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图书分类法》是当今国内图书馆使用最广泛的分类法体系,简称《中图法》。《中图法》第五版虽然已规范类目,完善参照系统、注释系统,调整类目体系,增修复分表,明显加强类目的扩容性和分类的准确性;但对网络图书的分类明显没有针对性的分门别类的分类号,故此笔者针对这一分类缺陷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参照印度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的《冒号分类法》使用分面组配分类法建设性地对中国图书中的涉及网络的图书进行了专门的分类。  相似文献   

2.
崔明爱 《情报科学》1992,13(2):38-41
1 分类语言实现与主题一体化的方法目前,我国几乎所有的图书情报机构使用的都是体系分类法,如《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等等,体系分类语言由于其词汇、语法等方面的限制,不能直接被计算机识别,分类语言大体有两种类型,即等级体系分类语言和组配分类语言,组配分类语言又可分为3种类型,即体系——组配分类语言、组配——体系分类语言和分而组配分类语言。国外的实践证明组配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和<中国档案分类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着重阐述了这两种分类发的主要联系和区别,求同存异,以期推进图书档案一体化服务.  相似文献   

4.
用《杜威十进分类法》类分西文图书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杜威十进分类法》在图书馆分类法中所具有的优势,提出了我国图书馆在进行馆藏西文图书分类时,应采用《杜威十进分类法》进行分类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图书分类法性能的定量测评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期以来,在我国图书馆界<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和<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以下简称<科图法>)以其良好的性能、简便实用的使用方法而被广泛采纳使用.这两部分类法的性能相比较而言,孰优孰劣?多年以来,学者们对此做了不少定性描述与评价,但在对其定量分析和评价方面,却几乎是空白.  相似文献   

6.
数字“0”在《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图书分类标引工作是一项技术性、业务性较强的工作,又是一种复杂的思维劳动过程,每一位图书分类标引工作人员由于知识水平的差异、文化修养的不同,对类目的理解就会有深浅不同之差,甚至出现误解,再者分类法(表)中的某些类目本身存在概念模糊不清的情况,往往会给分类标引工作带来一定困难,造成分类工作差错率偏高,因此,要做一名合格、胜任的分类标引工作人员,首先,应该熟练掌握图书分类的规则、分类法的体系结构,十分熟悉分类法(表)常用类目的位置、各类目之间的各种关系、号码的组配等等,但是仅仅掌握这些知识还远远不够,…  相似文献   

8.
邓维维 《情报探索》2014,(11):127-131
根据图书分类工作实践,从历史沿革、列类原则、标记符号、类目设置等方面对《四库分类法》与《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进行了比较研究,总结了两部分类法之间的相同与差异。对《四库分类法》提出跳出《四库全书》,在现有古籍的基础上设置类目,添加详细易懂的类目注释,提出电子版、网络版分类法等建议;对《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类分古籍的类目设置提出类目加细,影响较大的专著设置专类,并针对中华文化文史哲不分家的特点多设置交替类目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穆晓婷  黄红梅 《情报探索》2011,(10):121-123
通过对《中图法》与《日本十进分类法》的类目比较,分析《中图法》在类分日文原版书时存在的问题,提出借鉴《日本十进分类法》类分日文原版图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关于建立全国性文献统一分类机构的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敏捷 《情报杂志》2000,19(4):85-86
通过论述建立图书分类法的现实意义,提出建立全国图书馆统一分类机构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我国中小学学生对《中图法》认知的现状,及美国、日本、德国中小学学生对图书分类法的认知和利用的现状的表述,提出了中小学学生学习《中图法》的必要性,进而分析了中小学学生学习分类法知识的可行性及意义。  相似文献   

12.
董镝 《情报杂志》1997,16(3):66-67
情报检索语言面临着专业化趋势,《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对于在军事院校图书馆的使用有若干不适应之处。本文在对其个别类目灵活使用的基础上,提出应研制与之配套使用的专业分类法。  相似文献   

13.
针对文秘专业学生理解《档案检索》课相对困难的问题,探讨联系图书分类法、公文主题词表与档案管理软件教学《档案检索》课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谢宝琴 《大众科技》2007,(9):188-188,201
针对文秘专业学生理解《档案检索》课相对困难的问题,探讨联系图书分类法、公文主题词表与档案管理软件教学《档案检索》课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通过调研,读者不了解图书分类,读者个人素质因素和图书管理员配置不合理等这几个方面是造成乱架的主要原因,目前大多数公共图书馆也采取了加强巡架、代还书等措施来解决乱架问题,但收效欠佳。笔者在调研的基础上拟提出使用分类色标、热点借阅图书分类、向读者宣讲图书分类法以及参与到图书管理排架的业务之中等几个方面的可行性措施,以期对公共图书馆乱架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文章阐述了《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在网络环境下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更新出版周期过长、修订的实践基础日趋薄弱、应用的局限性加以论述,提出了应用改造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知识本体在分类法叙词表元数据组织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静  江汇泉 《现代情报》2006,26(10):164-166
知识本体(ontology)是对概念体系的明确的、形式化、可共享的规范说明,即通过概念、概念间的关系等描述一个知识体系.因其“形式化”和“规范化”,很容易实现不同本体间的映射,从而实现不同元数据间的语义互操作.图书情报领域传统的分类法叙词表也是一种知识本体,在WEB 2.0环境或概念下探讨分类法叙词表的编撰和组织方式,以及不同分类法叙词表间的映射方式,可以实现知识的共享,并通过共享发挥出强大的整合效应.  相似文献   

18.
廖腾芳 《情报科学》2003,21(11):1181-1184
等级列举式分类法在图书分类中存在较多的问题,在因特网搜索引擎元数据分类中,由于各种原因,也很难得到遵守。为此,必须使用分面组配式分类法。那么分面组配后的标引是否仍构成面?本文利用分形理论对阮刚纳赞提出的分面理论标引后的构成分布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施振宏 《现代情报》2005,25(10):215-217
论文分类与图书分类有许多不同点,不能搬用图书分类法给论文分类。且《中图法》缺乏简明性、易用性和实用性,不适用于论文的分类;论文分类应该用学科分类法。《学科分类与代码》在我国“学科分类”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上达到了领先地位,且具有简明性、易用性和实用性,适用于论文的分类。  相似文献   

20.
通过与《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第3版相比较,详细准确地给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的修改统计数据,并就统计结果进行了充分的举例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