,提出以"就业"目标为导向,以兴趣培养为突破口,通过多种教学形式,营造"爱说、敢说"的口语学习氛围,以掌握满足就业要求的口语能力,并培养学生形成以"自我完善"为目标的自学动力。  相似文献   

14.
武汉市的高等教育发达,高校林立。其中,大部分高校开设有日语专业。那么,武汉的日语人才就业状况究竟如何,需求量有多大,发展前景如何?在汉的日系企业需要怎样的日语人才?本研究通过对高校和企业的走访调查,广泛地、多渠道地搜集各种信息、数据,从企业需求、学校的培养方向等方面,通过数据说明武汉地区日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相似文献   

15.
面对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笔者以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通过调查历届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分析当前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同时分析当今社会和企业对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情况,进而发现其中存在的差距。为市场营销专业建设和对学生的培养模式创新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由于日语学习者的突然增多,致使地方高校日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及就业质量明显下降,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已成为地方高校日语专业的工作重点之一。通过对当前地方高校日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的问卷调查,得出地方高校日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已经前景堪忧,并在分析影响地方高校日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的相关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7.
互动型商务日语课程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大批日资企业涌入中国,日资企业对精通日语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随着人才供给的大幅增加,人才录用标准也越来越高。高职商务日语专业的毕业生需要具备较高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才能顺利进入日资企业就业。作为商务日语专业的核心课程的“商务日语”,在教学实践中,要积极探索互动型商务日语课程的教学模式,采用可视可听的多媒体教学,以及能发挥学生主动性的情景会话等互动型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的日语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8.
根据我国近年来高等师范毕业生就业统计进行分析,英语专业学生职位需求变化很大,企业岗位需求数与毕业生数量的差距、市场职位技能要求与毕业生知识结构差异是造成师范类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不理想的成因。这就使严峻多变的就业市场对高等师范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保留师范英语特色,结合商务英语特点,构建双向型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具备更加有力的市场竞争力成为当下研究的重点。文章从这一角度来阐述高等学校特色教育专业下的双向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由于大量日资企业在华撤资,导致日语专业人才的就业率不稳定,甚至很多高校的日语专业毕业生面临失业的危机。为了提高日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通过对沿海地区民族高校日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得出培养综合型日语人才的对策和措施,即学校要合理安排课程以适应市场需求,大学毕业生也要自身提高综合能力。只有把目标以单一的语言能力培养,转变为以复合型人才为核心的综合能力的培养,才能使日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20.
随着就业形势的严峻,高考人数的减少,招生越来越来困难,以及高职院校日语专业培养模式的滞后,培养出的毕业生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高职日语专业生存和发展越来越艰难。如何培养出市场需要的实用型日语人才,提高日语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是摆在我们高职院校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针对高职院校如何应对当前的困境提出了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