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驻藏大臣制度是清朝政府在西藏最有效的施政工具,不论是堪平内乱、抵御外辱,还是抚恤百姓、维护宗教等其作用功不可没。作为治理边疆的一种措施,驻藏大臣制度发挥了它的历史作用。总结有关驻藏大臣制度的研究成果,对当今中央管理西藏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牛小燕 《文教资料》2006,(18):187-188
松筠是清朝乾隆、嘉庆、道光时期的一位封疆大吏,曾出任过军机大臣和各部尚书,还先后担任过库伦办事大臣,驻藏大臣,伊犁将军等职,为清朝的边疆建设做出了杰出贡献。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对松筠的研究状况,为认识和研究松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和瑛(1740~1821),字太(?),是有清一代的诗文家。原名和宁,为避道光皇帝旻宁之讳,后改和瑛。额勒德特氏,蒙古镶黄旗人。乾隆三十六年(1771)进士。嘉庆七年(1800)在山东巡抚任上时,因误勘全乡张敬礼冒考一案,被革职谴戍乌鲁木齐。这一年除夕在哈密接到诏命,以兰翎侍卫衔充任叶尔羌(今新疆莎车)办事大臣。第二年十月间调为喀什噶尔(今喀什)参赞大医。嘉庆十一年(1806),曾被任命为吏部侍郎,但回程至凉州(今甘  相似文献   

4.
自 18 8 4年 11月 16日 (旧历甲申年九月二十九日 )清政府决定建立新疆行省 ,至今已有 12 0年的历史。设置新疆行省 ,是清政府巩固和发展西北边疆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 ,它对于加强国家的统一和内地与边疆的联系有着深远的意义。一、新疆建省的历史背景新疆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区 ,达 15 0多万平方公里 ,将近中国陆地总面积的六分之一。“新疆”一词最早出现于光绪初年 ,本意是“新收复的疆域”。自西汉时期开始 ,中央政府就设西域都护管辖新疆地区。到了清朝 ,乾隆三年 (173 8年 )设哈密办事大臣 ,二十四年 (175 9年 )设乌鲁木齐、阿克苏、乌…  相似文献   

5.
新疆的锡伯族是1764年(清乾隆二十九年)西迁军民的后裔,主要分布在察布查尔、巩留、尼勒克、霍城、塔城、乌鲁木齐、伊宁等县市,总人口1982年统计为27364名。220多年来,他们为开发和建设边疆做出了不朽的贡献。一 1755年(乾隆二十年),清政府最后戡定准噶尔部贵族发动的分裂祖国的叛乱,相继又于1759年(乾隆二十四年)平息南疆大小和卓之乱,至此,清政府完全统一新疆天山南北。接着,清政府为确保新疆地区的行政管辖和军事防守,在新疆设立了“总统伊犁等处将军”  相似文献   

6.
清代以和宁《西藏赋》、徐松《新疆赋》等为代表的边疆舆地赋创作兴起。新疆独特的风光吸引了众多赋家的眼光,今人吴丰培辑有《新疆四赋》。就《天山赋》一文,从作者、内容、文学特色等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7.
在清代诗人和瑛坎坷的一生中,新疆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尤其是诗人谪居西域时期,新疆成为诗人诗歌创作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在和瑛的诗歌中,表现有关新疆的诗篇占其全部诗作的18%,足以证明新疆对和瑛诗歌创作的影响。以和瑛新疆相关诗歌为研究对象,再现诗人出入新疆的活动情况,通过其对新疆统一风云的追述,新疆具体风物的描绘,进而探究这些因素对诗人诗歌作品内容、情感和诗人心态的影响,从而论证新疆这一特殊地域与和瑛诗歌创作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伊江汇览》的成书时间应为乾隆四十一年,而非目前学界所认为的乾隆四十年。《清高宗实录》记载的格绷额与该书的作者格琫额是同一人,他于乾隆三十年以佐领职衔来新,乾隆三十四年擢升协领。任职伊犁期间,为伊犁将军差委多项工作,四十一年授为副都统,升任库尔喀喇乌苏领队大臣,后调任塔尔巴哈台领队大臣。五十二年,任和阗领队大臣,在任期间因向当地伯克贪索财物被革职拿问,五十四年二月被乾隆帝下令诛杀于和阗。因当时新疆不具备刊刻条件和作者的宦场亡命,所以《伊江汇览》未能刊行。  相似文献   

9.
信息窗     
应届大学生择业新热点:志在边疆来自全国人才市场首届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供需洽谈会的信息表明,94年应届大学生申请去边疆省份的人数明显增多,尤其是自愿去西藏、新疆、甘肃、广  相似文献   

10.
边境问题事关边疆稳定,影响国家关系,是边疆治理的重要内容。清代乾隆朝后期,云南边境形势严峻,边境问题突出。清代乾隆朝边境管理秉承因地制宜、区别对待的治理思想,其内容主要有缉拿私越与防范间谍、流民管理、归附人员的安置与管理、边境地区治安管理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关于清代西北边疆民族史的研究取得了可观的进展.本文酌取有关清代西北及新疆、西藏、青海藏族史地的研究等方面,对学界近十年来的清代西北边疆史地研究做一综述,并指出问题,以期能为边政研究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2.
清朝尤其是自乾隆时期,清朝政府在治理西藏问题上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诸如:扼制世俗势力,积极扶持达赖喇嘛,实行政教合一制度;进一步提高驻藏大臣的地位,加强对西藏地方事务的监督和管理;实行摄政制度,解决因达赖喇嘛圆寂出现的西藏地方权力真空问题;制定法律、法规,依法治理西藏地方事务,等等,从而使清王朝对西藏进行了全面的治理,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相似文献   

13.
欧文·拉铁摩尔是美国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一生致力于中国历史上边疆问题的研究,是研究中国边疆问题不能跨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运用文化生态学的理念,把中国边疆划分为满洲、蒙古、新疆、西藏四个区域,注重实践考察的研究方法,对巴菲尔德和王明珂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巴菲尔德赞同征服王朝来自草原边缘地区,但同时又指出这种力量绝大多数是来自东北地区而非其他地区;王明珂则利用历史记忆、族群认同、边缘研究等重新解读边疆问题。回顾和梳理国内学者对拉铁摩尔边疆研究成果,讨论巴菲尔德和王明珂对拉铁摩尔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清代康乾盛世至乾隆初年已达到了顶点。乾隆即位之初,社会各种矛盾已渐趋尖锐,统治阶级各种弊端也不断出现。那么,康乾盛世在乾隆朝为什么还能保持较长的时间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乾隆初年.弘历帝能虚心接受一些正直大臣的进谏,加之本人的励精图治。当时以直声而著名的大臣莫过于孙嘉淦。本文力图对孙嘉淦的言行、政绩等作较为全面的评述,从中也可窥见乾隆初年大致的社会政治情况。  相似文献   

15.
乾隆五十三年(1788)廓尔喀兴兵入侵后藏,五十六年(1791)第二次入侵,这战争暴露清朝治理西藏问题,因而乾隆五十七年(1792)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此章程规定藏内诸事应统归驻藏大臣管理,由驻藏大臣整顿边防、吏治、财税各方面。道光二十四年(1844)发生诺们罕被控案件.呈显《钦定藏内善后章程》的执行问题。诺们罕担任达赖喇嘛商上摄政,扩大职权侵欺达赖喇嘛商上库银以及田庄,而聚集财富于他私人的祝庆寺。任用职官方面,诺们罕从未与驻藏大臣协商,纵容属下勒索喇嘛。又,诺们罕私自给商民照票,让他们往来西藏与边境的贸易。清朝政府按照喇嘛例文六条“喇嘛等犯罪令先革退喇嘛”,将他剥除袈裟革退。诺们罕诸多贪渎罪状,并没按照《大清律例》监守官吏侵盗仓库银两一千两以上例,斩监候处决.仅将他发遣黑龙江。这案件所呈显清朝对西藏的宗教政策,值得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16.
28 新疆建省的过程和历史意义是什么? 清朝在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于1726年(乾隆二十七年)在新疆实行军府制,设“总管伊犁等处将军”(简称伊犁将军)驻节惠远。下设都统、参赞、办事、领队各大臣,分驻全疆各地。伊犁将军是新疆最高军政长官。在民政方面,新疆实行着三种制度:在汉族聚居的乌鲁木齐、巴里坤、古城等地实行与内地一样的州县制。在吐鲁番、哈密及蒙古部落实行的是扎萨克制。在南疆广大维吾尔族聚居地方,实行的是伯克制。军府制在新疆实行了100多年。阿尔泰地区那时尚归乌里雅苏台定边左副将军管辖。  相似文献   

17.
国家统一和政治稳定是一个国家最大的政治,也是一个国家经济能否得到持续稳定发展的前提条件。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统一因涉及台湾问题仍未能得到彻底解决,因此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是目前我国政治时事的一大焦点和热点。除了台湾问题外,我国的边疆如新疆、西藏、西南等既涉及民族关系问题,又关乎边疆开发问题,这些都是每年高考不可回避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1912——1919年间,由于英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西藏,中国西南边疆地区危机加深,滇藏、边(康)藏、川藏关系成为影响中央政府治理西藏决策时的重要因素,并对以后的西藏治理和西南边疆的稳固也产生一定的影响。一方面,英帝国主义利用“西藏问题”干涉中国内政,企图通过划分所谓的“内藏”、“外藏”,把西藏及其邻近的云南、川边、四川、青海、新疆等纳入它划分的范围,以达到侵吞中国领土的目的。另一方面,由于全国各界人民奋起抵抗,尤其是云南、川边、四川地区的地方当局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呼吁和努力,促使中央政府下定决心抵抗外来侵略、维护领土完整。同时,由于地方利益、集团利益的冲突,云南、四川和川边地方当局的某些措施、行动又对民国初年乃至以后的西藏治理和边疆稳固产生了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研究清史的几部基本资料之间的矛盾入手,研究发现乌里雅苏台参赞大臣应分为两种,一是跟随乌里雅苏台将军在军营中的随军参赞大臣,职缺二员,一般称为参赞大臣;二是驻防乌里雅苏台办理地方事务的参赞大臣,有满缺和蒙缺二员,称为乌里雅苏台参赞大臣。这二者称呼不同,职责亦不相同。首任乌里雅苏台参赞大臣应为乾隆二十年阿兰泰。  相似文献   

20.
国家统一和政治稳定是一个国家最大的政治,也是一个国家经济能否得到持续稳定发展的前提条件。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统一因涉及台湾问题仍未能得到彻底解决,因此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是目前我国政治时事的一大焦点和热点。除了台湾问题外,我国的边疆如新疆、西藏、西南等既涉及民族关系问题,又关乎边疆开发问题,这些都是每年高考不可回避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