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创设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会分东西吗?老师这里有一些东西请同学们帮着分一分。(教师出示月饼模型。) (1)把4个月饼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个? (2)把2个月饼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个? 师:想一想,刚才我们是怎样分的?谁能说一说什么叫平均分? (3)如果把一个月饼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个? 生:半个。 师:分得的结果是2和1时,都可以用整数来表示,“半个”还能用整数来表示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新的数——分数。 [评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采撷实例,在分的过程中,使学生…  相似文献   

2.
《英语辅导》2016,(11):27-27
同学们每天是怎样上学的呢?是爸爸妈妈开车送去上学?还是乘坐公共汽车、地铁等交通工具?同学们对交通工具的了解有多少呢?我们一起看看下面这些交通工具的单词,你们能填对几个?  相似文献   

3.
期末考试将至,同学们将要转入复习阶段。复习是整个学习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可以检测出已被遗忘的东西,能巩固所学知识,增强各知识点间的联系及运用,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因此,能否有效地进行复习是能否取得良好成绩的关键所在。但怎样才能在短时间内把几个月所学的东西巩固下来呢?到底应该从哪里入手?怎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带着同学们的疑问,我们采访了武汉市任家路中学英语教研组长、中学高级教师赵蕾老师。  相似文献   

4.
《学前教育》2006,(10):28-29
您好!的确.我们没有必要把孩子的问题看得过于严重,我们也可以有种种的理由来原谅孩子天真的言行,我们甚至可以从这件事情来找出一些夸奖佳佳的理由:非常聪明、做事执著、随机应变能力很强……但是,这件事情却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索:引发佳佳现象的根源是什么?孩子是否是在耳濡目染了之后才有了这样的举动?  相似文献   

5.
5分钟的奇效     
五年级四班有男生29人,女生21人。男多女少的班级本来就难管理,加上班里又有几个出名的调皮男生,这班里的纪律就可想而知了。已经有好几位科任老师告状了,怎么办呢? 这节数学课,上了25分钟后,我说“同学们,现在我们用5分钟的时问来讨论一个问题好吗?” 同学们都诧异地望着我,那眼神似乎在问:干吗呢?老师该不会又训我们吧? 我笑容可掬地说:“我们相处也将近一年了,咱们师生之间能不能相互指一指优点和缺点?” 同学们一听;马上活跃起来了,教室里响起了“行!”“好的!” 的应答声。 我接着说“咱们定一个规则 :我…  相似文献   

6.
文言文阅读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运用,要求同学们有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能力。我们怎样才能打下坚实的文言基础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7.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非常注重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经常能够得到一些反馈信息。考试的成绩、作业的分数、老师的评价、甚至自己的感觉等,都是对我们学习的反馈信息。可是同学们,你可曾有意识地注意利用这些反馈信息来指导自己的学习吗?发下考卷后你是不是看一眼得分就把它扔在一边了?作业中出现的错误有没有及时改正?  相似文献   

8.
在中职语文考试中,作文占了接近一半的分数,所以提高了作文的成绩无疑对于提高中职语文成绩至关重要,但如何提高作文成绩确实是同学们烦恼的问题。那如何提高作文成绩呢?为什么许多同学花费了很多的精力却事倍功半呢?大多的原因是因为学习的方法不对。本文就通过对于提高作文成绩的探讨,提出几点建议和方法,希望能给予同学们一点帮助。  相似文献   

9.
活动目的 :1 了解各种蔬菜 ,能说出一种或几种蔬菜的形状、颜色等 ,并想象更适合人类需求的未来蔬菜。2 通过活动 ,提高学生的观察、思维、说话能力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创新的精神。活动准备 :每人选择一种或几种蔬菜带来 ,事先要查阅资料 ,咨询菜农或家长 ,了解所带蔬菜的有关知识。活动过程 :一、谈话揭题同学们 ,蔬菜是我们的好朋友 ,每天 ,我们的饭桌上都少不了它们。但是 ,我们对它们的了解有多少呢?我们希望的蔬菜又是什么样的呢?今天 ,同学们带来了各种各样的蔬菜 ,就让我们去了解它们 ,并展开想象的翅膀去畅想更适合人们需…  相似文献   

10.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荧屏,看你能发现什么?生:开始看到了一个点,这个点移动又变成了一条线(直线),这条线再平移又变成了一个平面(长方形),面的移动又变成了一个体(长方体)。师:对了,像这样的立体图形就是长方体,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物体的形状都是长方体。谁能举一些长方体的例子?生:砖、牙膏盒、一次性打火机等都是长方体。师:师举起一支打火机,这到底是不是长方体呢?我们学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后就知道了。(师板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师:请同学们观察你手中的学具,看一看长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都是什么…  相似文献   

11.
试用期,顾名思义就是劳动关系的试验阶段,这是每个人正式步入工作岗位要经过的一道门槛,也是用人单位对工作人员的再次考验。面对新的环境,新的同事以及新的生活方式,如何适应并成功跨过试用期这道门槛?这是值得我们的职校生朋友思考的一个问题。下面的几个小案例,或许能带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自学能力,是指较少依赖别人的帮助,自己进行独立而有效学习知识的能力。这种能力,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可以培养的。通过比较我们发现,许多考生的自学考试成绩同在校学习有相当大的差距。自学成绩不理想与学习长期依赖老师,存在学习惰性,缺乏自学能力有关。参加自学考试,给考生提供了提高自学能力的实践。“学会学习”不仅能提高自学成绩,也会受益终生。以下我们从影响提高自学效率的几个关键性要素入手,来探讨提高自学能力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数学是中学课程中一门重要的学科,中考将至,复习好数学,考出好成绩,对同学们能考上重点高中,最后圆大学梦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每年中考结束后我们都会去分析、比较每个同学的考试成绩,经过几年的总结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年年类似的问题,例如每年成绩下来,我们发现学的好的同学考的不如学的认真的同学,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中考试卷上的题目有百分之八十都是基础题,这些题目对大部分同学来说都懂,  相似文献   

14.
乘除法简单应用题的教学内容可以分为两组。第一组:①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如;同学们种树,每人种5棵,7个人一共种多少棵?②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如:同学们种树,7个人种了35棵,平均每个人种了多少棵?③求把一个数按每份分几个,可以分几份(即一个数包含几个另一个数)。如:同学们种了35棵树,每人种了5棵,参加种树的有几个人?这一组是乘、除法最基本的应用题,三种应用题是按照乘、除法的含义,乘、除法互为逆运算的关系而定的。可以把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乘法视为原型题,两种除法应用题是原型题的变式题。第…  相似文献   

15.
一、充分利用录音进行唱歌教学,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唱歌教学是整个音乐课教学的中心环节,它是通过学唱歌曲,让学生从中受到美的感染和教育,掌握唱歌技巧和感受、理解、表现歌曲的能力,若能正确使用录音教学便可加速学生掌握唱歌要领,提高演唱表演能力。l、用录音范倡导入新课,能起到开门见山,揭示新课内容,激发学生学歌曲的兴趣。如我在教唱《悄悄话》时,首先请同学们聆听录音范唱,然后我再接着录音伴奏,有表情、有动作地演唱一遍歌曲后提问;“同学们,刚才你们听到的这首歌曲的内容是什么?我们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和教育?”…  相似文献   

16.
面对高职生,上好马克思主义哲学(以下简称为马哲)第一课的关键是调动和提高高职生深入学习哲学的兴趣。据调查,现在有很多高职生并不喜欢上马哲课。他们的理由是多种多样的。但不管是哪一条理由,最终都会导致他们对马哲课不感兴趣,从而影响马哲课的教学效果。我们有必要在哲学的第一课,首先解决这个“兴趣”问题,这是能不能上好高职生马哲第一课的关键所在。经过调查,发现高职生不喜欢上马哲课的理由主要有五种。当然,并不是每一个高职生都具备这五个理由,在很多情况下,他们主要强调其中一种或几种理由。然而作为教师,针对这五…  相似文献   

17.
什么是责任感?日常生活中,我们表现责任感或显示缺乏责任感的事情有哪些呢?孩子眼中的责任感。和成人心中定义的是否一样呢?让我们来看看杭州安吉路实验学校五(2)班同学们的精彩回答吧!  相似文献   

18.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多媒体课件演示画面:草地上有2个院子,每个院子里有3座房子,房子前面有12只小兔在跳舞。)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生1:草地上有12只小兔在跳舞,它们平均住在身后的2个院子里,每个院子里住几只?生2:草地上有2个院子,每个院子里有3座房子,一共有几座房子?生3:12只小兔平均住在6座房子里,每座房子里住几只?(教师有针对性地板书:每个院子里住几只?每座房子里住几只?)师:大家真了不起,提出这么多数学问题。由于时间关系,这节课我们把这两个同学提出的…  相似文献   

19.
【案例描述】随着我的琴声,同学们进行着发声练习。在我的指导下,断音练习短促而富有弹性,我心里甜甜的。有了这顺利的开场,我面带笑容的对同学们说:“今天来学习一首表达少年儿童热爱祖国的歌曲《我们把祖国爱在心上》。”可这时,有一个学生举起了手,并站起来怯怯地说:“老师,过几天就是圣诞节了,我们想学唱《铃儿响叮当》这首歌曲来迎接圣诞节的到来,你能在这堂课上教我们吗?”  相似文献   

20.
跨越就业鸿沟打造自考生就业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什么是就业力?就业力指一个人的工作能力、适应能力、求职能力和生存能力,也就是说一个求职者适应社会、适应工作、做好工作的能力。事实表明,大学生的“就业力”不足是造成就业鸿沟的主要原因!一位人力资源经理这样阐述他的苦恼:“大学生的工作经验少,我们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但是很多大学生连基本的就职能力、职业素养都很缺乏,这让我们难以接受。如果我们接受这样的学生,我们还得花几个月的时间去培训他们如何与人沟通这样的基本常识,时间成本太高。作为用人单位,我们愿意为有工作能力、适应能力强的大学生多支付一些工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