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897年以来,西方列强开始部分地剥夺山东盐政权,本文将主要分析1897年至1914年德占青岛时期青岛海盐出口的变化,来看海盐出口变化的表面下青岛盐业在帝国主义统治下盐政权,盐业经营以及盐业输出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产盐国,产盐区分布非常广泛。不仅有丰富的海盐,而且还有池盐、井盐和岩盐,制盐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我国出产的盐,绝大部分是海盐,海盐是我国盐业生产的重点。我国的海盐炼制,主要是利用日光晒制,而晒盐一般应具备良好的晒场条件和优越的水文、气候、气象等条件。晒场一般有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平坦、开阔;二是要尽可能地防止渗漏。我国北方沿  相似文献   

3.
《金瓶梅词话》中颇多明代戏曲演唱记载,其中尤以记述海盐腔最丰,为后世考海盐腔者之凭藉。书中对海盐腔的描述有八处,其中如六十三、六十四回对海盐腔演唱实况的大段描绘,不但给我们展现了一幅栩栩如生的海盐子弟演出图,而且对研究我国戏曲四大声腔的发展衍变也是一份难得的珍贵资料。明时的海盐腔,因其“体局静好”,又“清柔而婉折”,深得士大夫们推崇,以至“宴集多用海盐戏文娱宾客……若用弋阳、余姚则为不敬”(明张牧《笠泽随笔》)。对于此,《金瓶梅  相似文献   

4.
“晒”是一个常用汉字,指把东西放在太阳光下吸收光和热。生活中,能用来“晒”的都是具体之物,如“晒衣服”“晒棉花“晒粮食”等。但如果你现在还认为只有具体之物才能拿来“晒”,那就错了。如今“晒”字很活跃,先前一些无法“晒”的东西,都可以拿来“晒”了。请看:[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晒工资”,有人晒出了骄矜,有人晒出了悲凉;有人晒出了自得,有人晒出了忧患……其实质是“晒”出了人们对分配领域不公平问题的关注,“晒”出了人们对解决民生问题的企盼。  相似文献   

6.
说说“晒”     
王秀芳 《现代语文》2007,(3):111-111
“晒客”可谓是眼下网络中最新潮时尚的“身份”了。2006年12月1日,“晒客中国”诞生了,这将是继博客、播客、换客、彩客后又一新兴部落。“晒客”,译自英文share,“晒”古有晒书,现在引申为“显摆”,现在意指在网络上与网友分享自己的资源,包括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生活方式等等,这群人被成为晒客。  相似文献   

7.
说网络语言“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晒”词是汉语的常用词,自从网络出现中国最大的晒客网站后一时间“晒”词一路走红,越演越烈,文章主要从“晒”族词的源头及构词方式谈一点粗浅认识,以就教于大方。  相似文献   

8.
《南昌教育》2007,(11):39-40
“9月1日到了,大家都来晒晒孩子的学费吧。”近日,网易论坛社会万象版块网友“夜凉如秋水”新发布的一则号召学生和家长“晒学费”的帖子被置顶,很快浏览量已超过两万,回复超过200条;在其他几个论坛,也出现了“晒学费”的帖子,都成为网友热议的话题。在晒工资、晒股票、晒基金后,晒客们又适时地找到了新的晒点。  相似文献   

9.
盐城有着两千多年的产盐历史,聪慧勤奋的盐城人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海盐文化。底蕴丰厚的海盐文化遣存是中国海盐业发展的历史缩影。璀灿的海盐文化是盐城沟通世界的桥梁。多元的海盐文化符号融入城市建设是重塑名实相符的现代化“盐”城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王寅先生在《认知语法概论》中分析的四个句子为例,探讨了“小王晒太阳”这一结构,得出“晒太阳”这一组合由于人们的认知经验及其自身的特点,已经成为一个固定表达,而且其主语一般是有生命的个体。“晒+0(除‘太阳’)”中的“晒”是“晒”基本义的发展,是通过隐喻使“晒”又获得了一个新的义项。  相似文献   

11.
网络新词“晒”是依赖传播媒介尤其是网络产生的,它代表的是一种新的以共享交流为特征的信息传播方式.同时,“晒”的语义演化又遵循着语言学的规律,首先由英语“share”谐音转用,意义是“分享”,接着和原有语素“晒1”产生相似性联想引申出“公开”、“展示”之义.语言符号是传播的必备载体,但传播媒介、传播方式也影响着语言的发展演化,“晒”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充分体现了语言符号与传播的互动.  相似文献   

12.
文章依据现今发现的关于盐的古文字资料及海盐考古方面的成就,对我国古代制盐的起源进行了明确的先期推断,这为进一步研究我国古代制盐的起源打好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农历七月七日是早期的“晒节”,它与人们传说中关于牛女的“七夕节”不是同一回事情,且各有着不同的意义。但是,由于两个节日长期绞缠在一起,故人们将“晒节”改在每年的农历六月初六。现今,关于“晒节”的时间因地而异。  相似文献   

14.
一、来源于“替”、“给”、“帮”、“为”的思考《棉鞋里的阳光》一文叙述了小峰见妈妈帮奶奶晒棉被 ,然后帮奶奶晒棉鞋的事。文章质朴 ,读来温馨满怀。课上 ,有这样一个句式 ,“小峰帮奶奶晒棉鞋。由于第六课说说做做有以下练习 :我替妈妈我给爸爸我帮老师我为大家因此 ,在备课前 ,我有意让学生复习“替”、“给”、“帮”、“为”这样几个词语 ,所以设置这样一个问题 :“这个句子中的‘帮’你可以用别的词来表示吗?”原本认为学生顺理成章说成 :“我为奶奶晒棉鞋”或“我给奶奶晒棉鞋”等等 ,谁知学生对此竟阐述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令我…  相似文献   

15.
眼下,网络上最流行的一句话就是:今天,你“晒”了吗?“晒客”,是继博客、播客之后网络上最流行的称呼。所谓“晒客”,是指比较热衷于把自己的私人物件、照片以及文字等通过网络公开曝光的网友,取自英文share。这种曝光,是为了分享生活的喜悦、分担生活的悲伤。“晒客”正在成为网络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并且日渐壮大。  相似文献   

16.
本文探讨了一种新的传播现象“晒客”,剖析了其产生的社会原因和个人心理原因,借用了“媒介变形”的概念,可以说“晒客”就是“媒介变形”的产物,“晒客”的出现表明媒介融合是未来媒介的发展之路,只有坚持这条道路,媒介发展才会适应传播的新一轮社会变革。  相似文献   

17.
贺卡情思     
总有一些记忆历久弥新.总有一些场景经久难忘。当思绪一次次“穿越”昨日的美好时光,请允许我“晒”一“晒”心中的幸福。——题记  相似文献   

18.
海盐教师博客不只是网络教研的平台,更是教师生命憩息的港湾、生命成长的阶梯,它具有强大的凝聚力,聚合起了一线教师的智慧,从而形成一种更加强大的推动力,使海盐教育呈现出“优质、均衡、和谐”发展的喜人态势。  相似文献   

19.
    
一天,六岁的小表弟到我家做客。吃苹果时,他突然问我:“苹果为什么一边是红的一边是青的呢?”我说:“因为一边被太阳晒了,另一边没有被太阳晒。”小表弟说:“哦!我懂了,西瓜瓤是红的,一定是太阳钻进西瓜里去晒了。”晒@黄静怡!516100$广东省博罗县罗阳镇五小五〈1〉班  相似文献   

20.
赶麻雀     
星期六下午。阳光明媚.我正坐在家门口惬意地看书。 突然。邻居王奶奶走过来问我:“莹莹,你爷爷奶奶在家吗?”我摇摇头说:“不在。王奶奶,您有什么事可以跟我说。”王奶奶微笑着说:“我想借你家的水泥地晒一晒小麦,不知你家现在用不用。”我说:“今天我家不晒东西,您尽管用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