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9 毫秒
1.
“清华远教”的产生为我国远距离教育行列注入了新的活力。本从多层次多角度就“清华远教”的办学类型,开设的专业及课程系列,教学方式,管理进行了详尽的论述;且针对传统电大教育存在的诸多不足,借鉴“清华远教”的丰富经验,电大教育今后应树立现代远距离教育新观念,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和管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2.
建立电大面授辅导教学模式初探潘茂桂面授辅导教学作为电大远距离教学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已受到国外远教专家的关注。国际远距离教育协会主席凯文·史密斯曾经指出:“中国电大是很有特色的。在大量使用电视和广播、文字教材外,还有大量的面授。”但到目前为止,关于面授辅...  相似文献   

3.
广播电视大学的创立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改革的产物,也是远距离教育与现代教育技术结合的结果。但是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和诸多因素的制约,许多地区的电大教学在某些环节出现误区,如音像课程视听率很低,音像节目不能起到理想的助学作用,出现电大“不电”、远教“不远”的现象;面授辅导课职能错位,辅导教师变成了面授主讲教师,丧失了远距离教学特色。  相似文献   

4.
面授辅导教学作为电大远距离教学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已受到国外远教专家的关注.国际远距离教育协会主席凯文·史密斯曾经指出:“中国电大是很有特色的.在大量使用电视和广播、文字教材外,还有大量的面授.”但到目前为止,关于面授辅导教学方法论的讨论,一般还停留在一些具体方法的操作上,对于教学模式还缺乏深入研究.本文拟根据远距离教学理论及电大面授辅导教学实践,对建立面授辅导教学模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在实现中国教育发展总目标和教育结构调整中,广播电视大学如何找准位置.办出特色,充分之挥现代远距离教育的优势,使电大教育再造辉煌.为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已成为社会和电大教百工作者共同关注的问题。目前制约电大发挥优势.办出特色的主要因素是”电大不电”、‘“远距离不远”等违背远距离教育规律的现象的存在、对这一问题如果不加以认真研究和解决,电大将失去现代化远距离教育的优势。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电大不电”的问题事关电大教育的前途和命运.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利用现代传媒手段.进行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6.
当前,广播电视大学进行的高等专科“注册视听生”的教育试点正在深入。实践使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试点不仅是对“电大不电”、“远教不远”的有力挑战,而且也是重显电大特色,融人传统精华,再创电大辉煌的良机,更是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开放式远距离高等教育的重大尝试。 然而,认识上的误区以及运作中的矛盾,常使试点深化受到影响。为了使试点健康、有序地开展下去,我们有必要根据远距离教育的基本特点,结合中国国情,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对“注册视听”教育办学原则的体现、教学形式的运作以及考试方式的操作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7.
我国广播电视大学的主要特色是远距离教育。现代远距离教育主要是利用电子技术通过电视、广播、卫星传播教育信息,其优势是覆盖区域广,受教育者多,教育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就电大而言,就是通过电视、广播、录像录音制品,文字教材等媒体进行教学。这些媒体既是教育信息的载体,又可以说是一种教学手段。其中文字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其他媒体则是起着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强化书本知识的作用。人们把电大远距离教育称为多媒体教学,认为是最具现代化特色的教育,因而培养人才的质量是有保证的。 在电大兴办之初,为数不多的电视教学节目通过无数中继站向全国传播,各地收看比较积极,就是广播教学课程也有教学班组织收听。近十年来,国家利用卫星发送教学节目,接收频道增加了,播放时间也增加了许多,随着电子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电视在我国已基本得到普及,但电大的远距离教育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得到实现,其规模是否随着技术的发展而发展了呢?近年来“电大不电,远教不远”的反映却越来越多。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南京及周边地区电大计算机教学网络工程建设构想刘昌志一、电大建设计算机教学网络工程的迫切性1教学手段现代化,是充分体现电大远距离教育特色的需要。电大强调教学的开放性,即对社会和个人的较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同时突出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实施远距离教育...  相似文献   

9.
论我国远距离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优化和特色建设袁昱明我国电大自开创伊始,就创造性地设计、论证、推行符合特定历史阶段我国国情、适合草创时期巨型远教系统粗放型模式和以“五统一”为基本程序的质量保证体系。因此,电大多快好省地为国家的复兴培养出大批高层次复合型...  相似文献   

10.
质量是维系电大教育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所在,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电大发展的永恒主题。电大教育的远距离、开放性决定了其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特殊性。如何适应电大教育特点,提高面授辅导课教学质量,是摆在每个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从抓好教学方法的改革入手,提高面授辅导课教学质量 面授辅导课在目前电大教学过程中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与一般的课堂教学相比,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中,更有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 1、摆正“教”与“学”的关系。教师在面授辅导课教学过程中始终要以学生为中心,要把教师的主…  相似文献   

11.
《中国电大教育》创刊十周年了。它在1986年改刊后,作为一本总结电大办学、教学和管理经验,探讨远距离教育规律和特点,指导电大改革和发展的综合性刊物,在以下两个方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它对于沟通电大系统内外部联系,促进电大系统建设,发挥优势,提高效益发挥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在宣传普及远距离教育基本理论和方法,发展远教研究,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远教理论体系框架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为一名读者和一名研究人员,我想对刊物面临的一些问题,提一点建议和希望。 首先应当指出,《中国电大教育》的记者编辑队伍本身就是远距离教育研究队伍的重要组  相似文献   

12.
电大教育是一种体现现代教育思想以现代通讯技术为基础的远距离开放式的教育模式。但是,参加电大学习的学生,大多数对电大的这种远距离开放性的教学模式、管理模式及学习模式极不适应,他们仍习惯于传统的学习方法,依靠教师注入式的教学,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视为被动接受知识的“仓库”和“储存器”,显然,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与电大新型的教学模式格格不入。因此必须加强对电大远距离“学习”法的研究,构建以自学为主的电大学习模式,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  相似文献   

13.
中国开放式远距离高等教育的重大尝试——论电大高等专科“注册视听生”教育试点的理想运作□徐皓当前,广播电视大学进行的高等专科“注册视听生”的教育试点正在深入。实践使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试点不仅是对“电大不电”、“远教不远”的有力挑战,而且也是重显电...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注册视听生”教学的特点,指出“注册视听生”教学应体现电大特色,突出远距离教育和开放教育的特点,并对如何保证“教考分离”原则的正确实施,加强学生自学能力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对影响“注册视听生”发展因素提出了思考。  相似文献   

15.
在纪念邓小平亲自批准创办电大20周年之际,我们通过追寻邓小平缔造电大的足迹,探索其远教观的形成及其思想渊源,从而更自觉地运用邓小平远教观的渊源思想作指导,推进电大事业的发展。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远距离教育开放大学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16.
在纪念邓小平亲自批示创办电大20周年之际,我们通过追寻邓小平缔造电大的足迹,探索其远教观的形成及其思想渊源,从而更自觉地运用邓小平远教观的渊源思想作指导,推进电大事业的发展,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远距离教育开放大学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广播电视大学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多种媒体进行远距离教学已成为一种独特的教育形式,在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多规格、大批量的人才上做出了重要贡献,取得了辉煌的业绩。但是,近几年在一些地方出现了“电大不电”,“远教不远”,以面授代替音像媒体教学的非正常趋势,正在影响电大的办学质量和前途。 一、“电大不电”的状况要改变,教改试点要大力开展 电大这几年为什么出现“电大不电”现象,有主观和客观原因。其一是受教育经费和电视台白天播课时间的限制;其二是由于教材版本的不断更换,新的录像课制作跟不上需要;其三是有  相似文献   

18.
要加快电大的改革与发展,必须解决“电大不电”、“远教不远”的问题.要充分认识电大的性质和特点,从解决思想观念、加强远距离理论的研究、媒体传播方面的实际问题等方面入手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9.
远距离教学与普通教学方法的最大区别是教学手段的不同,它需要能广泛传播教学信息的媒体,这些媒体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远距离教学由此来“传道、授业、解惑”。广播电视大学作为我国最大的现代远距离教育开放大学,在过去的二十年基本上以广播电视为主要的教学媒体,建成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远距离教育网络,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可以说广播电视为电大教育做出了突出的历史贡献,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20.
本文是作者在江苏电大1996年初召开全省电大市校校长工作会议上的报告。重点总结了“八五”期间全省电大取得的主要成绩和基本经验,阐述“九五”期间江苏电大发展奋斗目标,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提出江苏电大要高举教育现代化旗帜,进一步扩大开放办学程度,发挥远距离教育手段和优势,主动适应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转变,面向社会,面向基层,面向农村,面向中小型企业和乡镇企业培来‘四有”合格人才。进一步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优化结构,改进作风,努力建设具有江苏特色现代远距离开放的广播电视大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