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测定心肌梗死、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的血清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探讨其对早期心肌损伤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CTNI的测定利用BeckmanAccess全自动免疫分析仪,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CK-MB的测定利用日本OLYMPUSAU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采用酶法.测定56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43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肌钙蛋白I(CTNI)、CK、CK-MB;并作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AMI组血清CTNI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敏感度为92.98%,特异性为97.96%,UAP组血清CTNI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肌钙蛋白I联合检测CK、CK-MB,在早期心肌损伤的诊断、疗效检测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测定心肌梗死、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的血清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探讨其对早期心肌损伤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CTNI的测定利用Beckman Access全自动免疫分析仪,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CK-MB的测定利用日本OLYMPUS AU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采用酶法.测定56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43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肌钙蛋白I(CTNI)、CK、CK-MB;并作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AMI组血清CTNI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敏感度为92.98%,特异性为97.96%,UAP组血清CTNI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肌钙蛋白Ⅰ联合检测CK、CK-MB,在早期心肌损伤的诊断、疗效检测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了进一步探讨 LDHi 对心肌缺血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我们随机抽取了104例病例,用琼脂糖电泳法测出 XDHi 各区同工酶的百分含量,将心肌缺血组(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及/或心肌梗塞)和病理组(除外心肌缺血的病人,临床考虑心脏有病理改变并心电图提示非正常的病人)同对照组的同Ⅰ酶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对比.LDH_1、LDH_2、LDH_2/LDH_1的 P 值;缺血组为<0.01、<0.05、<0.01;病理组为<0.01、<0.05、>0.05.缺血组 LDH_1明显增高,LDH_2/LDH_1<1阳泡率为82%,这表明 LPHi 的测定与心电图一样对冠状动脉供电不足、心肌梗塞等心肌缺血性疾病的诊断具有相同的可靠性,并可在发病前期、急性期及恢复期均显示出基本相同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150例疑为急性心肌梗塞的门诊及住院病人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定性测定心肌肌钙蛋白T(CTnT),用NAC-ACTIVAED法定量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并对两种方法的诊断价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在急性心肌梗塞(AMI)发病6h以内,CTnT定性测定的敏感性大于(CK-MB(P<0.01);(2)发病6-48h两指标同样敏感(P>(0.25);(3)对于隐匿型心肌梗塞的诊断CTnT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大于CK-MB。且CTnT定性快速、方便,对于AMI的早期诊断,早期溶栓治疗,降低死亡率及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院自1994年12月-1997年1月对42例冠心病人用普乐林治疗。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病例选择:本组观察对象均按1980年12月全国内科学术会议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所定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论断标准),诊断冠心病心绞痛患者42例。男26例,女18例,年龄39-76岁,平均58.4岁。对照组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42-74岁,平均57.6岁,均经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证实有缺血改变。治疗组心功能Ⅰ级5例,Ⅱ级25例,Ⅲ级12例,对照组心功能I级4例,Ⅱ级23例,Ⅲ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误诊的原因。方法:对我院38例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误诊患者各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症状多样化,误诊时间2—24h,经完善相关检查(心电图、心肌酶、肌钙蛋白)并给予积极治疗,死亡4例,好转34例。为降低死亡率,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意识,减少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7.
心房纤颤(Af)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现将我院238例Af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文收集我院内科1980~1996年住院的Af患者共238例(均经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证实),持久性者152例(63.9%),阵发性者86例(36.1%)。男性164例,女性74例。发病年龄:<40岁者  相似文献   

8.
54例急性下壁心肌梗塞胸壁36导联系列心电图标测的结果,具有5个导联以上ST段压低的患者梗塞范围大,临床死亡率高,梗塞后心绞痛,心律失常较多。  相似文献   

9.
三七粉是临床常用的活血化瘀药。具有活血、止血的双重作用。本草纲目谓其:“止血、散血、定痛……”我们根据其散瘀止痛的原理,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依据1997年国际心脏病学会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联合专题组所拟定的缺血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选择1993-1996年门诊及住院患者符合上述标准者40例为观察对象。其中男16例,女24例,年龄47-58岁10例,59-69岁25例,70岁以上5例。心绞痛占36例,急性心肌梗塞4例。病程1天—5年。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40例患者中按中医辩证均以血脉瘀阻为主。  相似文献   

10.
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 (cTnI)、肌红蛋白 (Mb)和CK -MB (肌酸激酶同工酶MB)等心肌酶谱是目前诊断急性心肌梗塞 (AMI)时应用最多和最广的生化标志物 .自 1999年 10月以来 ,对急性胸痛就诊怀疑AMI的病人 ,进行血清cTnI、Mb和CK -MB等心肌酶谱的单次或连续监测 ,结果 :cTnI监测的诊断灵敏度为 10 0 % ,诊断特异性为 96 8% ,诊断准确度为97 1% ;Mb监测的诊断灵敏度为 10 0 % ,诊断特异性为 76 2 % ,诊断准确度为 80 0 % ;CK -MB监测的诊断灵敏度为 10 0 % ,诊断特异性为 35 0 % ,诊断准确度为 4 8 0 % .cTnI监测的诊断特异性和诊断准确度均明显高于Mb ,而Mb监测的诊断特异性和诊断准确度又明显高于CK-MB .对于患AMI的病人 ,血清Mb出现阳性的时间比血清cTnI早 ,转为阴性的时间比cTnI快 ,而cTnI阳性持续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三种常用检测项目对手足口病患儿诊治的临床意义。方法对临床107例手足口病患儿,按病情分为三型,对其白细胞计数(WBC)、肌钙蛋白I(c Tn I)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hs-CRP)结果进行分析统计,并与42健康儿童进行比较。结果手足口病普通型与对照组比hs-CRP出现差异(P<0.05),WBC和c Tn I无差异;重症型与对照组比hs-CRP有明显差异(P<0.01),WBC和c Tn I开始有差异(P<0.05),重症型与普通型比较,只有c Tn I有差异,而且是明显差异(P<0.01);危重型无论与对照组比,还是与普通型、重症型比,WBC、c Tn I和hs-CRP均有明显差异(P<0.01);各型病例的死亡率统计中,重症型病例已经出现死亡病例,死亡率为6.25%,危重型死亡率为15.38%。结论各型患儿三项指标与病程发展的程度不完全一致,因此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将有助于临床医师对患儿进行分型和诊断,其中c Tn I是早期筛查出重症型患儿的关键检测项目。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不典型心电图的主要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40例AMI患者的不典型心电图进行详细分析,总结其表现及原因。结果:急性心肌梗死不典型心电图的主要表现包括:显著而持续性ST段压低及T波倒置、T波高耸、R波递增不良或逆递增、束支传导阻滞、U波倒置等。结论:对心电图表现不典型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以动态的心电监测及心肌酶谱改变,结合临床症状及时明确诊断,避免误诊及漏诊。  相似文献   

13.
冠状动脉三支病变心电图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术与常规心电图比较,分析冠状动脉三支病变的心电图特征。方法:选择68例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三支病变的患者,进行常规12导联心电图特点分析,预测心电图对冠状动脉三支病变的临床意义。结果:心电图对冠状动脉三支病变的诊断缺乏特异性。结论:冠状动脉造影术是诊断冠状动脉三支病变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14.
我们收集1998~2000年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50例,均用开搏通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所选50例患者均符合1979年4月全国心血管流行病学及人群防治座谈会制定的高血压心脏病的诊断标准,其中男性33例,女性17例;年龄40~60岁;患者病程最长15年,最短2年;疗程长者1  相似文献   

15.
心肌损伤标志物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的价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心肌损伤标志物cTnT/I、M yo、CK-MB质量在急性心肌梗死(AM I)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对226例AM I患者进行心肌标志物和心肌酶比较.结果:心肌标志物在AM I发病早期升高的幅度较心肌酶升高显著(P<0.01).结论:心肌损伤标志物cTnT/、IM yo、CK-MB质量在AM I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预激综合征(W、P、W综合征)以A型和B型多见,C型非常少见,近十年来我院仅遇此一例。患者朱某,男性,58岁,有心动过速史、近日胸憋前来就诊。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率66次/分,P—R间期0.11秒,QRS0.13秒,其起始部有“△”波,ST—T有继发性改变。I呈Qrs、Q=:0.08秒、q>r,avL呈QS,V_1呈R,预激波向上,V_5,V_6呈Qr或Qr,预激波均向下。Qv_60.07秒,Q>r,心电图诊断为C型预激综合征。 C型预激部位在左室侧壁,激动从左窒的前侧壁进入心室。从心电向量图分析,水  相似文献   

17.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吴永忠,张丽蓉1一般资料1.1病例62例均为住院病人,依据临床、心电图、心肌酶谱演变均符合1979年WHO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标准。其中,男43例,女19例,年龄最小56岁,最大76岁,平均65.5岁。39例溶栓组中,前间...  相似文献   

18.
神经上皮囊肿是来源于神经上皮的中枢神经系统囊肿,主要包括脉络丛囊肿、室管膜囊肿[1]。具有症状的神经上皮囊肿文献中多为个例报道[2-4],近年来由于神经影像学和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发展,其诊断和治疗有了很大提高。2004年12月-2008年11月,我院收治神经上皮囊肿患者7例,回顾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7例患者中男5例,女2例;年龄2~40岁,平均19.1岁。均经手术及部分病理证实。病程11 d~10年,平均2.3年。头痛、头晕6例,恶心、呕吐5例,癫痫2例,视物模糊、视力下降3例,视神经乳头水肿2例,单侧肢体无力2例,查体发现囊肿者1例,1例2年前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复发再次入院。1.2实验室检查7例患者均行CT和(或)MR I检查。6例头颅CT示侧脑室不对称,为病变侧脑室局限性扩张,扩张部位与脑脊液密度相似,钙化脉络丛受压移位,经腰池注射对比剂后囊腔无染色。7例头颅MR I示侧脑室内类圆形囊性肿物,边界清楚,位于侧脑室三角区5例,颞角、额角各1例,病变同侧脑室局限性扩张;可见囊壁,边缘光滑无结节,周围无脑水肿;在T1W I和T2W I上多表现为与脑脊液信号相似或较脑脊液信号稍高,注射对比剂后囊性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年龄与心电图的异常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本院健康体检中心800例体检者的心电图,以10年为跨度分组,统计每个年龄段心电图异常率,作统计学处理.结果:800位体检者共有99名患者检查有心电图异常,比例为12.37%,随着检查者年龄增大,出现心电图异常的几率上升.结论:心电图异常发生率和年龄正相关,建议40岁以上成年人定期体检,以利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20.
从临床和心电图工作者的实际需要出发,我们设计并经临床应用了一种多用心电图测量尺。足面具有三种刻度:(1)心率30~500次/分的刻度。(2)随心率而改变的P—R和Q—T间期正常最高值刻度。(3)以I导和avF导联为坐标的一个90°的圆周角。制尺的材料可用金属或化学材料等,我们是用不锈钢片制作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