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认知语法视角下的词类范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认知语法理论为视角,分析了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和介词等主要词类的语义结构,并对这些主要词类的范畴化关系网络作了粗略的描写;认为认知语法的词类划分符号法有助于达到语言研究的描写充分性和解释充分性两大目标。  相似文献   

2.
《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所采用的词类标注体系中,时间词、方位词和处所词共同被划分成名词的附类。如果按词汇的意义进行分类,所得到的只能是概念的类或者说是语义的类,而不是服务于语法研究的类,文章试图利用去范畴化和再范畴化理论,从根本上探讨所标注时间词的词类地位。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经典范畴理论在汉语词类研究中的困境出发引出原型理论与非范畴化理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证原型理论和非范畴化理论在汉语词类研究中的解释力,旨在探索汉语词类研究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4.
通过综述经典范畴理论、Wittgenstein的范畴观、原型范畴理论和系统功能语言学范畴观等流派对范畴的界定,认为范畴体现在概念语义资源中,主要分为序列(sequence)、图形(figure)和成分(element)等三个语义范畴。通过对语义范畴的渐变化研究和特定语义范畴的精密度研究,发现词汇语法层面的英语写作呈现出渐变化或精密化的态势。有意地训练词汇语法层面上的级转移和精密化,可以增强学生英语写作意识和提高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5.
认知语言学的兴起对传统语法的范畴分类提出了挑战.文章运用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化理论和意象图式对英语单宾语及物结构的典型性进行研究,揭示了英语单宾语及物结构语法结构中同一类别,从最典型成员到最不典型成员所表现出来的一定程度上的等级性(degrees of grade)和语法结构是如何通过隐喻意象图式来扩展范畴的.  相似文献   

6.
现代汉语中词类划分标准到底是语法还是语义或者二者并存,尚存争议,这使得兼类问题的讨论更为激烈。兼类问题处理不当将直接影响词典编撰的准确率,误导学习者。基于双层词类范畴化理论,以国家语委现代汉语语料库和BCC语料库为研究工具,以"选择"作为个案研究的检索关键词,探讨了该词在语言和言语两个层面的词类归属,认为该词具有动名兼类现象,建议在词典和语料库中增添其为名词的词类或词性标注。  相似文献   

7.
外语学者刘正光关于语言非范畴化理论的研究是语言学领域一项具有前沿性和创新性的学术成就,为认知语言学作出了很大贡献。语言非范畴化不只是语法化的非范畴化,而是范畴化理论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更重要的是人类对自然认知的一个过程,是一个知识类型以及知识概念的创新方式。  相似文献   

8.
词类范畴是一种原型范畴,范畴的原型认知效应为词类的偏移提供了心理依据;非范畴化认知机制是词类偏移的心理操作方式。词类偏移反映了汉语词类的真实面貌和人类思维的认知规律,是正常的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9.
认知语言学有关范畴化理论的构建以"家族相似性"为基础。但"家族相似性"作为构建范畴的基本原则不能贯彻到范畴的全部;在进行范畴层次划分时,仅依靠"网络交叉相似"无法确立上层范畴;非典型成员游离于范畴之间,使"范畴内部结构"成为一个自相矛盾的概念。这些进退维谷的状况,是范畴化理论的"瓶颈"所在。  相似文献   

10.
与汉语的词类范畴相比较,英语中没有作为独立语法范畴的量词词类,但是履行量词功能的结构却普遍存在,并且英汉语言中均存在"一物多量"和"一量多物"的语言使用现象.我们发现量词与事物的搭配取决于认知主体的不同观察角度和突显方式.观察角度不同,突显的侧面会有相应变化,同一事物可以产生不同的意象,反映在语言使用中的"一物多量"现象."一量多物"也体现了人类范畴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集宁师专学报》2019,(2):91-94
"枚"在汉语中是一个古今通用的量词。该文分析了量词"枚"的语法化,从历时的角度考察了其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之后立足于认知语言学视角,从认知范畴化理论分析了量词"枚"对其所称量的名词的范畴化,这类名词的范畴成员普遍具有"小而细长"的家族相似性,而量词"枚"修饰的名词范畴的扩张又通过隐喻的认知方式来完成。  相似文献   

12.
认知语言学的兴起对传统语法的范畴分类提出了挑战。运用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化理论和意象图式理论对汉语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的典型性进行了研究,揭示了不及物动词带宾语语法结构中同一类别(从最典型成员到最不典型的成员)所表现出的一定程度上的等级性和此种语法结构是如何通过隐喻意象图式扩展范畴。此外,还揭示了就汉语不及物动词带宾语而言,英语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的独特的语言特征。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几部具有代表性的大中型汉英词典的调查,发现汉英词典对"巧遇"的词类标注多有矛盾和冲突。鉴于此,采取语料库的研究方法,从基于使用的语言理论和词类范畴化视角出发,对"巧遇"的使用模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巧遇"经过词类范畴化这一动态过程在汉英词典中应处理为动名兼类词。  相似文献   

14.
试论词类问题中的"活用"和"兼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主体对概念的理解差异和"活用"与"兼类"区分标准的局限出发,分析词类研究中"活用"和"兼类"分界不清问题的原因.并运用范畴论的原型理论得出"活用"与"兼类"之间存在着不可克服的模糊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偏正结构具有特殊的语法地位:1.偏正结构内部存在着名、动、形三大词类功能类型,其中名词性偏正结构地位显赫。2.偏正结构可以像词类一样加以范畴化,依据范畴化理论可分为典型偏正结构和非典型偏正结构。3.非典型偏正结构的范畴边界具有模糊性。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从语法概念迁移视角,采用"英语词类学习母语迁移分析框架",检索中国大陆英语初学者写作中出现的词类混用偏误,从而探索初学者词类偏误的系统性特征与认知根源。本研究发现:初学者词类偏误频次很高,偏误类型较多,最为常见的是名词与形容词混用等四种类型。这些偏误已具有系统性、规律性特征,其认知根源是汉语[词类]语法概念范畴系统及其属性的负迁移。本研究有利于中国本土二语概念迁移研究的推进,对英语词类的教与学也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such"在英语中的词类范畴属性问题给语法分析提出了挑战。本文根据ICE-GB真实语料库的相关观点,认为传统语法将其两分为限定词和代词的做法有失公允。基于词类的分布特点来看,"such"应该划为形容词,属于一种边缘形容词成员。  相似文献   

18.
原型范畴理论是基于人类认知基础上的范畴化理论,它有着比经典范畴理论更为突出的优点,语言学可以向认知寻求解释。原型范畴理论是认知科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探求语言奥秘的有效工具之一。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16,(75):22-23
在认知语言学领域,范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概念,范畴(化)理论在认知语言学领域占据了较为重要的地位,与之密切相关的原型理论就是认知语言学关于范畴的一个理论,这个理论犀利地对经典范畴理论进行了批判,在语言学和哲学等领域引起了非常大的影响。Lakoff继承了罗施的范畴理论,同时认为语言范畴和其他范畴一样都体现了原型效应,为了更好地阐释范畴的原型效应,Lakoff首次提出用"理想化认知模式"阐释原型范畴模式。  相似文献   

20.
过去分词作为非谓语动词,一直以来都是英语学习者的难点之一。传统语言学仅仅按其句法功能来定义过去分词不够全面深入,本文运用原型范畴理论来探讨过去分词,将过去分词与其他语法范畴(形容词、动词等)进行对比分析,证明了过去分词是多个语法范畴的边缘成员的一个集合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