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3年2月13日,我国第一部关于新世纪教育与人力资源战略问题研究的专著——《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报告正式出版发行。恰逢人大、政协两会召开之际,正值新一届政府履新之时,报告一经发表,即引起巨大反响。不仅众多媒体迅速深入报道,而且报告中首次提出的许多重要观点也引发社会公众对教育的热切关注。 《报告》认为,今后20年,中国政府致力于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的一个宏伟战略目标,就是创建世界最大的学习型社会,实现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把教育大国发展成为教育强国;把人口大国建成人力资源强国。  相似文献   

2.
今年2月,中国第一部关于新世纪人力资源战略的研究报告《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出版。报告提出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总体目标、理念、重大举措。总体目标:建成总量充足、培植均衡、能力优先、体系现代的国民教育体系,建设世界最大的全民终身学习型社会。“四个第一”的理念:人力资源是经济社会长期持续发展的第一资源;全面开发人力资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一目标;全面开发人力资源是实现富民强国的第一策略;全面开发人力资源是各级政府的第一责任。六大制度创新:重构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公共治理结构;构建公共教育财政制度…  相似文献   

3.
《山东教育》2003,(21):124-125
日前公布的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提出,在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应该倡导和形成与创建世界最大学习型社会相一致的教育理念:建设“学习之邦”,倡导“教育关怀”,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品质”。  相似文献   

4.
声音     
建设世界最大的学习化社会 “创建世界最大的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題报告《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提出21世纪前50年我国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的总体目标,并提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应该倡导和形成与创建世界最大学习型社会相一致的“四个”教育理念;建设“学习之邦”、倡导“教育关怀”、坚持“以人为本”、提升“教育品质”。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人口大国,如何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把教育大国发展成为教育强国,把人口大国建成人力资源强国,一直是各级政府、专家学者及有关方面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中国政府将致力于建设世界最大的学习型社会,这些问题显得更为突出。 昨天,教育部公布了“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提出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重大战略问题的思路、对策和具有前瞻性的分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我国现代化进程提供战略构想与具体行动方案。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有些构想变成决策尚需时日,但它无疑为今后的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教育能够改变和决定一个人未来的命运,教育也能够改变和决定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本报今天编发报告的部分内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楼英明 《留学生》2014,(15):34-37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建设世界最大的全民终身学习型社会,使十几亿人口的人力资源得到全面开发与提升,实现从教育大国变为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变为人力资源强国,构建终身学习型社会,助推中国转型升级,这是未来实现“中国梦”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订单式教育的过去、现状和未来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短期培训教育模式的演变过程,提出了订单式教育模式的概念,分析了订单式教育的特点以及订单式教育与普通职业教育的关系,根据我国教育必须适度超前发展,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建设世界最大的学习型社会的战略构想,展望了订单式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人口大国,如何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把教育大国发展成为教育强国,把人口大国建成人力资源强国,一直是各级政府、专家学者及有关方面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党和政府将致力于建设世界最大的学习型社会,这些问题显得更为突出。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研究课题组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向政府提出了《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报告》提出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重大战略问题的思路、对策和具有前瞻性的分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我国现代化进程提供战略构想与具体行动方案。虽然有些构想变成决策尚需时日,但它无疑为今后的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提供了很好的参考。本刊摘登《报告》中的部分内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新闻事件】《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是我国第一部有关新世纪教育与人力资源战略问题研究的报告。报告通过理论研究、实证分析和国际比较,定量分析了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建立一个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重要潮流.教育部组织研究撰写的<全面建设世界最大的学习型社会>报告中指出:今后20年,我国政府将实施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的一个宏大战略目标,即全面创建世界最大的学习型社会,使中国成为人人学习、终身学习、灵活学习的学习之邦,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把教育大国发展成为教育强国,把人口大国建设成人力资源强国.目前,全国各地在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的过程中,创建学习型社会的问题已经摆上了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11.
产业动态     
人力资源是国家发展的第一战略资源。中国如何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把教育大国发展成为教育强国,把人口大国建成人力资源强国,一直是各级政府、专家学者及有关方面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中国政府将致力于建设世界最大的学习型社会,这些问题显得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2.
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就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指出,要重建公共治理结构模式,建立“社会公示听证制度”和“公共政策问责制度”。  相似文献   

13.
《职业技术教育》2004,(3):40-41
入选理由:作为我国第一部有关新世纪教育与人力资源战略问题研究的报告,通过理论研究、实证分析和国际比较,定量分析了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勾画了中国未来50年,特别是未来20年,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如何开发世界最大、最丰富、最宝贵的人力资源,如何创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  相似文献   

14.
史欣 《教育》2008,(11):40-40
2003年 2月13日,我国第一部有关新世纪教育与人力资源战略问题的研究报告《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问世。  相似文献   

15.
~~一份求真务实、锐意改革的报告:《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评介@梅子  相似文献   

16.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沉重的人口负担曾长期地极大阻碍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人又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如何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把教育大国发展成教育强国,把人口大国建设成人力资源强国已经成为各级政府、专家学者及有关方面关注的重大问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已经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是全国数十家跨领域的国家、地方重要研究机构和高校共同合作,全国数百名顶尖专家、学者半年多辛勤劳动和集体智慧的结…  相似文献   

17.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我国要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这是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更是未来教育发展的战略任务。强国必强教,强教先强师,教师应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确立民主、科学、开放的课堂理念,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争做新形势下的好教师。  相似文献   

18.
2003年2月13日上午,在教育部四楼会议室里,许多专家和新闻媒体的记者一起参加了教育部办公厅举行的新闻通气会。会议的主要内容是由“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课题组负责人介绍其最新的研究成果——《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一书。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新世纪教育与人力资源战略问题研究的专著。全书通过理论研究、实证分析和国际比较,回顾了近百年来国内外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定量分析了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国际国内急剧变化的背景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出发,探讨了我国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勾画了未来50年,特别是未来20年的发展蓝图,并提出发展教育与开发人力资源的若干重大制度创新和政策建议。本文是该课题组在会上介绍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论学习型社会的构建要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冠文 《教育探索》2004,(10):14-16
全面创建学习型社会,是把我国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成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把世界教育大国发展成为教育强国,把人口大国建设成为人才大国的根本途径。因而,有必要明确学习型社会构建的五个要素,即:先进的学习概念;完备的教育体系;发达的信息资源平台;公平高效的良性竞争机制;政府的强力推动。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世纪车轮的前行,知识经济已由端倪初现进到实质性发展阶段,国与国之间较量与争夺的焦点已开始由资金、资源转向人进而是教育的争夺.2003年2月17日,中国政府公布的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中提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应该倡导和形成与创建世界最大学习型社会相一致的教育理念:建设"学习之邦",倡导"教育关怀",坚持"以人为本",提升教育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