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七台河发电公司成立于1995年10月.1999年,公司首届企业文化研讨会召开,提出了"人为本、力为源、法为矩、德为先"的企业精神和"凝聚产生力量,团结诞生兴旺"的企业口号,这是公司对企业文化的第一次粗略提炼.  相似文献   

2.
金昌是祖国的镍都,造就了在全国都独具特色的工业文化,具备形成具有强烈地方特色的工业文化旅游品牌的基础。但目前存在着工业文化旅游的产品过少,吸引力不足、宣传力度不大、基础设施配备不到位、专业人才缺乏、对"镍都精神"的总结提炼不够等一系列问题。为有效利用金昌镍都工业文化旅游资源,加快金昌产业多样化发展,应着力做好工业旅游产品、宣传力度、完善基础设施、组建人才队伍和深化"镍都精神"的提炼等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在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如何坚定地走出一条文化自信的道路,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摆在了重要的位置。齐鲁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其文化精神内涵丰富,一直以来它对于中华文化的发展、中国人的行为习惯、人格塑造都有重要的影响。该文充分挖掘齐鲁文化中的美德因子,在总结现在齐鲁文化融入高校美德教育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将齐鲁文化融入高校美德教育,探索相应对策,有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现传统文化在美德教育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作为上海中心城区之一的静安区,建设文化特色区既要借鉴纽约、伦敦、巴黎等全球城市的精神文化,更要凸显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并渗透于城区文化规划、设施建设等方面;在阐释"文化特色"的基础上,提炼了静安文化特色的四大元素,形成了静安"城市建筑文化形态中西合璧、商业文化时尚高端、休闲娱乐文化品牌多样、社区文化繁荣和谐"的战略定位。  相似文献   

5.
齐鲁文化的道德传统在当今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诸多不适应甚至制约现代经济、社会和人的发展的一面。具体表现在它浓郁的酒性特征、蕴涵较多的民粹主义思想因素、对山东各方面制度的现代化的阻滞和对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强化。齐鲁文化精神传统的现代提升和创新发展,需要我们正视和反思这些消极因素。  相似文献   

6.
大学精神文化越来越成为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行为层面的文化是易于模仿和移植的,只有大学精神文化才是最深刻、最持久的大学之魂和个性品质。本文就大学精神文化与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关系入手,分析当前大学精神文化对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影响,以探寻大学人如何提炼培育现代大学精神文化,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之道。  相似文献   

7.
城市形象对外传播的文化策略就是在城市形象元素的资源库中提炼、发掘与扩散能体现城市精神的地脉和文脉,为城市形象对外传播提供身份性传播内容和传播形式。城市文化是城市形象的根,是城市形象本质的抽象、积淀和塑造。  相似文献   

8.
“一山一水一圣人”代表的是山东文化的精气神,“山”和“水”体现的是齐鲁自然文化,而“圣人”则更多地代表齐鲁文化的人文一面,是齐鲁文化的精髓所在。山东以传播孔子文化为己任,注重传统思想与现代观念意识和世界文化的融合,推进孔子文化产业的发展,创新对外传播内容和手段,加大“请进来”和“走出去”的力度,在推进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接轨融合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芦苇·根文化是辽河油田欢喜岭采油厂采油作业一区在长期的工作中提炼升华的基层企业文化,映衬着奉献、纯朴的精神与理念,是采油一线员工勤奋向上的精神支柱,是新时期发扬企业文化软实力的有效栽体.  相似文献   

10.
开放精神是明清晋商的鲜明特质,也是山西历史发展的不竭动力,提炼明清晋商文化中的开放基因,有益于增强山西人的文化自信。弘扬明清晋商的开放精神,是山西打造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的宝贵财富,更是造福周边地区、增强山西影响力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1.
党群部门作为企业思想工作的主体,在安全文化建设中,尤其是在深层精神文化建设中,通过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总结、提炼、倡导和强化,把企业安全文化所确定的价值观,全面地体现在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和员工行为之中.文章对党群部门在安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必须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炼具有当代价值的精神标识,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题中之义。与时俱进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精神标识,它是建立在生生日新的世界认知基础之上,要求具备自强不息的主体自觉,践行革故鼎新的治理追求,拥有见几而作的行动理性。与时俱进的文化精神可以促成产生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顺天应人的时中意识、勇猛精进的自强意识、止于至善的进取意识。  相似文献   

13.
"文化中国"这一观念的最早提出者是一批马来西亚华侨生,第一次被成功地运用于学术之功当推韦政通,将其发扬光大并成功运用于学术实践的系傅伟勋,杜维明则是"文化中国"论说在英语世界的弘扬、宣传者,张岱年、方克立等一批学者则是"文化中国"理念在国内学界的提倡者。我们应该利用"文化中国"理念做足文章,弘扬中华文化,加强精神纽带,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优秀传统。  相似文献   

14.
企业文化,或称组织文化(Corporate CUIture或Organizatjonal Culture),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是一个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中倡导、积累,经过筛选提炼形成的,是企业的灵魂和潜在的生产力,是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举措。企业文化固然源于企业发展的长期积累,比如石油企业文化中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就是对历史的继承,体现出了企业文化建设的历史性。与此同时,我们也总结发现。在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企业领导对企业文化的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文章结合福建石化集团的具体情况论述了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内容和步骤.强调企业文化建设应该注重提炼、形成以企业精神为灵魂的价值观念体系,导入企业形象识别系统,实施现代企业形象战略.  相似文献   

16.
提炼感恩理念 企业感恩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通过长期实践所积淀起来的企业与国家、企业与社会、企业与客户、企业内部人与人之间的感恩之情、感恩之行的总和。在当前电力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如何以文化建设为着力点,为供电企业改革和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栖霞市供电公司基于六方面的原因,提出了“感恩文化”理念。  相似文献   

17.
孙爱军  吕晓霞 《职业圈》2012,(4):110-111
提炼感恩理念 企业感恩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通过长期实践所积淀起来的企业与国家、企业与社会、企业与客户、企业内部人与人之间的感恩之情、感恩之行的总和。在当前电力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如何以文化建设为着力点,为供电企业改革和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栖霞市供电公司基于六方面的原因,提出了“感恩文化”理念。  相似文献   

18.
临沂市是山东省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地级市,也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在特色的红色地域文化氛围下,临沂市总工会红建设和培育新时代职工文化和精神风貌中把沂蒙红色教育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9.
城市精神作为城市的灵魂和城市形象建设的依托,它的提炼和传承对于城市发展尤为重要。本文追根溯源,挖掘涪陵历史文化,深入探究涪陵城市精神的源起及传承,以期丰富涪陵城市精神方面的研究,为涪陵的城市发展助力。  相似文献   

20.
近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司马云杰先生撰写的五卷本《中国精神通史》第一卷由华夏出版社出版。此为司马先生继"文化价值哲学三部曲"、五卷本"大道哲学通书"等专著之后,又一部令人称道的力作。全书以中国文化历史的三次大开合为构架尺度,叙述第一次开合的精神史。"中华民族的根本精神发端于伏羲,积蓄于炎黄,大备于唐虞,经三代而浩荡于天下",[1]第一次开合,以伏羲、炎黄、唐虞为本原时期,夏、商、周三代为中正时期,晚周为逸出时期。全书共十六章,前八章"溯源",叙述上古及三代文化精神的发展:以远古岩画、图腾崇拜、自然崇拜、神话巫术、宗教祭祀为载体,人类的生命意识经历了自天道精神至祖先精神的觉醒;此后伏羲、炎黄时代人文精神的发端,推动了唐、虞时期华夏民族国家的建立;夏文化之正德、厚生、利用,殷商文化之虚静、深厚、仁爱,周文化之刚健、中正、典雅,形成了中国历史上难以超越的"黄金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