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荷塘月色》是一篇经典老课文,因为经典,语文教师就容易被别人的眼光遮挡了自己的视线;因为经典,学生的多元阅读体验就很难得到认可,常常造成上了一堂语文课还不如让学生多读几遍课文收获大的后果。  相似文献   

2.
现今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文质兼美,无一不堪称精典,笔者组织学生开了一个“课文亮点评论会”,找到了课文的五大亮点。学生将这些课文亮点纳为己用,有效地改变了他们“清水一杯,索然无味”的作文现状,从而也使课文的经典得以无限延伸。  相似文献   

3.
一、重视对课文思想的纵深开掘从学生的成长规律来看,他们的思维水平和见识是在不断的学习中逐渐提高的。高一高二学课文,有时难免存在“不识庐山真面目”的现象,到高三,其思维更加成熟,再来回读这些课文,必然能“横看成岭侧成峰”,所见有所不同。再加上一些经典课文本就意蕴丰富,如果学生  相似文献   

4.
深圳名师石景章先生曾给我们上了一节颇有启示的公开课.这节课的课题是<一面五星红旗>,这是一篇讲爱国主义的经典课文.很多教师都认为这是一篇很难讲的课文,因为这篇文章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篇幅偏长,并且如果紧扣爱国主义这一主题来讲的话,很容易陷入"语义课变成德育课"的困境.  相似文献   

5.
<正>名著类课文,即节选于古典名著或由古典名著改编的课文。它是学生通往语言经典的重要桥梁。由于种种原因,编者不得不将一些古典名著类的语言进行改编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不可避免的违背了古典语言的原汁原味,若就课文教课文,将大大折损中国古典名著类课文的价值。2011年版新课标总目标中就强调了,要"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要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就要在名著类课文的教学中采用寻根、累积,最后达到运用,  相似文献   

6.
背诵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是学生获得知识培养能力的重要途径。那么,怎样提高背诵的效率呢?一、分类解析,理解内容课文的背诵一般放在作业阶段进行,这是教学规律决定的,但绝不能理解为阅读分析鉴赏课文阶段就不必顾及背诵任务的完成。因为课文教学得法,学生对课文的思想性、艺术性认识深刻,对要背诵的章节理解全面  相似文献   

7.
陈江文 《福建教育》2009,(12):35-36
一、模仿课文.具体训练 课本中的文章文质兼美,篇篇经典,教师要充分运用课文组织学生进行仿照练习,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拟题技巧和语言表达方式等,提高写作技能。  相似文献   

8.
在小学语文人教版教材中,课文一般分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在略读课文教学中,往往存在着许多误区。如有的老师认为略读教学就是简略地读,老师往往只花半节课时间甚至更少时间,让学生自己读读说说,完全变成学生的舞台,老师不加评论、不予总结。还有老师就容易把略读课文当精读课讲,面对一些经典名篇时,用一课时来消化,意犹未尽,于是将略读课文的字词句段、篇章结构,精雕细琢,  相似文献   

9.
同事之间偶尔说起《中国文化经典研读》选修课的教学。我说《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我没落下一篇,每篇课文都给学生上了。有人对此很诧异:"10个单元课文,又是以文言文为主,哪有那么多时间?"是的,如果把《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等同于必修课的文言文教学,这门选修课就不仅仅是时间不够的问题。在一些教师看来,学生有了必修课的文言文阅读基础,再加上针对性的强化训练,即便应对高考,问题也不大,没有必要在这门课上花太多时间。  相似文献   

10.
一天,初三政治复习课上讲到了“民族自尊心”,我自然而然地发问:”你们学过鲁迅的《藤野先生》吗?”学生的回答却出乎意料——“不知道!”“初三不是有这篇课文吗?”我问。“老师不上。”学生说。原来语文老师为全力复习,备战中考,对第六册语文教材的课文已有取舍:因为中考试题从教材里来的只有古诗文,所以本册的现代诗、散文、小说、戏剧等单元就登不了课堂,只能作为课外阅读,这些经典就落了个不能“经传”的下场。紧张的中考总复习开始了,有多少学生还会自己去精读这些与中考无关的课文呢?于是,《藤野先生》、《孔乙已》,《我的叔叔于勒》…  相似文献   

11.
本文所指的红色经典课文,泛指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关革命战争时期,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课文,以及描写伟人高贵品质的课文。翻开当前人教版教材,我们不难发现,教材中依然保留着相当一部分红色经典课文。据初步统计,从一年级至六年级共有27篇,如《吃水不忘打井人》、《毛主席在花山》、《王二小》……红色经典课文离学生、年轻教师  相似文献   

12.
这是一堂公开课,教学的内容是《草船借箭》。在读置课文后,教师让学生说出课文中自己所喜欢的人物,学生们各抒己见,大胆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气氛十分热烈。有的学生说喜欢诸葛亮,因为他神机妙算;有的学生说喜欢鲁肃,因为他忠厚诚信。就在这时一位学生站起来说他喜欢周瑜,教者此时并没有慌乱,而是眼前一亮,抓住这个难得的课堂生成机会,让这位学生说说自己的真实想法。  相似文献   

13.
秦敏 《教师》2014,(22):106-106
正小学生作文是从模仿开始的,课文是小学生模仿作文的最好范例。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从三年级开始,我引导学生尝试了一种评语式阅读,也就是针对一篇课文,引导学生写批语,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利用课文的工具性、示范性,训练学生的习作技能,引导学生学习怎样写作文。在教学《大作家的小老师》这篇课文时,有学生质疑:"萧伯纳同小女孩玩了很久,课文为什么不写写他们怎么玩的?"因为学生的这个问题,我马上调整了教学方案,打算就习作中的材料选择,让学生知道材料要有取舍,写作  相似文献   

14.
一、教师范读,感染学生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因为课文中有些地方需要以读代讲,有些地方不读好就不能理解好课文内容。有时朗读还可以营造气氛,让课堂气氛达到最点。这就需要教师本身研究朗读,朗读好课文,把学生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一堂公开课,教学的内容是《草船借箭》。在读置课文后,教师让学生说出课文中自己所喜欢的人物,学生们各抒己见,大胆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气氛十分热烈。有的学生说喜欢诸葛亮,因为他神机妙算;有的学生说喜欢鲁肃,因为他忠厚诚信。就在这时一位学生站起来说他喜欢周瑜,教者此时并没有慌乱,而是眼前一亮,抓住这个难得的课堂生成机会,让这位学生说说自己的真实想法。  相似文献   

16.
张慧 《语文天地》2014,(7):19-20
《拿来主义》是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三“文明的对话”专题中的课文。作为一篇经典课文,《拿来主义》的各种赏析文字多如牛毛;而另一方面,学生本就对鲁迅的文章有所抵触,又是不太熟悉的杂文,部分学生会出现畏难情绪。所以在教学时,教师要大胆取舍,只讲学生通过课堂能够理解掌握的,让课堂更加高效,给课文留点余味,不让学生因难而生畏。以下为《拿来主义》教案:  相似文献   

17.
阅读红色经典课文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抓手,但小学生在理解革命精神等抽象概念时存在困难,立足学生接受是一条解决路径。本文从接受美学的“期待视界”论出发,提出在进行红色经典课文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激活、超越与践行“期待视界”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红色经典课文要传达的革命精神与红色文化。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应重视引导学生感受、体会、涵泳课文。因为语文课不但是认识活动,而且是精神活动、情感活动。选人教材的都是些文质兼美的课文,教师如能引导学生去认真感悟、揣摩、品味.让学生“钻进去”,“融入”课文,就能使他们从中汲取营养。不断丰富自己。发展自己:重视引导学生感受课文.也符合“教书育人”这一职业要求。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传统文化的历史文明古国。传统文化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有效丰富了高中语文教学内容。那么,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呢?一、了解课文时代背景,感受传统文化精髓高中语文教材中选入了大量的经典篇目,这些篇目中无不携带着传统文化的印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首先从了解课文的背景开始来感受课文中的传统文化。例如:在学习《六国论》时,就给学生介绍当时时代背景,让学生了  相似文献   

20.
"课文不过是个例子。"课文不仅应该是阅读的例子,也应该是写作的例子。然而,小学六年下来,学生"读"了很多,但等到"写"的时候就头痛起来,因为老师没有教读了之后怎么写。既然是个例子,就应该将这个例子剖析清楚,让学生试着模仿,学会举一反三。学生真正懂了,会用了,目的才能达到。假如阅读与写作真正紧密结合,课文的例子效能应该是可以显现的。下面笔者就以《少年王冕》一课为例谈谈自己的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