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温彩娥 《教师》2019,(9):74-75
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要切切实实做到以生为本,采用“问题研究”课堂教学模式,备课时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重心,根据每节课的知识点设计核心问题,让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实行以“问题―自学―合作―感悟―检测”为基本结构的“五步教学法”,创设自主高效的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2.
数学教学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不是教师授予的,而是学生在自主探究学习过程中慢慢蕴育出来的。这就需要教师构筑“真学课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习真正有效地发生。文章阐述了真学课堂的“六学”策略。  相似文献   

3.
数学学科是应用科学的基石.让学生在数学课堂自主探究中发展思维能力,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是数学课堂的主旨.在多年的数学教学中,我一直秉承着这一宗旨.在课堂上,教师要"懒",学生要勤,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有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成为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参与者和创造者,让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具体到每节课的教学流程设计上,力求充分体现"以发展学生为本"的思想,将常规教学思路拟定为"激趣导入—自主探究—巩固内化——拓展深化"四个基本环节,努力构建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的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4.
自主学习追求的不是形式,而是学习效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要解决好引导的路径问题.小学中高年级数学课堂应围绕“探究什么”“怎么探究”“探究成效”展开教学,优化学生学习方式,提高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5.
如今的数学教师,要有与时俱进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提高业务水平,勇于实践,敢于创新,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踏踏实实地上好每一堂数学课。小学数学教学.要把生活情境引入课堂,擦出想象火花点燃探究热情。给学生一双探究生活的眼睛,让他们感到“数学有趣”、“数学有理”、“数学有用”、“数学有魅力”。正如荷兰数学家、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所说的那样:数学教学就是要源于现实、扎根于现实。教师要关注课堂信息,把握有利时机,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的生命之液在课堂中自由徜徉,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让课堂更精彩!  相似文献   

6.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转变课堂教学方法,发挥学生主体性,让学生自主参与探究学习.如何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关键是教师要创设探索的情境策略,让学生乐于探究,激发数学思维,拓宽数学思维空间,激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使课堂教材更加有趣而多样化,课堂更加活跃、充满生命力。  相似文献   

7.
传统教学中教师"唱戏"、学生"听戏"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学生的需要,反思过去的数学教学,学生问得少,教师问得多;学生悟得少,教师牵得多,从而导致学生缺乏主体意识,被动应付。使课堂教学失去生机,出现“启而不发”“引而不达”的尴尬局面。数学教学要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教师就必须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积极参与到教学...  相似文献   

8.
“高效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习;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究;提供思维空间,让学生合作交流;创造实践机会,让学生主动参与;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9.
李静 《数学教学通讯》2022,(21):18-19+34
怎样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才能教会学生数学思考,让学生理解数学本质?质疑,是引发思维的“触发器”.教师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质疑意识.学生自主探究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者发现错误的根源,教师顺势而为,构建一节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10.
钟克林 《教师》2011,(34):43-43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笔者认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创设条件,留给学生自主活动的空间,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在玩、说、练、议中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这样才能使学生热情高涨,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在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索”是新课程大力提倡的学习方式,因此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越来越注重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让每个学生自觉主动地想学、要学、会学,始终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12.
如何组织好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讨论、提高讨论的质量和效率,关系到我们当前数学课堂教学整体效益的问题。笔者通过对一线教师在教学中组织的讨论进行仔细的观察、分析和思考,对组织“课堂讨论”有如下一些建议。一、“瞻前”——关注讨论的前期准备l.角色准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要让学生敢想、敢说、敢做。学生能自主探究的,教师决不包办代替;学生能讨论解决的,教师决不一讲到底。教师要做好合作者、指导者、参与研究者的角色。教师在课堂中要善于营造浓浓的研讨氛围:首先要让学生能意识到我与他人,尤…  相似文献   

13.
<正>“以学为主”的课堂即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课堂,学生在课堂上共同分享,共同体验,共同探究,共同提高,共同收获。课堂上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自主探究,同伴合作去获取新知。笔者参加云南省教科院组织的“以学为主”名师课堂小学数学课堂观摩活动。通过线上教研,刘环环老师执教的四年级“轴对称图形”、李玲丽老师执教的三年级“倍的认识”两节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堂上,两位教师都充分放手,有效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自主体验数学,感悟数学。  相似文献   

14.
钟新华 《小学生》2013,(12):64-64
自主探究学习是新课程理念所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呼唤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在老师的合作引导下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自觉主动地去获取知识。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凡是学生能够探究得出的知识,教师要放手给学生探究;凡是学生能够独立思考的问题,教师要留有学生充分的空间;凡是学生能独立操作的,教师要让学生自由操作,让学生在体验中开启思维,自主探究,把握数学本质,获取鲜活的知识。一、巧设数学问题情境,唤起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相似文献   

15.
<正>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指出:“数学真正的组成部分应该是问题和解,问题才是数学的心脏。”数学说理课堂,充分展示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课堂上要让学生讲道理,教师提炼核心问题,提出恰当的导向问题,引领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质疑、去说理。导向性强的问题,既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诱发学生积极表达,又能让学生在问题导向下激发“说理”内驱,亲历活动探究,追寻“说理”路径,实现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灵动课堂。  相似文献   

16.
在课堂中,教师要积极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数学知识。创设情境,鼓励探究;设置问题,引导激励探究;掌握方法,自主探究;让学生产生数学学习的成功感。  相似文献   

17.
新课改背景下,学生的课堂发生了质的改变,并且教师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越来越明显,教师让学生在学习上掌握越来越多的主动权,也就无形之中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好习惯。而小学数学更是学生一直都要学习并且在众多科目中处于重中之重位置的科目,所以教师应在自己精教的基础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本文中,我将会简单介绍一下在“精教活学,自主课堂”的主题下,对小学数学的教学探究。  相似文献   

18.
史淑文 《学子》2012,(3):17-18
新课程提倡的数学课堂是“数学+活动”。我们要把课堂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场所,开展积极的探究活动,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自主地参与探究新知识的全过程,积极创新思维,使其个性、潜能得以充分开发,数学能力、数学思想得到充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欲望,让他们在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中能探究、会探究、乐探究,真正成为教学活动中自主探索和自我发展的主体。让学生在亲历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之美,体会探究之乐,获取成功之喜。  相似文献   

20.
杨惠翔 《教师》2012,(30):24-25
课程改革活跃了我们的课堂,新理念、新教法使教师充满激情,学生充满活力。但有些课堂的学习气氛虽然热热闹闹,新课程的理念却“有形无实”,学生的学习活动流于“走过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很低。提高数学课堂有效性,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应从四个方面入手:在学习内容上,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化”,更要关注学生的“数学化”;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上,要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在教学过程上,教师要预设各种可能,顺着学生的思路及时点拨与调整;在反馈练习上,变封闭练习为开放的活动,给学生更大的思维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